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daimajia.com

代码家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代码家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62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over 2 years ago

AIGC – 图片与文字分享

over 2 years ago

音频包含,DALLE2/Midjourney 原理的通俗理解,以及 ChatGPT 提升核心的分享。 AIGC-图片与文字-真格基金分享 AIGC – 图片与文字分享 was first posted on...

ChatGPT 真格基金内部分享

over 2 years ago

ChatGPT-真格基金下载 ChatGPT 真格基金内部分享 was first posted on 12月 5, 2022 at 2:08...

Step by Step 分析一次链上三明治套利攻击

over 2 years ago

在捕鲸船社区的一次分享,一步步的分析了一次 DEFI 三明治套利。 链接: 或者百度网盘 https://pan.baidu.com/s/1_T1MdktfGOsi-QIL2MW-sw?pwd=2022 提取码: 2022 Step by Step 分析一次链上三明治套利攻击...

Flash Loans (闪电贷) 是什么?

almost 3 years ago

在我看来,闪电贷真是一个迷人的金融创新,打破了传统世界资本垄断带来的机会的不公平;在区块链世界,你可以以极低的利息借出几亿美金,使用很短的时间,让资本本身不会成为认知变现的壁垒。趁着疫情在家打算整理一个闪电贷的系列文章。从基本概念,到真实的套利案例分析,再到个人对未来的憧憬。闪电贷系列文章一: 什么是闪电贷?因为看到 Reddit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通俗易懂,因此直接用 DeepL 辅助翻译过来(稍有调整) 警告。非常长(但也超级有趣,我保证)! 如果我告诉你,你可以在眨眼间匿名借到2亿多美元,而不需要提供任何抵押品,甚至不需要承担任何贷款责任,你会怎样? 这在很多方面听起来都是不可能的,在传统金融中也是一个离谱的概念,但在 DeFi 中却是一个现实。只要稍加努力,到最后你就可以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借到数百万美元。 当然,也有一些我还没有提到的限制。第一个限制:你需要能够自己编写和部署...

新交规科目一知识导图速记

about 3 years ago

刚考完新规下的科目一,分享些自己整理的知识点。 18 年报的驾考,22 年踩在有效期最后一天考了科目一。学车真是越早越好。 经验总结:驾考宝典做一遍,错题过 3 遍,模拟考试来 10 场,只要模拟考试多数能过基本问题不大。耗时 3-5 天 新规后的扣分导图...

Web 3.0 似乎正在将「群体行为」变成资产并为之定价

about 3 years ago

从 Uniswap,到 GitCoin,再到 StepN。 区块链都在激励群体,为一种行为定价。 没有 GitCoin 之前,开源是难以坚持很久的一种行为,除了 MongoDB 这样的大家伙以外,个人的开源行为往往都无法获得激励。即便个人的开源项目为巨无霸公司构建帝国贡献了大量的砖块。 没有 UniSwap...

Web 3.0 带来了什么?

about 3 years ago

之前公开的一次分享,我去找找录音,晚点把录音贴上来。 Web-3.0 Web 3.0 带来了什么? was first posted on 3月 17, 2022...

新年轻人和新资产

over 3 years ago

在我看来, 新年轻人需要拥抱新的资产,而不是和老一辈同台竞争。新年轻人需要流动性更好的资产新年轻人需要更强的参与感 资产的一个共性就是一代人创造,然后卖给下一代人。 很显然,年轻人并不希望和老一代人在过去的资产上同台竞争。00 后宁可炒鞋,90后宁可买币也不会想着和 80 后比拼买房子;80 后可能在现在也觉得房子是最好的资产,而不是和巴菲特去比拼价值投资。 流动性更好的资产更符合新年轻人的消费观。新年轻人和老一辈一个微妙的差别是新年轻人更注重体验,而老一辈更享受占有。 参与感是新年轻人的一个独特气质,没有参与感的产品很难产生新年轻拥趸。Nike 的定制鞋,Blockchain 世界里的...

GameFi 和 DAO

over 3 years ago

最近研究了一些有意思的区块链项目,背后的一些机制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写篇文章记录和分享一下。 1、Axie Infinity Axie Inifinity 是由越南的一个区块链团队开发的链上游戏,机制有点类似于卡牌游戏。主打 Play to Earn,即玩儿游戏赚钱。团队背后有一套精妙的双 Token 的机制。玩儿 Axie...

Q&A:技术人如何转投资?

over 3 years ago

“技术人如何转投资?” 今天,又有人问到我这个问题。这是我从技术人转做投资以来,被问到最多的问题。 其实我转到投资也是机缘巧合,我很喜欢写代码,即便做了投资以后,依然在持续不断写代码,我在做投资之前,我以为我会像大胡子老外一样写一辈子代码。 刚转投资的前一年半,是极其痛苦的。因为没有一本书,告诉你到底什么是早期投资(aka 天使投资)。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领域里,又是博弈和合作并存的领域,没有团队协作,也没有严格意义的师徒制,一切都得靠自己。那段时间仿佛走入一个前方幽暗,身后泛光的隧道,走走停停,时不时会回头看一眼,犹豫要不要原路返回。 刚从技术人转到投资,经历的表层痛苦,是工作方式的转变。 在做程序员期间,每天只用伏案工作,所有的想法都在脑海里快速推导,然后通过键盘传递到一行行代码中。而投资是对这种生活的彻底推翻,你必须每天离开被电脑包裹的桌子椅子,体面穿着,走出去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说无数多的话,试图通过各种问题来了解这个团队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到底要做什么事情。起初,跟技术类创业的人聊天似乎比较容易,就像大家都是来自一个县市的老乡,说着熟悉的家乡话。但是一旦遇到其他领域的创业者,就好像互相开启了方言加密,你不懂我,我不懂你。 而后又经历了第二层的痛苦,是看到属于自己思维的局限。 每个有过一小段职业经???的人转投资,都或多或少会带着思维惯性和职业偏见进来。一切可能都源于自己此刻所认知的世界。就跟农夫眼里皇帝是用金锄头锄地一样理所应当。而我,就对给了技术团队技术架构给了最高的权重,放到现在来看,这显然是有问题的视角。几年投资的学习,开始试着了解更多维度视野的价值,更客观的看待技术的价值。 思维的局限,往往也来自于对自己残缺认知的肯定。我经常会问技术创业者科大讯飞到底是怎么赚钱的,其实多数都说是输入法或者含糊其辞。但只有看了财报你才会知道科大讯飞最大的一块收入是来自于智慧教育。我依然记得几年前当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信息的震惊,我震惊的不仅是信息本身,更是自己愚蠢而残缺的认知。自此之后开始了自己的研究路线,想用一种更踏实的方式来了解世界。 “做研究” 成了我扭转前两层痛苦的解药,也让我找到了投资的乐趣。所有理工科出身的人,都对搞明白一个事务运行机理的不懈的追求,相比文科出身的投资人,理工科投资人手里有着搞明白事务机理的工具箱,比如数学,代码,概率等。...

开发了一款 macOS 状态栏行情软件 – TickerPad

over 3 years ago

起因是自己常用的一款通过 macOS 状态栏看数字货币行情工具不更新了,但是感觉确实很好用。 随即自己趁周末肝了一个,又找了设计师设计了一个 Logo,上架了 App Store。 — — — —— 带货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