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woshipm.com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35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3 minutes ago

“丝路速达”西北五省共享后备箱跨城速运服务战略解决方案

34 minutes ago

项目背景与市场分析 西北五省物流痛点与解决方案 西北五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地域广阔,城市间距离远,传统物流配送效率低、成本高,尤其是小件快运和生鲜配送存在时效性差、运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城际出租车和私家车空载率高,资源利用率低。 传统快递跨城慢(1-2天)?当天达:300公里内早发夕至,生鲜3-6小时直达! 专车配送成本高?共享运力:比专车便宜50%,小件均重<20kg! 生鲜损耗率高?智能温控:冷链车载箱+温度监测贴,异常自动赔付! 偏远地区运力不足?动态调度:储备“应急司机”,高单价激励偏远线路! 司机返程空载?智能匹配:基于司机常跑路线自动派单,空车变创收! 项目定位 “丝路速达”通过共享后备箱模式,整合出租车、私家车闲置运力,打造西北五省短途跨城市最快的小件快运服务,实现“当天寄,当天达”,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同时为司机增加收入。 战略定位与品牌核心 品牌名:丝路速达Slogan:空车变专车,跨城当天达核心模式:共享闲置汽车后备箱运力,匹配短途跨城急件需求关键价值:...

年薪50W,AI产品经理薪资真相!0经验、不懂技术可以转吗?

about 1 hour ago

今年,无论是一些头部厂商,中小厂商,从海外到国内,大中小公司都在积极拥抱讨论AI和拥抱AI。不少人也在积极规划转型做AI产品经理。 AI 相关的人才缺口已达 500 万,其中AI产品经理需求旺盛,薪资中位数再创新高,36k/月。如果是在头部公司,加上年终奖、项目奖金和期权等,一年50W不是梦想! 随着Ai在不同业务场景中价值体现,AI产品经理岗位要求也越发细分,B端方向成为主阵地。不少人十分心动,没有吃上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这波AI红利一定不能再错过啦。 所以今年职场人纷纷规划转岗AI产品经理。一番改简历、面试之后发现,根本拿不到offer。哪里出了问题?说白了是经验与岗位要求不匹配。 1、那么0经验、不懂技术,还能做AI产品经理吗? 很明确告诉你:能。你可能会说,AI产品经理不是要精通技术吗?不懂算法、大模型等等黑科技,怎么能做好AI产品经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x 起点课堂拆解近千份AI产品经理JD发现,市场需求的是这3类AI产品经理:...

从“乐高积木“到 AI 生产线:AI Agent 落地的思维跃迁与实践路径

about 1 hour ago

从吴恩达提出的“乐高积木式智能体”理念,到摩根大通 Ask David 的实战案例,这篇文章将带你跳出“造万能体”的幻想,转向“拼结构、干实事”的落地思维。 吴恩达 × LangChain Interrupt 2025 洞察解读 一、引子:别再问它是不是智能体,问它“干活了吗?” 在...

如果AI的创造力“涌现”是个误会,那AI怎么帮我们创新?

about 1 hour ago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常常惊叹于其惊人的创造力,但这种创造力的来源究竟是什么?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了AI创造力背后的真相,指出其并非源于“完美”的知识体系,而是源自“不完美”的设计约束。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AI驱动的“文艺复兴2.0”时代。从ChatGPT的吉卜力创意热潮到Veo3生成的爆款短视频,AI似乎有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的创造力。 我们一直以为,这种能力的觉醒源于更庞大的数据集、更复杂的算法和对人类世界的完美模仿。我们曾坚信,通往更强创造力的道路,是用天量的数据“喂养”出一个灵感涌现不绝的“创新之神”。 但如果真相恰恰相反呢?如果AI的创造力并非源于其“无所不知”,而是源于其“一知半解”?如果那些我们一???试图修复的“技术缺陷”,恰恰是点燃其创意火花的秘密引擎呢? 最近,一篇发表在《Quanta Magazine》上的重磅研究,颠覆了我的认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梅森·坎布(Mason Kamb)和苏里亚·甘古利(Surya Ganguli)的研究成果表明,AI的创造力并非某种高深莫测的“涌现智能”,而是一个令人意外的、由“不完美”设计所催生的必然结果。 揭开创意的面纱:所谓的“灵感涌现”只是美丽的误会 长期以来,当我们看到AI生成了一幅“宇航员在巴洛克风格的宫殿里骑马”的图像时,我们倾向于认为AI“理解”了宇航员、马和巴洛克风格,并像人类艺术家一样将它们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令人欣慰的拟人化想象,但研究表明,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真相是,以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为代表的生成式AI,其创造力的核心并非来自对概念的“高阶理解”,而是源于其架构中两个看似“缺陷”的底层约束。这种对全局的“无知”,恰恰让AI摆脱了人类思维中的一种经典枷锁——“功能固着”(Functionalfixedness)。...

AI在企微私域运营上的应用

about 1 hour ago

AI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各行各业,而在私域运营这场精细化博弈中,AI不再只是“锦上添花”的工具,而是“重塑效率与体验”的关键引擎。本文将从大语言模型的原理出发,深入拆解AI如何在企微私域的获客、转化、留存、数据分析等核心环节中实现实战赋能。 AI在企微私域运营中的定位与价值边界 Deepseek的R1模型凭借着中文语境及简单易用爆火,上至国家企业下至个人,都意识到了AI的创作潜力。 各行各业都争相AI化,自媒体也不断传播有多少工作岗位将会被AI替换,不会用AI就会被淘汰的恐慌。人们一度陷入了不会用AI就会被淘汰的恐慌,正是利用当前的焦虑期衍生了很多韭菜课程,宣称会AI就可以实现逆天改命,实现财务自由,否则就会被时代遗弃。 接下来我从私域运营的角度来梳理一下AI的工作原理和AI的价值边界,希望看完之后可以打破AI的魔化进入到实际应用中,让AI更好地为我们赋能。为了精简范围,以下所讲的AI为大语言模型。 1. 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 大语言模型其实就是投放了大量的语料进行训练使其学习到人类语言的语法和语义,以及一些常识。模型训练后组成了一个个的词,在生成答案的时候不断去拼接出现概率最高的词,大模型预测的下一个词越准确,代表大模型的能力对问题的还原度越高,也就回答准确率越高。Deepseek相比于国外的大语言模型给出的答案更加符合国人标准,就是因为Deepseek投喂的是中文语料。 2. 大语言模型的价值边界 基于以上的工作原理,那么就可以理解大语言模型不是万能的了,需要结合其他技术一起使用。大语言模型的能力主要是对语义的理解和数据分析,以及还有语音生成和图像生成的衍生,最直观的就是你问一个问题,他给你答案。因为大语言模型被投喂了大量的文献材料,所以在知识边界来说会更加广泛,但是大语言模型无法超越的是人类情感的感知。 尽管如此,在内容生成上大语言模型都可以给我们做赋能,拓展内容生成的上限。我们都知道在企微私域的社交性决定了运营的核心,也就是精细化的用户管理,通过深入人心的内容,持续打造用户与品牌的信任,深化用户忠诚度。...

五步搞定产品经理年中述职

about 1 hour ago

年中述职,不只是一次汇报,更是一次展示价值、争取资源的关键节点。很多产???经理在准备述职时常常陷入“讲不清、说不透、没重点”的困境。本文将以五个实用步骤,手把手教你如何从目标梳理到成果呈现,打造一份既专业又打动人心的年中述职报告。 又到年中述职季,最近和几位产品同行聊天,听到最多的吐槽是:”天天忙得脚不沾地,述职时却不知道从哪下嘴””写了20页PPT,领导听了10分钟就打断问核心价值”。 之前写过年终述职,回头看觉得不够精炼,所以这次重新整理下述职框架,主要分以下5部分。 第一步:整体目标完成情况 述职的开场,一定要先给老板一个结论:上半年目标达成情况。 核心说明: 北极星指标:结合自身产品拆分定量/定性的指标,并关联年初设定的目标值。 季度完成情况:对比指标具体数值及目标值,整体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总结说明:针对指标具体说明,好的差的,客观说明。 第二步:产品迭代重要节点 这一步拆分到月度,讲清楚:每月做了哪些工作?以及最终带来了什么改变。 核心说明:...

“这个产品为什么好”系列1——微信

about 1 hour ago

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微信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更重塑了社交、支付、内容消费等多个场景的用户习惯。它为什么能做到这一切?本系列首篇文章将从产品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微信背后的设计逻辑与战略思维,揭示它如何在看似“简单”的体验中,构建起强大的用户粘性与生态壁垒。 2024年,微信月活13.3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32分钟。这两个数字背后,是一场持续13年的需求狙击战。当我们将微信放在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坐标系中观察,会发现它的好远不止数据层面:它如何在QQ、米聊、支付宝、抖音等巨头的围剿中突????如何用反主流的产品策略,构建起中国互联网最坚韧的生态? 本文将通过需求分层模型,结合与QQ、抖音、支付宝的深度对比,拆解微信的反脆弱产品逻辑。 一、底层需求:当竞品在功能覆盖时,微信在需求降维 1.移动社交的代际差:微信与QQ的核心分野 2011年微信上线时,QQ已拥有6亿用户,几乎覆盖中国所有网民。但QQ本质是PC社交的移动延伸,其产品设计中隐藏着三个PC时代的惯性。 第一是状态焦虑 QQ的在线/离线/隐身状态显示,源于PC时代即时响应的需求——用户在电脑前,消息需要快速回复。但移动端场景完全不同:用户可能在开会、通勤或休息,状态显示反而制造了必须回复的社交压力。数据显示,2010年QQ移动端用户中,38%曾因“显示在线却未及时回复”引发好友不满。 第二是功能冗余 QQ移动端继承了PC端的文件传输、群管理、等级体系等功能,在3.5英寸的小屏幕上变成操作负担。2011年QQ移动端版本功能键密度是微信的2.3倍,用户需要点击3次才能找到基础聊天功能,而微信的聊天界面只有输入框和发送键。 第三是关系链混杂 QQ好友包含同学、同事、网友等多维度关系,移动端用户需要更纯粹的熟人连接。腾讯2010年用户调研显示,62%的手机用户希望“通讯工具只保留最亲密的联系人”,但QQ的好友列表平均包含128个联系人,其中37%是“不太熟悉的网友”。...

构建企业级用户中心(上):核心价值、架构设计与功能模块全景图

about 1 hour ago

在上篇《构建企业级用户管理体系:高效分治不同类型用户的实践指南》中,我们解析了多元化用户的管理策略。本文作为系列第二篇,将深入探讨企业用户中心的产品架构设计,覆盖核心价值定位、系统分层架构、功能模块设计三大维度,为产品经理提供可落地的建设框架。 一、用户中心的战略价值:从“5A管控”到业务赋能 企业用户中心(User Center)本质是身份治理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核心价值可提炼为“5A统一管控”: 关键洞察:用户中心的本质是企业中台能力的核心载体,通过标准化身份服务降低系统重复建设成本,据Forrester研究,统一用户管理可减少30%+IT运维投入。 二、系统架构设计:分层解耦与集成范式 1、前端交互层(视图层) 2、业务能力层(核心引擎) 根据5个核心价值展开,每块有细分的业务能力,形成接口能力支撑业务系统调用。 在系统运转过程中,用户中心和各业务系统会有大量交互,用户中心作为中心能力,大部分情况是数据放在那里由业务系统定时查询,而如果想有更快速的信息获取方式,一种是业务系统在业务场景触发时主动调用,一种是通过消息队列的方式进行消息消费。同时,用户中心可为各个业务系统的账号创建、修改密码等场景提供统一的短信服务。 3、基础设施层(技术支撑) 存储层:分库存储内部/外部用户数据(MySQL+Redis缓存)...

从0构建大型AI推荐系统:冷启动产品设计陷阱

about 1 hour ago

从零开始构建一个能支撑海量用户和复杂场景的大型AI推荐系统,对产品经理而言充满挑战。尤其在系统上线前的产品设计阶段,一些关键决策点极易成为后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将聚焦冷启动策略设计、数据采集机制搭建以及MVP功能取舍这三大核心环节,并结合“冷启动用户体验闭环”这一关键理念,探讨如何规避常见的设计陷阱。 一、 冷启动策略矩阵 冷启动是新系统上线时无法回避的难题,核心在于如何在用户数据匮乏时快速提供有价值的推荐。以下是几种核心策略的设计考量与风险规避: 热门推荐 核心思路:利用平台全局热门内容(高点击/转化商品/内容)填充初始推荐池,解决新用户无数据的问题。 设计要点: 动态加权:热门内容权重需结合时效性(季节、节日)和用户基础属性(地域、人口统计信息)动态调整。 多样性保障:避免单一品类主导,设计“热门+潜力长尾”的混合比例(如80%热门+20%新品),激发用户探索兴趣。 风险规避: 避免一刀切:热门推荐必须结合用户基础画像进行过滤,不能无差别展示。 防止流量垄断:对头部内容设置曝光上限,为长尾内容预留展示空间,维持平台生态健康。...

8年产品经验复盘总结-2.1业务规划中的业务分析

about 4 hours ago

在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中,业务规划不仅是战略起点,更是资源配置的风向标。本文基于作者8年的一线产品经验,深入剖析了业务分析在业务规划中的核心作用。 业务规划是产品经理的重中之重,产品经理的决策代表着背后研发资源的消耗方向。 业务信息有很多,产品经理最终应该把业务信息归结为两张图。 流程图和价值链 1. 流程图 下面是一张我在过去一份工作里梳理的流程图,大家可以看出来有什么问题吗? 在整理流程图信息的时候,保持主体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这张流程图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主体没有保持一致。上半部分是用户的操作,下半部分却变成了系统的动作。 这个问题,背后代表了产品经理的换位思考、角色代入做得是不足的。一旦梳理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了,说明产品经理没有完全站在用户视角去体验使用流程,很大概率就无法体会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如果把流程图视角转换一下,变成完全的用户视角,我们再来看看。 一旦进入用户视角,我们其实就能发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需要抉择的环节。...

【医美行业-医美机构】产品经理跨部门协作之营销经理 & 科室经理

about 4 hours ago

在医美机构中,营销经理、产品经理、科室经理是机构运营体系中三个核心管理岗位,分别承担不同的版块职责,共同推动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全维再包装、科室内运营统筹,不同属性的运营角色,承载着不同的运营思路。以产品经理为中心,拆解下跨部门协作中关系密切的协作搭档:营销经理和科室经理。 先了解医美行业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 角色定位: 负责医美机构产品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市场调研到产品设计、定价、培训及迭代优化,以及一系列产品相关的对接工作,确保产品项目有盈利性和竞争力。 产品经理需要做什么?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产品信息、价格、差异化卖点调研,分析目标客群需求,挖掘差异化运营点。 产品设计与包装:规划产品组合(如引流款、利润款、主推款、定制款、套餐卡项),产品设计话术和产品工具安排(如产品手册、参考对比素材)。 定价策略及盈利模式:结合产品耗材成本、人员成本、公共消耗成本、市场竞品价格等制定动态价格体系,制定价格策略、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跨部门协作推动项目上线,产品销售数据监控,优化产品梯度、定期调整产品塔,淘汰低利润产品,引入新技术或市场新品。同时,联合营销团队策划产品推广活动,延长产品价值周期。 合规与风险管理:确保项目符合医疗法规(如适应症、禁忌症标注),规避过度承诺风险。...

综述:提示工程最新发展(上下文工程和自动化)

about 5 hours ago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提示词工程已从简单的文本撰写转变为一门高度系统化的工程学科。本文深入探讨了提示工程的最新进展,包括其从艺术到科学的转变、上下文工程的兴起、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复杂推理和多模态场景中的实践。 提示词工程已从简单的“提示词撰写”转变为一门系统化的工程学科,未来将高度依赖“上下文工程”和“自动化”技术 第一部分:学科的演进——从提示到工程 1. 提示词工程的成熟化 2024-2025年间,提示词工程从“炼金术”般的艺术发展为关键的工程学科。 目标不再仅仅是获取LLM响应,而是精确控制模型行为,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高可靠性。 行业需求激增,相关职位发布量增长434%,掌握该技能的专业人士薪资溢价27%,表明其已成为AI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 奠基性分类学 《提示词报告》:https://arxiv.org/abs/2402.07927 OpenAI、谷歌、斯坦福等32位研究人员合作发布,系统分析1500+篇论文,建立了统一的认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