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woshipm.com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164 followers
Last updated about 2 hours ago
about 4 hours ago
一个诞生于 1984 年的 KANO 模型,竟藏着泡泡玛特、瑞幸等品牌让用户 “上头” 的秘密?这个经典模型将用户需求划分为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等类别,而如今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品牌,正是把 “期望型需求” 和 “兴奋型需求” 玩到了极致。 最近挺忙,在给一家零售企业准备一场内训课。...
about 4 hours ago
从猫王创始人怼雷军后的 “悲情叙事” 引发争议,到宗庆后 “布鞋首富” 人设身后遭遇舆论风波,2025 年商界的这些标志性事件,不断拷问着一个核心问题:创始人耗费心血打造的个人 IP,究竟是品牌的坚实灯塔,还是潜藏的定时炸弹?本文将借这两起事件,深入剖析创始人 IP 的本质。 从宗庆后先生的“布鞋首富”人设在身后遭遇各种(私生子)舆论风波,到近期猫王创始人怼雷军后的“悲情叙事”引发全网争议。 2025年的商界,似乎在反复拷问所有创始人一个终极问题:你耗费心血打造的个人IP,究竟是在为品牌构筑一座坚实的灯塔,还是在埋下一颗随时会引爆的定时炸弹? 有时我也觉得,仿佛每个正在或打算做IP的创始人而言,都无异于走在一条看不见的钢丝上,一边是流量的诱惑,一边是万丈的深渊。...
about 4 hours ago
开放外链拥抱大平台、品牌口号从 “生活指南” 改为 “生活兴趣社区”,一系列调整背后,是小红书在流量红利见顶、种草效应弱化的背景下,对自身定位与增长逻辑的重新审视。本文将探讨即时零售的崛起如何冲击传统种草模式,分析小红书对品牌商家的吸引力变化,以及其在电商业务与社区属性之间的摇摆与抉择。 作为小红书平台上的“少数”男性用户,在用了几个月后,我还是决定把小红书卸载了。 原因无他,对算法茧房下的推荐内容有点腻了。当初之所以开始玩小红书,是因为“中美网友大对账”勾起了我的兴趣。没承想始于兴趣,终于兴趣。 最近刷小红书,明显感觉广告更多了,各种硬广软广精准推送,也许是开放与淘宝、京东合作后,商业化氛围似乎比以前更浓了。 我隐约有这么个感觉:开放之后,小红书似乎开始焦虑了。巨头间的闪购大战,放大了小红书增长焦虑。毕竟即时零售的火热,也一定程度降低了内容社区的种草效应。 红黄蓝三家闪购大战表明,这年头儿直接补贴用户比买流量有用多了,内容平台硬广、软广的价值都在降低。 就像东哥说的:“以战养战”,把钱投入外卖,京东的广告费用也降低了。 闪购这么个简单打法,其实不只影响小红书,也影响抖音、快手。只是抖快的用户时长更长,电商业务也成熟了起来,整体影响不大。而小红书没了电商业务的想象力,商业化难度可能又增加了。 那么问题来了,闪购一片火热,小红书的“种草”模式,到底对商家还有多少吸引力?...
about 5 hours ago
谁能想到,给奶牛戴上 AI 项圈,竟能催生一家估值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新西兰公司 Halter 就做到了。它将 “AI 项圈 + 太阳能信号塔 +...
about 5 hours ago
别再靠拍脑袋做决策!本文用“公众号投放”真实案例,手把手教你把业务问题翻译成数学模型:先补齐目标、约束、参数,再用线性规划算出预算3万、获客4295的最优组合。更关键的是,建模过程会自动暴露数据缺口、目标混乱、业务波动等暗坑,让你真正用数据而不是“玄学”来指挥行动。 “能不能建个模型,分析下怎么决策!”是工作中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也让很多数据分析师头大。“这决策咋做,还能建模?咋不让我去算命呢!”是常见的吐槽。 其实数据驱动决策,有一套模型可用,但是有很多前提条件限制。今天跟大家系统分享一下,看完以后大家就会发现:即使只掌握了梳理模型的过程,也是大有帮助的! 建立模型的前提 企业做决策,有固定模式 1、明确决策对象(收入端/生产端) 2、了解业务现状(渠道/产品/产能) 3、清晰未来目标(收入最大/成本最小) 4、清晰制约因素(短期内不可改变的东西) 5、清晰待决策因素(短期内可以改变的东西)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用下图表示: 科学决策和算命大师的最大区别,在于:科学决策以数据为基础,从来不瞎猜。如果目前不了解情况,那么得:先做描述性分析,把情况搞清楚,这是建立模型的前提。...
about 5 hours ago
ToB官网不是“公司名片”,而是一部24h在线的销售机器。本文把首页拆成18个可复用的内容模块:从顶部广告到底部通栏,从功能卖点、客户案例到安全背书,逐一拆解导航、banner、模???库、荣誉展示等位置的“留资密码”。照着这份清单填空,你就能让访客第一眼看懂你、第一次就信任你、第一次就想试用你。 今天我将分享ToB产品官网的内容建设(上)。 我们可以简单把产品官网需要建设的内容划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 纵向是指核心模块首页的内容建设。 – 横向是指首页导航栏部分的内容建设,当然每个模块里面还需要细分。 今天我们就分享纵向首页的内容建设,框架性的梳理下。 开始啦~ // 首页涉及内容 ToB产品官网首页涉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不同产品根据不同情况删减就好。...
about 5 hours ago
一条 470 行、跑 1000 秒的“屎山”SQL,被 AI 轮番开刀:Claude 4 和 Gemini 追求极速却算错数,DeepSeek 直接报错,Grok...
about 5 hours ago
把摄像头对准自己的负债表,把还债拍成365集“真人养成剧”——这可能是史上最赤裸的创业路线:不卖鸡汤,只卖“我还在挣扎”的真实感。作者把50万债务切成每月4万、每天1400元的“任务关卡”,用免费故事吸粉、9.9元筛选、299元社群、2999元私教搭建四级变现阶梯,顺带奉上一份可直接投喂AI的短视频选题引擎。 今天我们要说的项目是——“陪伴式”视频创业。 这不是鸡汤,这是一份操作手册。核心就一个目的:把压死你的债务,变成推着你往前跑的最强燃料。 01 项目可行性逻辑 很多人一听做视频就头大,觉得自己不行。这都想偏了。 这个项目的逻辑,不是让你去跟网红拼才艺,而是建立在四个很扎心、但极其有效的底层逻辑上。 1. 卖的不是内容,是“情感投资” 想清楚,观众看你,不是在看热闹。他们是在你的故事里,投射自己的影子。你每天的挣扎、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每一次失败后的反思,都成了他们自己人生的一场“云演习”。 他们为你花的钱,无论是打赏还是买你的产品,本质上是在为“希望”付费,为那种“看,他那么难都还在坚持,我也许也可以”的感觉付费。 你把最真实的“情绪价值”打包成了商品,而债务,就是最好的“情感放大器”。...
about 5 hours ago
当一杯补贴后的奶茶刷屏朋友圈,真正的战火已烧到电商腹地。美团以“外卖补贴”开局,却剑指京东、淘宝、拼多多的零售基本盘:用闪购即时履约切3C家电,用高频酒水日百切割用户钱包,将本地生活的流量帝国升级为全域零售的“搅局者”。 最近互联网市场???最热闹的莫过于外卖大战了吧,身边好多小伙伴零元购奶茶,大家的羊毛薅到手软,糖水怕是都喝到吐了吧,这场热潮热烈程度堪比网约车大战时期的打车补贴,互联网市场沉默五年后,突然热闹起来,其实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市场竞争的格局势力重新划分。 前面我有一篇文章写过 “未来十年用户争夺战,美团向上,京东向下!”,在本地生活领域,美团几乎是垄断整个市场,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也分析过,美团向上攻伐商品零售销售市场是其发展必然。 而美团重构会员体系,早已打通底层用户标签与行为数据,具备了提升用户 ARPU 值的所有基础条件。如今万事俱备,这场补贴大战不过是吹响冲锋号的开始。 从团购基因到全域战场的突围最近外卖大战打得火热,这场补贴大战背后,藏着美团在零售战场的野心,而选择饮料作为补贴主力的原因,这里留下一个悬念,大家可以留言,后面会专题解答。 一、回顾下本地生活团购平台最初业务发展形态 我先讲一个旧闻:2012 年 6...
about 5 hours ago
从研发到产品经理,面试是转型的“生死关”。本文用一场真实惨败的面试复盘,拆解新人如何像做产品一样系统备战:先精准定位行业×企业×岗位,再围绕自我介绍、关键项目、竞品调研做“需求评审”,最后把心态从“应试”调回“交流”。读完你将带走一份可落地的面试作战清单,少踩坑、多加分。 前面分享了新人转产品经理时,如何准备简历、如何写好简历,今天继续面试主题:如何准备面试? 正所谓:工作十年功,简历一页纸;面试十分钟,???备十年功。 如果你是天才,工作过程就在持续思考并创造价值,本文就不适合——因为无需准备足以应对面试(甚至无需面试)。 如果你是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分享一些面试的经验教训,希望对你有帮助。 案例:小邢是如何从自信满满到被面试官反复“摩擦”的? 小邢做了5年研发工作后,看到每天合作的产品经理工作的“悠闲”,萌生转岗产品经理之心。 在内部转岗无望的情况下,选择裸辞,凭借一腔热血去应聘产品经理。 他想象中的自己,就像猛虎下山,应该无往不利——源于过往个人经验以及对自我的盲目自信——一位懂用户体验、善与人打交道的研发工程师。 他花了半天时间,按自己的思路写了一份简历——就是那份4-5页的流水简历。 完成后,开始在BOSS、拉钩、智联招聘等平台发简历、投简历。 投递策略也简单,看哪个顺眼就投递那个,每天投递了10多个岗位,结果3天过去了,没收到任何反馈。...
about 6 hours ago
美国公司 Cosmic Vibrations 开发的 APP Moonly,巧妙融合东方占星、西方塔罗牌与现代心理学,打造出集占卜、心灵疗愈于一体的 “玄学” 平台,不仅收获超 850 万用户,狂揽 1200 万美金,还在...
about 6 hours ago
不少律师在使用 AI 处理法律工作时,常遇到文书漏洞百出、案件分析浅薄的问题,便认为 AI 作用有限。实则不然,问题并非出在 AI 本身,而是在于使用方式 —— 多数人仍以 “搜索框” 思维被动提问,未能充分发挥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