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rsshub.app

少数派 -- Matrix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少数派 -- Matrix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87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20 days ago

我又买了一台Windows笔记本:REDMI Book Pro 14 2025体验

20 days ago

2025 年 4 月,陪伴我 5 年的轻薄本走到了它的终点。趁着国补优惠,我入手了一台 REDMI Book Pro 14 2025 作为我的新笔记本。如今距离我入手这台笔记本已经有一个月,我想借此机会写篇文章分享一下作为一个...

不付费还能继续用?WinRAR的商业奇招

20 days ago

时代背景前段时间华为发布了鸿蒙电脑,网上就开始传一张软件生态对比图。这图里的 MacOS 其实是进来凑数的,有些软件其实并不在它的生态里。比如 WinRAR。其实我对 WinRAR 的印象已经有点模糊了。我现在的主力电脑是 MacBook Pro,常见的压缩格式是 ZIP。Windows 电脑也有在用,但主要场景是打游戏以及使用SD 生图(有些图还是在本地生成方便点,你懂的),而且Windows 已经支持解压...

浅析虚拟歌姬二十年间的潮起潮落【第一期】

21 days ago

多图预警!多图预警!大江东去兮浪花淘尽英雄,惊涛拍岸兮千百英雄豪杰。遥想当年兮雄姿英发,却奈何早生华发,只叹人生兮一场黄粱梦。《深海少女》pv开头《霜雪千年》pv回望过去,定格现在,从早期的vocaloid和LEON的诞生与发行开始,到如今虚拟歌姬们不知不觉已经陪我们走过了二十一年有余的时间。而这期间,虚拟歌姬有过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期--想必大家都听过早期的《深海少女》、《霜雪千年》、《梦与叶樱》等对寻常人家来说都算是耳熟能详的作品;同时却也只能小园香径独徘徊过--至少在一段时期内,能上虚拟歌姬的民间周榜的歌曲却是虚拟歌姬的翻唱他人的歌曲居多。不过,不管怎么说,对笔者本人来说,虚拟歌姬的存在,确确实实给了笔者许多生活的动力与方向,因此,就想专门搞一期杂谈和大家聊一下虚拟歌姬国内的发展简史。《梦与叶樱》pv本期工程量比较大,所以难免会有一些遗漏和错误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出。言归正传,个人认为,要说到虚拟歌姬的诞生的话,首先肯定绕不开雅马哈旗下员工所创造的vocaloid宿主软件,如果没有这个宿主软件,那么虚拟歌姬或许就不会应运而生,至少不会在2004年左右诞生问世。同样的,如果没有虚拟歌姬们的诞生和其他创作者们日以继夜地创作、更新出更多、更好的曲子或者立绘等,像vocaloid这类的宿主也无法发扬光大。最初的虚拟歌姬?leon同人图 Haneoka绘可以说,虚拟歌姬和各种宿主软件(包括utau等)的关系就像是春秋时期的虢、虞二国那样,谁也离不开谁。当然,如果没有其他有名或者无名的同人创作者们以及观众们共同努力努力的话,那么虚拟歌姬系列也无法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总而言之,丢失了任何一方的援助,那么像初音未来、洛天依等虚拟歌姬想要持续在世界上发光发热,可以说是有些痴人说梦。初音未来同人图((来源自网络)既然说到了同人创作者,那么就不得不提一下日本那边人称”火锅p“的DECO*27这位曲师了了。或许近期他的歌曲同质化有些严重,但是早期他的许多歌曲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比如《爱言叶》和《妄想感伤代偿联盟》等。《爱言叶》pv部分截图或许是因为学吉他出身的缘故,总之他所创作的每一首的作曲摇滚味非常的浓。但同样也正因为摇滚,才能让他的曲子的旋律都能朗朗上口,就算是不懂日语的听众也能偶尔哼上两句。可以说,虚拟歌姬系列之所以能发扬光大,他绝对是一大功臣。《乙女解剖》pv不过,除了deco*27之外,中外也都还有不少比较优秀的同人创作者,比如曾经创作出《世末歌者》和《霜雪千年》等经典中文歌曲的”copy“等。《世末歌者》pv虽然说他们的作曲理念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同一个人所创作的不同的歌曲也都表达着不同的故事,比如《霜雪千年》这首歌更注重的是那种古代小情侣之间的打情骂俏,而《世末歌者》则更像是一个平凡人家渴望得到救赎的故事,但是如果没有他们和其他画师、文手等在背后的默默付出,那么虚拟歌姬们或许将不会有现在如此之高的知名度--虽然最初诞生于2004年,但就连不少10后都对他们有过少许了解。《灼之花》pv说起《霜雪千年》,笔者对它的歌词的印象可谓是三秋过兮犹难忘也。还记得,当年的一句“梨花香,缠着衣角掠过熙攘,复悄入红帘深帐,听枝头黄鹂逗趣儿,细风绕指淌”曾经惊艳多少人。现在再听,更是觉着其中的“在这老街回眸,烟云中追溯我是谁,只消暮雨点滴,便足以粉饰这是非”更是可以让笔者独自泪下。而《世末歌者》开头的“蝉时雨,化成淡墨渲染暮色。渗透着,勾勒出足迹与车辙。欢笑声,与漂浮的水汽饱和。”或许有些平平无奇,但是到了“隔着窗 同城市一并模糊了”则是逐渐高潮了起来。当然,最能让人觉得这首歌足以独领风骚数百年的,还得是副歌阶段的“我仍然在无人问津的阴雨霉湿之地,和着雨音 唱着没有听众的歌曲。人潮仍是漫无目的地向目的地散去......”这里。依旧是《世末歌者》不过,要说到中文区最喜欢的同人歌曲创作者的话,那还得是李特基李老师。想当年,李老师所编曲的一首《刀剑春秋》,燃起不知道多少少年少女的热血;再加一首《逆浪千秋》,更是让人感慨万千,从而让无数少年少女最终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再不济也是摆脱了心中的迷茫。《刀剑春秋》pv当然,他所参与制作的《新·九九八十一》更是一绝。不管是“冷鸟”开口唱的那一句“十万八千里谁敢行”还是立绘和乐器编排等,在当时真可谓是虽前有古人,但后难有来者--大概只有《天行健》、《万神纪》等超级良曲才能与之匹敌。 《新·九九八十一》pv《刺客列传》pv至于其他一些歌曲,如《万古生香》、《龙耀无双》、《中华墨水娘》、《深夜诗人》等都是极其不错的,在这里也推荐各位读者有空可以去欣赏一下。《中华墨水娘》pv当然,我们知道,虚拟歌姬系列之所以能够红极一时,引领许多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不断向上进取,绝对没有这些表面来的这么简单,其背后一定有着更复杂的时代背景。首先,避不开的就是学业繁重之类的问题。作为一个存续了五千年,饱受各种考验的文明古国,其教育内容和每个人的工作内容一定是十分庞杂的,哪怕是仅仅一科语文,都有着许多小分类--文言文、现代散文、论述文、新闻稿等。也正因此,才会导致许多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为了得到一时安宁而逃到网络之中。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接触到虚拟歌姬和她们所演唱的歌曲或者说是各种立绘和同人小说,然后与之产生共鸣,或者是想要从中学到些什么,所以就会主动地去浏览相关内容,从而为虚拟歌姬们可以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冠世一战》pv当然了,这类人群中,也不乏是真的热爱虚拟歌姬的,想要与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总的来说,还是现实里给的压力太大,才会让许多人喜欢上虚拟歌姬,才会让虚拟歌姬们占据了网络一个极大的市场。《三月雨》重制版pv说起同人小说,还记得在疫情之前,网络上确实有着不少靠写中文vvocaloid来换取名声或者交友的文手。他们有的擅长写末世,有的则是擅长写架空古代文,有的则是偏好写那种江湖武侠文,总而言之其中同人小说的分类十分庞杂,但是总的来说内容大都积极向上,可以放心食用。顺带一提,一些歌曲创作者们因为虽然空有乐理和编曲知识,但自己对歌唱这一方面并没有多少信心,甚至是没有多少闲钱去购置实体乐器,所以只好先编好曲,再利用指定的一个或者几个虚拟歌姬来为其发声。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都算是为虚拟歌姬的辉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话说回来,前文也有提到过,虚拟歌姬们既然有高光,那肯定也会有落魄时刻。在那时,体现比较明显的就是中文虚拟歌姬区,不仅大量二三线作者流失去往了其他ip或者是去寻找到了其他新的工作,更是流失了许许多多的观众。就连我也不例外,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我个人都很少有去细品中文虚拟歌姬区的歌曲和同人小说,甚至是一些可以在网上搜得到的立绘都很少有去欣赏。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呢?个人认为,直接原因大概又以下几点。首先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新ip动画、小说等相继问世,进入到了许多人的眼球之中,从而有意无意地分割了虚拟歌姬的网络市场。毕竟,大???都知道,每天的时间就这么点,除去正常上班上课和睡觉吃饭的时间,真正可以娱乐的时间其实也就八小时,如果还要算上其他因素的话,甚至可能去到四小时。而在这些时间之内,正常人又很难完全集中几个小时都泡在网络之中,再加上其他新ip的冲击,以及审美疲劳等因素,那么人们对虚拟歌姬的时间必然是大大减少,久而久之,他们便逐渐淡出了观众老爷们的视野。其次就是有些创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因为虚拟歌姬的同人创作比较自由,只要不涉及到直接盈利等问题,那么什么人都可以参与到同人制作当中。但也正因为如此,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被创作出来的歌曲和视频等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大大降低了人们对虚拟歌姬类的同人作品的期待。也因此,许多观众便逐渐失去了继续观赏其他虚拟歌姬的欲望。而中文区这边,说实在的,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重灾区。当然,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最近经济下行,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校在单位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导致许多人回到家后已经没有了那种想要上网冲浪的欲望,从而也间接地导致了虚拟歌姬们的同人作品的浏览量越来越少,更导致许多创作者们心灰意冷,不太想产出更多更优质的作品。不过,要说真的到了日暮西山,唯有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地步倒也不至于。根据数据显示,”copy“等一些老牌同人创作者也好,新人画师或者coser也罢,他们都在不断地努力产出更多更好更多元化的作品以取悦观众,为虚拟歌姬的伟大复兴做出了伟大贡献。比如下面这首《code:TY712》,不管是编曲还是pv,都极其地有未来科技感。其中歌词里的那句”时钟归零计数晨风掀一隅天幕“和“将数据吞吐”更是让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code:TY712》pv而下面这首《共舞情缘》更是经典,只听前奏就知道绝对算得上新时代的中文vocaloid区的神曲。可以说,它的出现,不仅让虚拟歌姬的名气开始逐渐重回巅峰,也让墨青弦的名声成功地更上一层楼。《共舞情缘》pv当然,一些比较好的coser和新生代同人曲创作者【笔者戏称其为二代弟子】用心制作的视频更是功不可没,比如以下这几位。【此次宣传?已获得up主许可】如果没有他们这些新生代的默默付出,想必现在vocaloid离当年巅峰时刻绝对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当然,隔壁的五维介质系列,如赤羽、海伊、苍穹、诗岸的歌曲和同人小说也推荐有空都可以去欣赏一下。好的,本篇杂谈到此为止也是差不多要进入尾声了。至于为什么不详细说一下巡音流歌、镜音双子、星尘、心华等等,那是因为篇幅实在有限,不适宜一个篇章就全部讲完,所以我们就只能下期再见啦。

关于佳明255,我的体验分享

21 days ago

00 100 km+ 的跑步体验我手上这款智能运动手表,是佳明 255 ,我佩戴已经将近一个月(5 月 18 日前到手),在它的科学指导下,跑步距离已超过 100km。合计 120 km...

喂饭式攒机6·18版 AMD篇

21 days ago

有人说,今年的6·18,在5月13号那天,已经结束了。有人期待,历史低价出现在最后几天,高潮虽迟但到。因需而动,当机立断。史低好价的窗口期,往往就那么数小时、甚至十几分钟,每个人都需要准备A、B两套方案。AM5现状上篇调侃,如今选择intel酷睿,就如同买合资油车:价格骨折的同时,保值神话也破灭了。拿AMD比做新能源电车,也恰如其分:技术路径弯道超车,性能力大飞砖;前途正好,但远非完美。电车两大问题,电池和车重;映射在AM5平台上,就是IOD和PCH这对卧龙凤雏【IOD】增强版北桥芯片,集成在CPU基板上,包含IF总线、内存主控、IO主控、核显等功能模块【PCH】弱化版南桥芯片,外置在主板上,提供额外的PCIe通道,以支持更多的USB、SATA、网卡、声卡等设备AM5锐龙这颗IOD,由AM4的格罗方德12nm升级台积电6nm后,糟心事一堆:集成的2CU核显仅具备2档变频,SOC电压降不下来,核显待机功耗高达50w;HX移动版强制切换独显、反而更省电内存控制器缺陷,DDR5内存兼容性极差;不启用核显,CPU封装的待机功耗同样29w起步即便IF总线上限从1900Mhz提升至2133Mhz,IF总线/内存同步频率改为2:3,不分频下可支持的内存上限仅DDR5 6400,甜点规格仅为DDR5 6000而祥硕ASMedia提供的600/800系PCH,天生残疾,PCIe Gen4通道数仅为X570/X570S的一半;扣除和IOD通讯的4条上行通道,实际能使用的Gen4通道仅为8条,而后者能自由分配的Gen4通道数为20条。如同B550换皮为B840,直接沿用AM4时代的500系芯片组,甚至直接沿用锐龙5000的IOD,都不会导致如今AM5的尴尬局面。锐龙9000计算核虽强,犹如吕布骑驴拿木枪没活儿硬整,没苦硬吃。全新的IOD,连同APU、GPU部分型号,原本交由三星4nm工艺量产,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下半年兴许就能见到B2步进的锐龙9000悄咪咪上市。凡事就怕一个"如果"。5月初业界新闻,AMD突然撤单,转回台积电亚利桑那厂代工;也不知是三星良率不争气,还是建国的Guan税落了地。900系主板芯片组,更没什么消息。也不知是祥硕新做设计,陈年的X570S救驾,服务器端旧货下放,还是跳过900系的数字,直接重命名为X/10系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最迟26年底27年初,新PCH连同Zen6锐龙、UDNA镭卡,将构成新一代3A平台,重现20年前“蜘蛛”首代盛景眼前皆是苟且,背刺虽迟但到。CPU入门级i5 13490F来势汹汹,实际游戏性能近似12600KF,640块钱的小黑盒确实诱人。二手散片550元的R5 8400F,560元的R5 5600是打不过的;对垒的R5 5700X/5800、R5 7400F/7500F,价格要略贵一些。锐龙R5 5700X,多为5800更换IOD的B2版本,单CCD原生八核,32MB三级缓存较13490F多出10MB,在网游上更具优势,盒装705元、散片660元同样单核睿频4.8Ghz,同为次品灰烬体质,锐龙7400F的全核睿频更高,缓存更大,游戏性能全面领先,还能开启PBO2超频,对得起700元的散片价具体到选择:AM4老用户升级,5700X足矣;网游玩家可继续等待5700X3D,价格回归千元附近新装机小机箱,13490F主板生态更丰富,搭配H610ITX更具性价比7400F的体质普遍灰烬,建议再加个50-100、上二手散片的锐龙7600、7500FR5 8400F二手已降至550元,纯游戏性能相当于12400F、5600、5700G,非常适合等等党,2K、4K高分辨率下性能瓶颈不彰,AM5平台守门员。R5 7600X...

用 AI 辅助思考决策,你也可以试试的提示词技巧

24 days ago

近期主要工作是在探索学习提示词工程,通过给出非常准确的提示词之后,在工作场景下输出了非常不错的结果,几乎可以和人工出的效果媲美。于是我把这个思路借鉴到生活中,希望使用 AI 在思维模型的加持下帮我一起做思考决策。由于是前期的探索阶段,暂不清楚谁家的模型出的效果最好。所以需要设计一个捷径,能实现统一的管理,只要简单地修改一下配置,就能切换一个模型使用。如果说上一篇是我怎么实践的,那这一篇就是就是我对写好提示词的一些思考。如何写好上下文对于已有的模型对于已有的经典模型,根据某个特定的思想方法思考的上下文,笔者个人会有使用以下的结构搭建上下文。角色指定方法基本介绍方法和目的例子演示开始提问此处笔者只给出框架结构,因为下面这个小节也会使用这个结构,不在此处赘述。对于生活中的模型(真实的生活例子)对于生活中的模型,或者一般不称之为模型,而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如果用 AI 总结出一套方法/理论,再让 AI 去应用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笔者曾有在遇到一些质疑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回应是好的情景。但是我的老板在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就可以应对自如,他的这一点技能让我觉得很羡慕。在我开发这个捷径的过程中,老板又使用这一沟通技能,成功地化解了员工质疑的声音。所以笔者就想能否把这一段对话喂给 AI,让 AI 总结出一套方法论,为我所用,把老板的这一技能学来。经过我的测试来看,我可以给出大概率可用的评价。接下来,就来看看 AI 是如何通过学习三句对话,把化解质疑声音的方法总结出来并为我所用的。背景介绍:飞书推出了...

开发者专访|打造可视化灵感空间?这个 App 用创意宫殿重新定义书签管理

24 days ago

名字:Bleep开发者 / 团队:Rolando平台:iOS、iPadOS、macOSBleep 的开发者 Rolando 为 Apptisan 的读者提供了持续到月底的 8 折优惠,现前往 App Store...

《Berserk or Die》初步印象:不砸键盘就去世

27 days ago

可能多数玩家关注夏日游戏节,主要是因为索尼和微软的第一方发布会,以及SGF主会场上的那些AAA大作。但事实上,今天的夏日游戏节早已经变成了任何电子游戏的重要宣传窗口。许许多多在第一方发布会和AAA大作连环轰炸的SGF主会场中见不到的游戏,都会在其他展会中展出。其中,Future Games Show和PC Gaming Show是这些游戏展销会上最重要的阵地。笔者今天试玩的,由Nao Games开发的Rougelite游戏《Berserk or Die》就是在PC Gaming Show上展出的一款独立游戏。游戏的预告片非常简单粗暴:由《吸血鬼幸存者》开发商负责发行,玩家要做的就是拍击键盘上的主键区,让角色释放强大的技能,以此来消灭成群结队的敌人。这个看上去有点抽象,甚至有点扯淡的机制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在玩了数十小时的《吸血鬼幸存者》之后,我对Poncle的开发实力和选品实力都有着相当高的期望。并且,这款游戏也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公布即发售”策略,在我看完预告片之后,就以折后18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入了这款新作。笔者非常清楚自己能好好享受这款游戏。在大约6个半小时的尝试之后,我也确实在这款独立游戏中获得了不小的满足感,虽然这个过程稍微有点……微妙。游戏的教程其实非常直接了当地说明了可以敲击的位置:主键盘区的数字、字母和标点按键。来源:作者游戏截图“通过拍击键盘达成攻击”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唬人的噱头。尽管游戏在发售时已经处于1.0版本,但稍加尝试就会发现,当你直接用你宽大的手掌拍击你的,可能是昂贵的HHKB,或者不那么贵的Keychron,又或者是网吧特供键盘的时候,永远无法避开Win键、Shift键、Ctrl和Tab键组成的combo——尽管游戏中可以设定屏蔽Win键和Alt键,但是它们似乎一点用处都没有。这只能让笔者将手缩成“鸡爪形”,让五个手指尖随机连点主键盘区上的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按键,避开那些功能键。这样子就像那些刚开始学习键盘打字的人一样滑稽。但当我开始战斗的时候,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因为:虽然刚开始的轮次,敌人的数量都在相对可控的范围内,但和其他很多Rougelike和Rougelite一样,稍微靠后一点的波次,敌人便如潮水般涌来。我能做的,自然是更疯狂的敲击键盘。这也就意味着,这款游戏的最高配置要求,就是要有一把抗造的键盘。至于硬件配置,只要是2018年之后生???的主流级CPU和显卡,就都可以非常轻松地运行《Berserk or Die》。在尝试了几轮之后,我解锁了高等级的武器和新角色,开了几个战利品箱子,利用经验值进行了一下场外的数值提升后,游戏中的一个关键机制:耐力值,开始限制我的行动。游戏中解锁的第二个角色拥有三段耐力槽,每个槽位的回复速度都非常缓慢。这让笔者原本开始热起来的头脑瞬间冷静下来:很明显,在噱头之下,游戏的玩法依旧是时下流行的Rougelite套路。玩家需要通过合理——而非无脑——的操作,让自己撑过越来越激烈的进攻。好在游戏中每经过一个周期就能开启商店,通过战场中获得的金币购买可升级的buff。并且游戏中的buff确实会因玩家所选角色的不同而有针对性的差异,并非完全随机。因此,尽管笔者在一开始会因为角色的新机制,而在后续的体验中感受到了“卡手”,但随着buff的不断叠加,“卡手感”也会逐渐消失。而当“卡手感”消失之后,剩下的就是持续不断地敲击键盘,带来的荧幕上不断叠加的连击数和击破数量。眼花缭乱的特效非常有满足感。来源:作者游戏截图和许多同类型的Rougelite游戏一样,新鲜感会随着玩家对游戏机制的逐步了解而降低。《Berserk...

iOS 26 设计体验简评:一场“液态玻璃”带来的华丽与挑战

27 days ago

作为一名设计从业者,每年我都会第一时间更新 iOS 的 Beta 版本,去感受苹果在设计语言上的最新变化。今年是一个设计语言的大年,不论是 Android 还是 Apple,都在系统视觉上做出了重大更新。而 iOS 26 毫无疑问是近年来苹果在 UI...

「Apple OS 26」笑谈

27 days ago

在刚刚结束的 WWDC 2025 上,Apple 统一了各平台的操作系统版本号命名,但却总让我感觉有那么点奇怪。随手写点东西,先喷一喷莫名其妙的新命名,然后再聊一点关于「Apple OS 26」的有趣的事实。「Apple OS 26」喷一喷莫名其妙的新命名任何一个长期使用 Apple 产品并深深为 Apple...

iPod:一场关于‘极简功能主义’的哲学传承。

27 days ago

前言作为用户,我们在使用大多数产品时往往无需刻意思考,那些真正优秀的设计总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生活。每当我产生 “这是个好设计” 的念头时,总会忍不住探寻背后的设计师是谁。有人会说 “这里带着点中世纪现代风格”“这才契合现代主义潮流”,但我从不局限于这样的表象认知。事实上,每一件真正经得起推敲的产品背后,都隐藏着设计师深层的哲学思考。这种哲学未必都像蒙着面纱般晦涩难懂,有些甚至以极为自然的方式渗透在产品的细节中。iPod 于 2022 年 5 月停售2001年10月23号那天,全球都在关注着乔布斯的一场重要演示。就在这场演示里,乔布斯带着iPod登场,一下就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个全新的产品,就此开启了属于它的时代。2001年乔布斯发布初代iPod第一代 iPod 就是这样的设计。iPod,这种既简洁美观又能单手操作的设计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其实早在1958年,就有一款设备对它的设计理念产生了影响。1958 年由迪特・拉姆斯设计的博朗...

实测 Perplexity Labs:10分钟生成学术调研报告的全流程解析

28 days ago

缘起我有段时间没用 Perplexity 了。你知道,我从 2023 年就推荐过 这个工具,还在另一篇关于 文献综述 AI 应用对比 的文章里详细介绍过它的学术搜索能力。那时候,它曾经是我最喜欢的搜索工具。回想起来,当时的 ChatGPT 还存在一些明显问题,比如无法联网获取实时信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