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williamlong.inf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月光博客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400 followers
Last updated 10 days ago
11 days ago
经过两年多开发、历经多次延期后,GPT-5来了。当地时间8月7日,OpenAI宣布推出其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GPT-5,该模型在编码、创意写作以及复杂查询推理方面具备更强的能力。 GPT-5将在未来一周内分批向包括免费用户在内的所有ChatGPT用户开放,Plus会员可获得更多使用量,Pro会员则可访问GPT-5 Pro版本——该版本具有扩展推理能力,可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答案。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在发布会上评价GPT-5是“此前所有模型的巨大飞跃”。他还表示,如果说GPT-4是一个大学生,那么GPT-5就是“真正的专家”。 GPT-5是OpenAI首个“一体化”的AI系统,它并非单一的语言或者推理模型,而是整合了GPT系列(大语言模型)和o系列(推理模型),具备调度子模型的能力。它能够识别何时快速响应,何时需要更长时间的思考以提供专家级的应答,不必由用户手动选择使用常规语言模型还是推理系统。 奥尔特曼表示,GPT-5的问世标志着,OpenAI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OpenAI的“最强大模型”,GPT-5在编程能力、创意写作、健康领域等关键领域实现了显著提升。 GPT-5是OpenAI迄今为止最强大的编码模型,在复杂的前端生成和大型代码库调试方面表现突出,能够仅凭一个提示就创建美观响应式的网站、应用程序App和游戏。OpenAI在官网上放了五个案例,分别是一个类似“Flappy Bird”的网页游戏、像素画图板、打字计时器、架子鼓模拟器,以及一个音频可视化工具。 在创意写作方面,GPT-5能够处理结构复杂的写作任务,如无韵律的抑扬格五音步诗或自然流动的自由诗,犹如诗人。“GPT-5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写作协作工具,能够帮助您将粗略的想法转化为引人入胜、富有文学深度和节奏感的文字作品。”OpenAI方面介绍称。 OpenAI还称,GPT-5是公司迄今为止针对健康相关问题的最佳模型,它使用户能够了解并提高自己的健康程度。该模型在HealthBench上的得分明显高于任何先前的模型。GPT-5能更积极地标记潜在健康问题,帮助用户解析医疗结果,尽管OpenAI强调,ChatGPT不能替代医疗专业人员。...
17 days ago
在这个数据决定未来的时代,每一段自言自语都可能成为AI理解你、帮助你、优化你人生轨迹的关键材料。写日记,不再只是记录过去,更是训练AI、完善自我的一种方法。本文,是“用AI看懂你自己”系列的最新一篇:如何用AI解构你的日记,并让AI成为你的人生顾问。 一、为什么要写日记? 人类写日记的行为已经延续数百年,过去我们写日记,是为了排解情绪或记录生活,但奇怪的是,我们往往在写完之后,把它们锁进抽屉,我们记录的是生活,却掩埋了情绪。 现在我们写日记,不仅仅是为了保存自己的想法,而是为了让未来更清晰,日记,成为个人的一项数字化、结构化、可分析的数据资产,通过AI可以辅助我们,分析自己人生轨迹,并给我们提出建议,为我们的自我成长提供支持。 二、怎么写日记? 1、离线写日记 我推荐,不用其他任何工具来写日记,无需联网,就使用记事本来写一个格式化纯文本(MT格式)即可,完全免费用一种结构化的格式记录你的日记,只要你硬盘不坏,可以永远保存在电脑里,安全性和私密性也能得到保证。 我推荐使用的格式是 MT格式(Movable Type 结构),其优点如下: (1)无需联网、纯文本、轻便、可读性高、免费、简单、跨平台...
19 days ago
我们都曾在凌晨两点还坐在艾泽拉斯的月光下,刷着一遍又一遍《魔兽世界》的副本;或者在《巫师3》的大地上,为寻找一只山羊而翻山越岭;又或者在《炉石传说》的棋盘上深思熟虑,寻找通往胜利的那一手妙解。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玩的游戏,不只是游戏,而是性格、情绪、选择、渴望与生命历程的地图。 和音乐软件的“红心歌单”一样,游戏记录也可以是某种“你”的侧写。我们可以用AI,通过你游玩的游戏和时长,读懂你为什么沉迷那款游戏、你在虚拟世界里执着的是什么、你在回避什么、渴望什么,又在重复什么。 一、准备你的“游戏人格档案”:导出数据 要导出各个游戏平台的游戏时间数据,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操作,涵盖 Steam、Xbox、PSN(PlayStation)、Battle.net(暴雪)、Epic Games、任天堂Switch 等主流平台。 访问一个名为exophase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上,绑定用户的Steam、Xbox、PSN、EA、UBISOFT等等平台,即可获得你在各个平台玩游戏的名称和时间,将其一一复制出来即可。 此外,Steam游戏时长导出,也可以通过访问 steamdb.info 网站的calculator栏目,输入用户的steamid或者url,即可得到包括总时间在内的游戏时间统计资料。...
about 1 month ago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豆瓣上给电影打分已经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或许你早已积累了一份“五星片单”私藏宝库。它可能藏着你的审美、你的世界观,甚至某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印记。 最近我玩AI分析听歌偏好分析得不亦乐乎,突发奇想:能不能也让AI分析一下我到底喜欢看哪种电影? 答案是:可以!而且只需要简单几步,把你在豆瓣给出五星评价的电影导出成文本,再加上几行提示语,AI就能还原你内心的影像风景。 一、获取你的五星电影列表(豆瓣提取法) 打开你的豆瓣个人主页 > 点进“我看” > 找到“我看过的影视”页。 点击排序条件,选择“按评价排序”,按列表视图展开,每页会显示大约30部影片。 手动复制每一页的电影列表,我个人的“五星片单”里大概100多部电影,这样,一页一页复制粘贴,粘贴3、4页即可。 将内容粘贴到一个支持正则表达式的文本编辑器中(例如Edit...
about 1 month ago
最近在玩网易云音乐的时候,注意到一个有趣的限时小功能:“复制DeepSeek锐评指令”,可以解析你最近100首红心歌曲,点评你的听歌品味,用来展示你的音乐品味、听歌偏好,甚至“音乐人格”。 这个功能让人眼前一亮,但也稍有遗憾——它最多只能选取你最近100首红心歌曲作为样本,太少了,我在网易云音乐的红心收藏歌曲就有400多首,更不要说硬盘里有还有上千首歌曲,仅仅选取100首歌曲,简直是管中窥豹。 所以我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导出我整个本地MP3歌单,让AI来进行分析?不用受限于平台、不用花钱买高级会员,甚至不需要复杂的软件——只靠一个命令、一份TXT文件,就能让AI平台分析出你完整的音乐画像、性格偏好,甚至挖掘出你都没察觉的听歌潜意识。 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只需几步,从MP3文件名出发,就能让AI理解你听过的每一段旋律背后藏着什么故事。 准备工具: 装有MP3的文件夹 一台Windows电脑(macOS也可参考) 文本编辑器(如记事本) 一个能理解自然语言的AI平台(比如 ChatGPT) 为了让AI更准确的进行分析,建议你的MP3文件名使用常见的命名规范,即:歌手名 -...
about 2 months ago
很早以前就看过陈忠实的《白鹿原》了,当时没读太明白,只记得书很厚、人物很多、情节沉重。这次偶然在B站刷到有声书,就在打游戏的间隙又听了一遍,没想到,这本书在多年后重新进入我的生活,反而像打开了一扇更深的窗——风沙扑面,却真实得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 这部小说像一把锄头,一锄一锄刨开中国百年土地下埋着的东西,有家族的血,有时代的骨头,也有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命运——它们一点也不小,一点也不轻。 白嘉轩 白嘉轩这个人,真的是整本书的“定海神针”。他是那种典型的中国乡村父权式“族长”,讲宗法、讲礼教、讲面子。他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是:“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该做;该做的事,不怕人知道,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这句话其实很有意思,放在西方哲学里,就是康德讲的“可公示性原则”:一个行为如果你不能在众人面前理直气壮地说出来,它大概率是不道德的。 白嘉轩虽未读过康德的书,却在实践中活出了康德的精神。他是一个坚定的传统秩序守护者,同时也是传统在时代变革中逐渐式微的见证者和牺牲者。 白灵 白灵是白嘉轩的女儿,也是书里我最喜欢、也最心疼的角色。她是那种带着理想主义光环的觉醒女性,敢撕婚约、敢离家求学、敢投身革命,每一步都踩在那个时代的雷点上。 但她死得太荒唐了——不是死在敌人手上,是死在“自己人”手里,被活埋——那种荒诞感像是一记闷棍,让人不忍细想。她的死就像是那个时代对理想主义者的冷笑:你们太干净了,所以活不下来。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白灵的命运便映照了这段话背后的残酷现实,革命虽伟大,却并不温情,甚至往往最先吞噬的,是那些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白孝文 白孝文是白嘉轩的长子,原本是宗族接班人的头号候选人,前期软弱、荒淫、沉迷于享乐,人生一度跌入谷底,后来他投奔保安团,迅速升任营长,经历一系列波折之后,他变得精明狠辣,逐渐成为一个权力场中的机会主义者。...
about 2 months ago
当今这个世界有不少“失败国家”:动不动政变、财政崩溃、医疗瘫痪、司法摆烂、年轻人没工作、老百姓没安全感。你说这些国家缺资源吗?也不是。非洲很多国家地大物博,拉美有石油矿产,甚至有些国家气候还不错,旅游资源也丰厚。但他们的问题不在资源,而在“人治”——制度腐烂、执行力低下、官僚体系靠裙带关系维持运转。更别说一些极不靠谱的失败国家,动不动就瞎折腾,把国家折腾得连起码的基础秩序都没有。 与其让这种制度在泥潭里不断内卷,不如干脆尝试一种全新的方式——让AI来治理。 我知道你可能会觉得“这也太反乌托邦了”“AI统治听起来就像赛博监狱”。但我们先别急着情绪化,稍微理性一点看看可能性。 什么是“失败国家”? “失败国家”这个词听上去很不礼貌,却有现实意义。联合国与多家国际智库通常会把“无法为国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主权结构名存实亡”、“政府腐败与暴力横行”作为失败国家的基本指标。比如,南苏丹、索马里、阿富汗、海地,这些国家并不缺资源——南苏丹的石油储量惊人,海地有金矿与铝矿,阿富汗的稀土储量世界第一。问题不是物,而是人。或者说,是制度的失败、治理的失败。 具体点说,他们的问题集中在三点: 1、行政系统臃肿低效; 2、立法机制形同虚设; 3、司法体系被权贵或军阀控制。 而这些,恰恰是AI擅长处理的事情。 AI作为“国家大脑”的可能性 让AI全面接管行政、立法、司法听上去像科幻小说。但从技术架构角度分析,它不仅合理,而且现实中已有部分雏形。...
2 months ago
如果你是一位iPhone用户,过去两年你可能经常在新闻里看到AI的爆炸性进展:ChatGPT天天在刷屏,谷歌的Gemini更新比安卓还勤快,微软的Copilot直接长在Office里了,Meta更是开放Llama搞“全民炼模型”。 但打开你的iPhone、Mac、iPad,Apple在哪儿呢? 这不是错觉——苹果确实在AI的大模型时代里掉队了。Siri在2024年才开始“换脑袋”,所谓的“Apple Intelligence”也基本只是系统功能的一次AI润色,看不到任何“突破性”产品或模型架构。 问题不是苹果没钱、没人、没芯片,而是它自己把自己困在了一个无法兼容AI生态的笼子里。 苹果不是技术力差,而是“道路选错了” 这事得讲清楚:苹果的工程实力毋庸置疑,M系列芯片、计算摄影、端侧推理,都是业界领先。Apple Intelligence在端侧处理效率、隐私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但AI,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优化”可以搞定的东西。 今天的生成式AI,核心在于三点: 1. 数据量:需要大规模、真实世界、多模态的数据进行训练;...
2 months ago
《暗黑破坏神III》第35赛季“永恒之战”将于2025年6月6日正式开启,庇护之地再次迎来了新的挑战。本赛季不仅引入了全新的连杀奖励机制,还带来了丰富的赛季旅程奖励和国服专属福利。以下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在暗黑破坏神3第35赛季更高效完成开荒的详细教程和详细解析,助你在新赛季中快人一步。 第35赛季的开荒相比之前的赛季更简单一些。主要原因在于赛季增益“混沌魔域”可以在前期提供大量伤害并协助击杀怪物。前期触发这个增益非常简单,只需要找到怪物密集的地图,击杀一定数量的怪物后,就可以依靠这个增益自己滚雪球。玩家在击杀敌人时会逐步叠加该增益,每层提供0.05%的移动速度和0.1%的伤害加成,最多可叠加至1000层,分别获得50%的移动速度和100%的伤害提升。 此外,达到特定的连杀数量还会触发强大的场景效果: 15连杀:爆炸小鸡自动追踪并摧毁目标 30连杀:大范围冰霜新星冻结敌人 50连杀:尸体从天而降 100连杀:释放五道巨大能量旋风 150连杀:敌人脚下出现黑暗之泉 200连杀:天降宝箱 300连杀:烈焰之环席卷战场 400连杀:流星火雨从天而降 500连杀:天使降临战场为你而战...
3 months ago
特朗普是当今世界右翼势力的领袖,代表着激进的民族主义、反移民、反多元文化,他的政治主张和政策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共和党的一些核心理念,如支持有限政府、自由市场经济和传统社会价值观。 一般来说,穷人比较支持左翼,强调社会平等,社会福利,保护弱势群体,大政府;富人比较支持右翼,强调自由市场,个人奋斗,降低政府干预,小政府。左翼政策可能导致过度的政府干预,影响经济效率,右翼政策可能忽视弱势群体的利益,导致社会不公。 然而,近年来低收入选民中有部分转向支持右翼(共和党),这也和特朗普的执政策略有很大关系。在文化上,许多低收入选民,尤其是白人工人阶级,感到左翼的文化立场(如“政治正确”或“觉醒文化”)与他们的传统价值观不符,特朗普通过通过强调民族主义、家庭价值观和民粹主义,成功吸引了这部分选民。在经济上,特朗普调整了传统的经济叙事,从传统的“自由市场”转向“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承诺通过关税、反移民政策和制造业回流来保护美国工人,这对因全球化失去工作的低收入群体有吸引力。 特朗普的立场和主张包括: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反移民和排外主义,反对福利政策,主张美国优先,外交上倾向于单边主义。 特朗普政治风格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可预测性”,没人能够预测他会干什么事情,他的言行常常出人意料,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上,他善于打破传统的国际政治规则,采取独特的手段来处理国际关系。他在政策制定上也表现出极大的不可预测性,这种政策上的不可预测性使得特朗普的执政风格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特朗普的行为毫无规律可循,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规律和趋势。只要你能暂时妥协退让,让特朗普在短期交易里占点便宜,实际上特朗普是个很好打交道的人,因为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不太关注长期利益,做事迅速果断,从不藏着掖着,这种人其实比那些狡猾的政客反倒更容易打交道。 总而言之,特朗普这样的右翼,希望能有左翼势力对其进行一些制衡,否则如果往极端发展,有可能会走向极右翼,极右翼的立场和主张包括:极端保守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威权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改革和进步,倾向于维护旧制度和传统价值。强调本民族的优越性,主张民族至上,排斥其他民族和种族。主张威权主义,取消对弱者的一切保护,实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优胜劣汰。
3 months ago
美国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用幽默、机智与温情,构筑出一个个小人物的真实世界。他的作品往往篇幅不长,却总能在结尾一击致命,令人莞???又沉思。本文将精选欧·亨利十篇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按题材分为人性与选择、爱与牺牲、命运与讽刺三类,每篇配以简介与特色解析,带你快速领略欧式反转的魅力。 一、爱与牺牲 1.《麦琪的礼物》 简介:贫穷的年轻夫妇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妻子卖掉长发买表链,丈夫卖掉怀表买梳子,最终发现彼此的礼物都失去了实用价值,却收获了最真挚的爱。 特色:公认的欧·亨利最经典之作。结尾虽是反讽,却温暖人心,被誉为“短篇小说中的钻石”。精妙地诠释了“爱的价值远超物质”。 2.《爱的奉献》 简介:一对贫穷的艺术家夫妇为支持对方艺术梦想,隐瞒自己放弃艺术去打工的艰辛,妻子谎称在教音乐,丈夫谎称在卖画,其实妻子在洗衣店工作,丈夫在烧锅炉。最终两人发现彼此的牺牲,感动重归艺术。 特色:这是一部被低估的佳作,以平实无华的叙述方式刻画深沉的爱情。与《麦琪的礼物》异曲同工,展现爱情中的善意谎言与奉献精神,不同于《麦琪的礼物》的双向奔赴,这是一种“无声无息”的爱的奉献,更显克制而真挚。 3.《最后的常春藤叶》 简介:病重的女孩苏珊认为当窗外常春藤的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她就会死去。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夜画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叶子,挽救了她的生命,自己却因肺炎去世。 特色:这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温情故事。虽然依旧保留反转设定,但更注重情感的积累与精神层面的寄托,是欧·亨利作品中极具艺术气息的一篇。 二、人性与选择...
3 months ago
看完了HBO的《最后生还者》第二季的第六集,剧情终于又回顾了第一季结尾的那个令人窒息的道德困境,终于又来了,如果说第一季结尾乔尔血洗医院的行为已经让观众吵翻了天,那么第二季简直是把伦理学教材撕碎了扔进末日废墟里,还踩了几脚。 记得第一季结尾那个令人窒息的时刻吗?火萤组织准备用艾莉的大脑做实验寻找疫苗,实验的过程将杀死艾莉,而乔尔选择大开杀戒救出艾莉,乔尔的行为到底是不是自私让人争论不休,而我,完全理解乔尔的每一个选择。 火萤的行为简直可以写入医学伦理学反面教材。他们对待艾莉的方式,就像对待一个装着解药的容器,而非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让我想起康德那句著名的话:"人应该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而不仅仅是手段",火萤恰恰把艾莉当成了手段——一个可能拯救人类的手段。他们甚至懒得询问这个15岁女孩的意愿,就直接准备开颅手术。这种"杀死一个人,拯救千万人"的极端功利主义逻辑,在哲学课本上恐怕都难以自圆其说。 道德的底线是对人的尊重,火萤通过手术杀死艾莉的行为,艾莉完全不知情,也没有做出选择,糊里糊涂就被麻醉上了手术室,火萤如果事先争取艾莉的意见,艾莉同意牺牲自己的生命,那么火萤再做手术,至少符合程序上的合法性。但从剧情上看,即使艾莉不同意手术,火萤也会强行做手术。 强迫一个人牺牲自己来拯救其他人,即不道德,也不合法。火萤的行为符合"牺牲少数拯救多数"的功利主义逻辑,但忽视了个体权利的绝对性。 乔尔不能帮助艾莉做选择,选择她是否牺牲,乔尔去拯救艾莉,维护了艾莉做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个体权利:生命权,这才是符合最基本的伦理学的道德标准,乔尔将艾莉视为女儿,保护家人的义务高于针对陌生人的义务,乔尔得知火萤计划立即对艾莉进行致命手术(未经其知情同意),且时间紧迫,火萤士兵也试图阻止乔尔,并直接开枪攻击,乔尔随时存在生命危险,因此,在拯救艾莉过程中乔尔杀死全副武装的火萤士兵,是完全必要的,并且不存在任何道德上的问题,在手术室里,主治医生手持手术刀(可算为致命武器)进行阻挡,乔尔杀死医生的行为略有一点点不妥,算是超微超出了一点必要限度,实际上将医生击伤即可。 总的来说,艾莉的险情源于火萤的决定(未经同意进行手术),而非乔尔的过错,乔尔的行大部分为符合紧急避险的规则。 不过,乔尔最后杀死马琳的行为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动机是为了确保火萤不会追杀,属于乔尔人性的黑暗面,但鉴于马琳是制造险情的元凶,因此简单判断对错也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季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简单地评判对错,艾比的故事线让观众被迫站在"另一边"思考:如果你的父亲是被乔尔杀死的医生,你会怎么做?这种视角转换简直是对观众道德观的一次"压力测试",尼采说"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这部剧完美诠释了这句话——我们越是深入每个角色的动机,就越难做出简单的道德判断。 特别打动我的是艾莉和乔尔之间逐渐修复的关系,那些安静的瞬间——一起弹吉他、看长颈鹿、讲蹩脚笑话——比任何枪战戏都更有力量,在这个道德模糊的世界里,他们之间的爱是少数几件确定无疑的美好事物。这让我想起自己和子女的关系:青春期时我们吵得天翻地覆,但子女大学毕业了,我们反而能像朋友一样相处。人类关系的韧性,或许才是对抗这个荒谬世界的最佳武器。 《最后生还者》第二季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拒绝给出简单答案。在这个后末日世界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所爱之人战斗,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合理性,但又都沾满鲜血。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但这部剧告诉我们:没有他人,我们也终将成为自己的地狱。当乔尔抱着受伤的艾莉穿过医院走廊时,他选择了一个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类——而这,或许就是混乱世界中我们能做的最人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