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feedburner.com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知乎日报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1232 followers
Last updated over 1 year ago
over 2 years ago
瞻云,科普人 阅读原文 人虽然没有对外做功,但你的肌肉一直都在做功。 肌肉如何做功? 先来看看肌肉的结构: 肌细胞中存在很多肌原纤维,约 1μm 粗细,是骨骼肌的收缩单位。 肌原纤维又分成两个结构: 粗肌丝——肌球蛋白组成 细肌丝——肌动蛋白组成 两种肌丝交叉排列,纵向视角分成「明、H、M、暗」各带。...
over 2 years ago
赵泠,遗迹是曾经讴歌繁荣的生命留下的缺页的梦。 阅读原文 生命是物质·能量·信息的运动模式,其基本能力是自我组装,以此在时空中留存有组织的信息。你可以将生命理解为自然选择塑造的信息[1]。 相关推论:自我组装的能力是构成生物的分子就具备的,不是演化的产物。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都是自我组装的产物。突变是在留存过程中和自我组装过程中出现的、未被自我组装能力完全修复的错误。突变引起演化。演化没有目的,是留存信息的副产品。生物没有高级·低级之分。 留存信息的目的是永远留存下去。这可以表述为:活着的目的是永远活着。 相关推论:衰老和死亡不是机制,不是演化产生的,而是在生物的自我组装能力不足以完全修复损伤时发生的信息组织度崩溃。“生命都会死亡”不是基础规则。这有两层含义:1.生命可以没有自然寿命限制。这在地球生物圈里的一部分物种身上已经得到了验证。过去十年里,生物学界已经确认衰老不是普遍现象。现实中水螅纲多个物种没有自然寿命限制[2],包括常见的绿水螅。实验证明它们个体的死亡率和繁殖能力与时间没有关联,不会衰老,体内含有大量干细胞,受到不致命的伤害后可以再生。刺胞动物里还有能在身体严重受损(看起来死亡)时用少量的干细胞再生出整个身体(甚至数量还能增加)的海月水母之流,根本不需要谈未必能“从成年逆转到幼体”地循环多少次的灯塔水母。不过,一些人在错误地传播“灯塔水母只能循环一次”的模因——在日本的实验室里灯塔水母已经循环过9~10 次。粘孢子虫是满足一些人幻想的“全身都是癌细胞的生物会长生不老”之朴素理念的多细胞寄生生物。它们的细胞大抵严重缺失抑癌基因,但是可以分化和配合而不是胡乱增殖搞死自己。有些学者怀疑它们压根就是古代刺胞动物身上的癌细胞独立出来形成的物种[3](多倍体西瓜激怒,海拉细胞欢喜),但这在演化上非常困难,这种东西本身也难以找到化石证据,目前没说服力。2.可以有无法死亡的生物。在我们目前所知道的物理学范围内,这在极端黑洞的理论中是成立的:带有特定电荷的黑洞可以在质量变成特定值范围内的时候消除霍金辐射,可以永远存在。黑洞可以留存信息,而且黑洞内的信息在没有霍金辐射的场合不会流失。繁殖对留存信息的意义是制造新的信息存储装置,以备旧装置因事故等损坏。如果旧装置具有极其强大的修复能力或者物理性质上无法破坏,繁殖就是毫无必要的。“生命都会繁殖”是会被直接证伪的假命题[4]。“只要不必要就不繁殖”在恶劣的环境里是优于传统育种的策略:你不必担心种群激增导致本就匮乏的资源变得更加贫瘠、让你的物种爆发内战。 生命没有先验的“绝对的”意义。所谓意义只是人们赋予的模糊概念。 在 21 世纪,合成生物学的黎明,要想象一个地球型碳基生命体具有无时间限制的生存能力与自我修复能力并不困难: 它具备像现实存在的细菌...
over 2 years ago
王瑞恩,老王力气大无穷,双手举起纸灯笼 阅读原文 作为一名实习的检察官,我入职以后才发现自己对于这个职业长期存在错误的理解。 我的领导(国外叫“supervisor”)对我说,“要记得,你不是任何人所雇佣的律师,你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而不是受害者的利益, 开始我并不明白,帮受害者讨回公道,为弱者撑腰,这难道不是检察官的职责所在吗?尽管是国家发饷,但这也不妨碍自己为受害者代言啊。再者,国家难道不是站在犯罪行为的受害者一边嘛,具体代表谁,为谁说话,又有什么区别。 但实际做过一些个案子,才意识到“代表国家,而非受害者”并不是一句虚言。 有时受害者会请求我们从轻量刑,最常见的是家庭暴力犯罪, 在美国,家暴案件的量刑一般会附加”禁制令“(no contact order),禁止被告与受害者有任何接触。这里的”接触"不仅包括见面,也包括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留言,甚至通过他人带话也包括在列。违反禁制令本身就是一种犯罪行为。 相当一部分的案件中,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本人会请求我们在量刑时取消禁制令这一条,最主要的原因有二, 一是施暴者同时也是家中主要经济来源,迫于现实无可奈何;...
over 2 years ago
呵呵笋的小煮艺,用美食温暖你的心和胃 阅读原文 人的口味变化多端,唯有记忆深处的味蕾不曾有过改变,不然也不会有这么一句话叫:味至浓时是故乡。 说起来,我有一手好厨艺,全都来源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是个典型的上海老太太,她做的一手好菜,对于制作糕点和面食也很在行。 我一直坚信全世界只有奶奶的饭菜最可口,而我的厨艺还不及奶奶的千分之一。奶奶的美味好吃到我觉得酒店里的饭菜都不如她做的香,厉害到就算她只给我冲一碗盐开水我也觉得是美味的。这大概是因为爱吧,我很爱我的奶奶。 从小我在她身边长大,日积月累对于吃食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小时候,我经常在灶台边看奶奶做饭,每当做糕点或面食时,奶奶也喜欢让我尝试。所以,虽然没有实践过,好像这些美食记忆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奶奶家的厨房并不大,但却有一个大大的灶台,而奶奶就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灶披间里为我做出了一道道或精美或家常的美味,这张照片也成为了我最最喜爱的一张美食照。 在上海,春卷作为特色,其做法历史悠久,一般有甜咸两种口味。甜口春卷里面包的是豆沙馅,而咸口春卷通常以【黄芽菜香菇肉丝馅】为代表,这个馅老上海人还管它叫烂糊肉丝馅。黄芽菜就是大白菜,黄芽菜和肉丝的组合也是我们家最喜欢的春卷搭配之一,每年春天奶奶总要做上个五六七八次吧。 薄如纸片的面皮包入新鲜蔬菜炒成的馅料,下油锅一炸,金黄的春卷外脆里软,吃时再蘸点香醋以帮助解腻。一口咬下去,外皮香脆,里面馅料软软的冒着热气,配合酸酸的醋,别具风味。 我们家青团做的最好的当属我的奶奶,每年清明前夕,她都会亲自去田间摘取最嫩的艾草,做上一大锅的艾草青团,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送亲友,还有一部分当然是用来祭祀祖先。大概老一辈人做菜都不需要配比,随手一抓总是刚刚好。奶奶的青团分为红豆沙馅和传统的雪菜笋干肉丝馅,而我独爱【雪菜笋干肉丝馅】,色泽翠绿,细腻香甜,一口下去满嘴清香。只要一想到奶奶的青团口水都要留下来了呢。 作为老上海,每年的“八月半”,也就是中秋节那天,奶奶总是会煨上一锅【芋艿和毛豆】。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盐水毛豆和芋艿,一个电饭煲或高压锅就搞定了。有时候奶奶还会做糟毛豆,味道香的很,煮好的芋艿拿来蘸糖吃也很美味。 我的奶奶做的一手好生煎,奶奶的【生煎馒头】有多好吃,其实我不大会形容,大概是太美味反而有些词穷,不过我和表弟都非常喜欢,每次表弟放假来看望奶奶点名要吃的就是生煎。...
over 2 years ago
Kevin Hwang,搞音乐的 阅读原文 我常和家人、老师、朋友、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常识来说,「好」是肯定无法定义的,但是主观表达是否到位,这件事,在大家心里都是有一杆秤、一把尺的。 在现代化唱片工业中,无论企划、词曲、编曲、录音、混音、母带、宣发,任何一个环节,其实都是在为这件艺术品做自己的那一份工作,而大家共同努力,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觉得「好」 当我们听音乐,我们听的是什么?这是大概个哲学问题。同样,我们也可以想一想,当我拿着一份乐谱或者一份歌词的打印稿,来跟你大谈特谈这首音乐多么的好听,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事儿不成立,因为音乐建立在发声的基础上,才是我们共同的认知。 所以,好的词曲,我认为,首先是传唱。简单的说,那就是耐听好学,简单易记。要说写这样的词曲有什么技术,那其实都是非常马后炮的,因为你并不能确定地预见自己的作品能不能传唱或大红大紫。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研究终止式,研究诗词格律,把词曲咬合做到极致,把唱腔咬字做到最细,都是在经验学的基础上,做更多的努力。但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公认的好歌,这些技术其实仅在底层逻辑,而这个好的词曲,本身做的一件事,叫做「真诚」 没错,在你有了这些技术,作为底层逻辑的时候,极尽真诚地写作,想必它就是更趋向于大家认可的「好」了。 编曲与混音,是工业时代的技术工种,自古以来,编曲师的工作其实就是作曲家自己在编写总谱的时候做的事情,或是写好了框架缩谱然后交予助理,在自己的指导意见下完善创作。所以词曲本身的指导意义非常重要,它引导编曲找到适合的配器、律动、和声排列等等。 我认为好的编曲一定是和词曲完全一体的,就是当你觉得,这个歌离开了这个编曲,你在清唱的时候脑子里依旧需要这个伴奏来辅助,那它一定就是一个成功的编曲,也就是「好」的编曲。无论我们做什么样子的音色设计、律动设计、分段配器层次、和声重配等等,在主要的部分我们都是为了让词曲更为直达听众,而不是为了秀我们作为编曲师有多高超的技巧。 混音也是同理。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编曲师就是配菜师,而混音师就是大厨,他要用自己的理解做好这道菜,同时也要照顾你的理解,也就是他会让你吃起这道菜来有熟悉又欣喜的感受,才是一个好大厨。混音师也是这样,当我们作为混音师,拿到编曲和录音素材,我们需要让它有更为动听的听感,才能让这个数字艺术品更具传播性,更具持久性。所以在混音母带环节,我认为的好,就是审美与技术上的好,当作品能让你在大部分听音场景下耐心的听下去,它就是「好」的。 综上,我们都认可音乐的「好」是一个主观评价,但是我们大约也都承认,人们对于艺术作品有一个审美中线,耳朵并不会骗你。...
over 2 years ago
知乎日报 Q:如何看待七匹狼公子与特步公主联姻?这类小说情节般的「豪门联姻」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夏飞 :这新 logo 不就来了吗: Q:如何看待网传重庆易联购预售 iPhone 14 后携数千万巨款跑路?消费者的钱还追得回来吗? @间歇性失智症 :第一眼看成了易建联……我还以为...
over 2 years ago
赵泠,遗迹是曾经讴歌繁荣的生命留下的缺页的梦。 阅读原文 按蛋白质构象的可变范围和误差,人脑中每个突触可存储约 4.7 比特信息[1],整个人脑可储存约 910TB 信息。若有更多 talin 之类蛋白参与,这可以再增加至多三个数量级。 过程参照: 突触储存信息的容量是如何估算出来的? 作为对比,2017...
over 2 years ago
丧心病狂刘老湿,会讲点儿故事,略懂点儿历史,稍有点儿意思。 阅读原文 东汉将天下分为十三州,其中益州、荆州、扬州三州位于南方,在唐代以前都属于较不发达地区,地广人稀,辖区广大。而自汉末三国以来,六朝偏安江南,基本上都以荆州与扬州为自己的基本盘,正所谓是“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1]。 不过由于东晋南朝门阀政治的特殊格局,荆州与扬州之间的关系却谈不上有多和谐。东晋开国之后没过多久,王敦之乱就掀开了荆、扬对抗的序幕。此后两百余年,荆、扬二州频繁冲突,一国之内战火不断,而荆州处于长江上游,有地势之利,在早期的荆、扬之争中往往能够力压首都所在地的扬州。可等到南朝中后期,荆州被一再分割削弱,就再也没法重现往日荣光了,反而在荆、扬之争中处于弱势,这其中各种纷乱,聊起来颇为有趣。 话说东汉末年分三国,有一个诸葛孔明在草庐里画了一个圈,跟刘备讲荆州这个地方日后一定要捏到手里,这里“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2]。此后吴蜀两国围着荆州大打出手,最后孙吴不惜背刺关羽,总算是把这个地方给拿了下来。 对偏安江南的六朝政权而言,长江附近山多水多,平原相对较少,而且大多集中于沿江一线。因此这些政权所占据的土地面积虽然看着挺大,可能开发利用的,却并不是很多。所以长江不仅是他们天然的屏障,更是这些国度的精华所在。荆州占据了长江的上游,假如控制在别人手中的话,万一哪天双方反目成仇,那么对手就可以顺流而下,直取要害。所以控制荆州,则扬州自然安全;失去荆州,则扬州必然危险,这几乎已经成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所有人的共识。 更要命的是荆州地处交通要害,乃是南朝与北方对抗的军事要冲,清代大儒顾炎武有言是“荆、襄者,天下之吭……无荆、襄不可以国”[3]。在淝水之战前夕,桓冲以地势阻挡秦军顺流而下,为下游的谢安创造了与苻坚对战的有利条件,充分说明了荆州在维护六朝政权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这样的一个军事重镇,就必须要用精明强干的重臣来驻守,而这位重臣精明强干,又手握重兵,那么也就自然不肯久居人下。偏偏东晋南朝乃是门阀政治的高潮期,皇权衰落,因此荆州方面与朝廷之间又难免摩擦,所以在东晋一朝,镇守荆州的重臣动不动就要打到建康去——太兴四年(公元 321 年),晋元帝试图重振皇权,发奴为兵,引起了出镇荆州的王敦不满,王敦顺流而下,兵锋直指东晋首都,石头城守将倒戈相迎,晋元帝最后被逼得说出了“欲得我处,但当早道,我自还琅琊”[4]的丧气话,可谓是丢尽了面子。 不过门阀政治这种东西,讲究得就是大家世族在弱势皇权下搞平衡。王敦虽然大获全胜,然而其后方并不稳固,他又没有能力顶住其他门阀的压力登基称帝,因此他没过多久就又回到了武昌。之后他“多害忠良、宠树亲戚”[5],稳定了后方之后试图再次与下游一争长短,可惜由于身体原因,在太宁二年病逝。这之后荆、扬之争接连不断,占据了上游地利的荆州重臣大多吸取王敦的教训,着力巩固后方,待时机成熟时再一鼓而下;而下游的扬州则发挥自己的中央优势,或是出镇人选上做文章,或是在管辖范围上下功夫,试图以此来限制上游实力。 可问题在于人是会变的。正所谓“楚江恒战,方城对敌,不得不推诚将相,以总戎麾。楼船万计,兵倍王室,处其利而无心者,周公其人也。”[6]——人怀利器,必起杀心,你手里捏着个锤子,看谁都像钉子。所以就算是陶侃这样的出身寒微、恪尽职守的老实人,在出镇荆州之后也曾有过挥军东下,诛杀东晋朝廷任命的郭默并传首建康这样的举动。 凭心而论,郭默被杀,主要是由于他擅杀原江州刺史刘胤,引起了陶侃不满。可问题在于朝廷后来默许了这事啊!你陶侃既不是皇帝,又不是宰相,因为看不惯郭默擅杀刘胤就弄死了郭默,让朝廷怎么想?然而在陶侃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朝廷也只好装聋作哑,干脆让陶侃都督八州诸军???,任荆、江二州刺史。好在陶侃这人政治野心不算太大,这之后没做出过什么太出格的举动,总算是把这事给翻了篇。...
over 2 years ago
赵泠,遗迹是曾经讴歌繁荣的生命留下的缺页的梦。 阅读原文 如果宇宙中存在“修真文明”,人类和“修真文明”之间未必会发生冲突。如果发生冲突,人类的技术文明有极大胜算。 首先,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修真文明”这个前提成立,则自然规律允许修真,那么人类可以科学地研究、理解并掌握修真。即使人类的体质不适合修真,人类也可以制造修真机器,就像人类体质不适合在深海直接活动于是建造了深海潜水器那样。 这建立在平庸原理的基础上。平庸原理是近现代科学哲学的一种观念,认为人类、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在宇宙中不处于任何特殊地位,没有任何特别的重要性,也不是什么“宇宙的渣滓”“贱民”或“罪人”。从哥白尼以来的哲学思辨和近年来的证据都支持这种观念[1]。 其次,修真文明的境界未必有多高。人类社会的文艺作品里的设定攀比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几十年前的美国漫画就动用了高阶无穷,中国修仙小说也早就写过一堆“一念创世、一念灭世”。但是,境界不止是吹出来的,你描写的每一个具体情境都会体现角色的境界。倘若一个号称修真文明的集团修了半天都没脱离此世,还能跟人类在“宇宙中”相遇并发生要讨论“胜算”的冲突,那他们的修真水准是无法期待的,他们不被技术文明“一个照面便打成猪头”就算是不错了。 例如“每个人都有核弹威力”的低级修仙团体,根本就不够一个可以宇航的技术文明打的,一触即溃。对实用的宇航技术意味着什么要有一定认识。 虫洞:直径 1000 米的虫洞需要的负能量,基本相当于太阳系总质量,是跨越距离摧毁一切常规物质的混沌巨口。它可以从发动处延伸到对方恒星系里的任何位置,击杀任何常规天体、载具、生物,半条船都不需要上,对方非 FTL 文明就灰飞烟灭了。...
over 2 years ago
foxwong,闲来没事,聊聊白酒 阅读原文 古时候的青梅煮酒,相当于现在喝酒时吃花生米。 一、古代的酒为什么要煮? 《红楼梦》第八回有这么一段: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吃冷的。”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飐儿。” 可见古时候一般不喝冷酒,都要煮的,但煮到什么程度呢?那要看装的是什么酒。 1、如果是成品黄酒,那只加热到 60-70℃,放到酒桌旁边的樽里,然后再盛进酒杯里喝。这里的煮酒指的就是温酒,并不像吃火锅似的煮到沸腾。 洛阳东汉墓 夫妻宴饮图 上图是东汉墓里的壁画,可以看到右侧酒樽下并没有火在加热。乙醇(酒精)的沸点是...
over 2 years ago
中国科普博览,我们科学家有话说 阅读原文 提名“镍”。 图:镍在最新版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在中国西部的河西走廊,传承了两千年的“河西四郡”,已经扩增为现在的“河西五地市”。新增加的甘肃省金昌市,是因为金属元素——镍(符号 Ni)的矿藏开发而设立,被称为中国的“镍都”,并进入了地理课本。几十年里,金川镍矿对共和国工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1992 年 8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金川,题写“腾飞的镍都” 图:金川镍矿出产的关键金属元素 (图片来源:纪录片《河西走廊》)...
over 2 years ago
知乎日报 Q:15666666666 联通号码线上拍卖,起拍价 1366 万,话费余额 38 万,靓号如何评估价格? @狗窝里的跳蚤 :这么好的号码,不用来做电话销售可惜了。 Q:女朋友非要和我带一个耳机,怎么和她解释降噪功能真的会减弱? @Honstin 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