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news.mingpao.com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明報新聞網-每日明報 RSS 要聞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93 followers
Last updated about 14 hours ago
about 14 hours ago
【明報專訊】政府致力將沙頭角發展成旅遊點,在沙頭角公眾碼頭對岸的鹿頸沼澤是本港重要淡水濕地,被政府納入12個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之一,當地最近有人未經申請做填土工程,面積約1公頃,並有非法佔用官地,部分建築廢料堆至近兩米高,並開闢一條臨時道路連接新娘潭路。長春社表示,鹿頸濕地錄得50多種蜻蜓,僅次於沙羅洞,物種豐富,而遭傾倒泥頭的位置是全球體型最細小蜻蜓之一的侏紅小蜻出沒地點,毗鄰一條「具重要生態價值河溪」,若遇暴雨,泥頭恐冲落河溪影響水質,甚至令溪流淤塞,倘當地生境遭破壞,或致蜻蜓繁殖率下降,族群數目減少,促政府執法並要求地主盡快還原濕地。
about 14 hours ago
【明報專訊】未能如期償還40億元政府貸款的中文大學醫院繼3月宣布委任新任行政總裁,近日更新網頁顯示,董事會主席亦換人,由中大校長盧煜明接替已任主席10年的利乾。中大醫院昨回覆本報表示,校董會今年1月一致通過有關決定,盧已於上月1日上任,感謝利乾過去貢獻。7月底將離任中大醫院董事及行政總裁的馮康形容,利乾「由零開始」帶領中大醫院建立制度和商業模式,功不可沒,而盧是合適接任人選,有助強化校方與中大醫院連繫。
about 14 hours ago
【明報專訊】位於新界東北的鹿頸沼澤是政府於2004年公布的新自然保育政策下,全港12個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之一,生態價值評分與鳳園相同,並列第四。漁護署資料顯示,鹿頸沼澤總面積約37公頃,約等於兩個維園,當中逾七成為私人土地,是12個地點之中私人土地比例最高。
1 day ago
【明報專訊】香港目前禁售電子煙,本報記者昨日在社交平台仍找到懷疑銷售平台。Instagram用戶「csmokingka」上月發帖聲稱「全港唯一最齊進口日本煙」,另加上標籤「電子煙」和「terea煙彈」,並提供即時通訊軟件Telegram帳戶。記者以顧客身分經Telegram查詢,對方展示貨品清單,列有多款電子煙機及煙彈的款式和售價,並說有現貨,只需提供電話及地址,便可透過兩間速遞公司出貨。
1 day ago
【明報專訊】本港禁售電子煙法例2022年生效。有非法銷售電子煙集團涉自去年中賄賂本港物流公司職員,繞過公司檢查包裹程序,直接向本地顧客派貨。集團每月銷售收入200萬元,而涉案物流公司職員每日協助集團派送約200件包裹,每件收取20元賄款,料每月賄款達「六位數」。廉署上月中以涉行賄及受賄拘捕16人,包括集團主腦,檢獲市值約2000萬元電子煙產品,相信已切斷集團供應鏈。被捕人暫准保釋候查,廉署正就檢控索取律政司意見。
1 day ago
【明報專訊】廉政公署落案起訴藝人蔚雨芯,指她涉嫌詐騙一名股東投資共580萬元於旗下醫學美容中心,並指她誇大購買儀器及裝修費用,同時挪用公款逾310萬元。蔚雨芯被控3罪,已獲准保釋,下周一(12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應訊,以待控方稍後申請將案轉介區域法院答辯。
1 day ago
【明報專訊】網上近日流傳影片,一名染金髮年輕男子在港鐵屯馬線列車吸電子煙,隨後神志不清及抽搐,有網民懷疑事涉太空油。港鐵回覆表示,事發於本周三(7日)晚上,當時有派員跟隨,並制止對方吸煙。
3 days ago
【明報專訊】過去3年樓宇滲水及冷氣機滴水的投訴上升,前者由2022年逾3.9萬宗增至去年逾4.7萬宗,增幅近兩成;去年檢控和定罪個案分別163宗及114宗,均較前一年減少。年屆八旬、獨居的林女士因洗水間天花板滲水致石屎嚴重剝落,更因電燈位處滲水位置,為怕漏電而一直無更換燈泡,只用小型座枱燈照明,她說新冠疫情前向滲水辦舉報,至今未完成跟進。有區議員稱每月平均接到4至5宗樓宇滲水求助個案,有個案歷時8年才完成處理。
3 days ago
【明報專訊】羅馬天主教133名樞機在梵蒂岡時間周四(8日)第二日投票,當地下午選出新教宗,香港時間(較梵蒂岡快6小時)周五凌晨零時過後西斯汀聖堂煙囪冒出白煙。執事級樞機首席樞機其後在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以拉丁文宣布「我們有教宗了」,並公布第267任教宗為來自美國、69歲的樞機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名號「良十四世」(Leo XIV);這是歷來首名美國人教宗,但他長期在秘魯服務,與南美淵源深厚。穿著禮服的「良十四世」隨後首次亮相,呼籲和平。
3 days ago
【明報專訊】立法會昨日通過《2024年公眾衛生及市政(修訂)條例草案》,為加強打擊阻街問題,賦權食環署移走店舖阻街物品,並提高妨礙垃圾清掃的罰則。有議員促請當局在公共衛生與營商之間取得平衡,亦有議員擔心有人濫用投訴制度,致執法人員成為「磨心」。針對滲水、「垃圾屋」等,修例後將延長公職人員可進入涉事單位調查的時段至晚上10時,市民若無合理辯解拒絕人員入內將違法,最高罰款5000元(見表)。新例8月17日生效。
4 days ago
【明報專訊】政府早在2016年聯同私家醫院聯會推出「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先導計劃」,現時由14間私院「自願參與」,包括要定期公布30項「常見及非緊急治療/程序」的實際帳單收費統計數據。醫務衛生局昨日提出建議,進一步立法強制私院要向衛生署呈報並在醫院網站公布相關資訊,並將適用範疇擴至涉及約500種項目的「指明治療及程序」,且須在每年指定日期???前提供數據,確保及時更新。
4 days ago
【明報專訊】本港私營醫療機構收費欠透明度被詬病多年,政府昨日向立法會提交立法建議,包括要求私營醫療機構就手術室費,藥物、植入物和消耗品費用等「基本服務項目」,以及約500項「指明治療及程序」提供收費表;私家醫院另須向病人提供服務費用預算。政府建議違例機構要罰款,毋須監禁。有病人組織認同立法建議能加強保障病人,但罰則方面,建議政府可公布醫院違例情况以增阻嚇,並將其表現納入續牌考慮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