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wechat2rss.bestblogs.dev

强少来了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强少来了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 10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11 days ago

有意思小周刊No.144(2025.07.26):保姆级 | Coze开源版本地部署教程,一步一图,小白可用

12 days ago

原创 强少Qone 2025-07-28 08:30 广东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以下是这期值得关注的内容📰 推荐阅读1. 保姆级 | Coze开源版本地部署教程,一步一图,小白可用2. 下拉菜单设计:为什么有的让人秒懂,有的让人抓狂?3. AI时代来了,职场人该怎么求职面试?4....

有意思小周刊No.143(2025.07.22):写给前端开发者的 MCP 开发指南

18 days ago

原创 强少Qone 2025-07-22 08:30 广东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以下是这期值得关注的内容📰 推荐阅读1. 写给前端开发者的 MCP 开发指南2. 从抖音feed流看排序策略常见设计思路3....

35岁后的面试:全是数值,毫无感情...

22 days ago

叶小钗 2025-07-18 08:31 广东 为个人提供AI高薪工作机会指导;为企业提供AI人才推荐关注公众号,回复1,与我交个朋友吧书接上文:年纪大就该 为个人提供AI高薪工作机会指导;为企业提供AI人才推荐关注公众号,回复1,与我交个朋友吧书接上文:年纪大就该被淘汰?年龄歧视的企业都该死?套方案、年龄羞辱、服从性测试,聊聊最近的7次面试我是一个外表轻佻、内心拧巴的人,对于逻辑不能自洽的事情总会不断回想,如果是关注的事情的话会想要去实践,以便得到一个结论,所以去年花了不少钱去拿到一个反馈:AI+管理2B行不通。前几天因为年龄歧视的话题,我掉了不少粉,也分享了一些自己面试的一些情况,但是依旧感觉不得劲,于是最近又去面试了几场,现在我好像得到了答案!对于所有年龄大的同学,所有的问题都会回归一句话:你为什么选择我们?——这背后涉及到了动机unsetunset你为什么选择我们?unsetunset前两天有次印象深刻的面试,当时和面试官交流的时候就隐约觉得有些不对:怎么这哥们的问题挺切中要害的?其中几个问题我感觉怎么回答都不对:你了解我们业务吗;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我5月底团队确定不做AI+管理2B后,突然有个空档期,又无意间看到了几个工作机会,便跑过去试了试,但结果是有的成果、有的失败。而最后成功的没去,失败的虽然不开心,但更多是一笑置之,这TM是个正常人的心态?再回到今天的问题:你了解公司业务吗?这个真的不了解...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额,我当时居然随口说了一句离家近...后来才知道,面试官是圈内的一个老大哥,辗转托人联系到我。中间人很隐晦的劝我做人要谦逊,我才知道自己又捅了个小篓子,但突然心思却突然清明起来:为什么很多公司有年龄歧视!第一个问题:你了解公司业务吗?当然不了解!中年人真实找工作心态其实跟我非常类似:钱多事少离家近,他们是真的只想找个工作罢了,这是不存在激情和感情的!因为这真的只是一个工作啊,一个可以交社保的地方,一个可以可以发工资的地方,甚至一个可以摸鱼的地方,我可以保证产出对得起工资,我可以处理公司所有的问题,但好像也仅此而已了吧?对公司业务没有热爱,只是无情的工作机器,什么,想让我学习一些新东西,这个我可要思考下ROI了!半生疲惫、朝气不在,这可能是大龄员工最大的问题!对工作毫无热爱,那么计算的就是ROI,在入职前为什么要了解公司业务呢?老成的背后是清晰的得失衡量啊!第二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因为匹配度呗!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同学,他们是非常清楚自己几斤几两,适合去什么地方、不适合去什么地方的,比如:去年粉丝群有个老哥在咨询字节给他100多万,问我们要不要去。最后在幅远超过30%的情况下,他依旧是选择不去!而前两天他在群里反馈,据说那个岗位至今还没找到合适的人,所以他是非常清晰所谓高薪不是那么简单的。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对一个公司、一个业务毫无感情,那就自然跟相亲一样,考虑的就是各种数值是否合适了:工资合适吗、压力大吗、工作稳定吗...全是计算,毫无感情...而站在公司的角度,他们其实更愿意找一个有点理想但不太多的人,或者说目标能稍微一致的人...这个跟追女孩是一个道理,当妹子问你为什么追我的时候,你绝对不能说:因为你好追!但这里依旧有一个问题:年轻人能很好的回答这两个问题吗?他们当然不能!但年轻人是一张白纸,这里的区别是:年轻人是不懂乱回答,中年人是懂了真实想法,而显然年轻小伙子更好画大饼!unsetunset解法unsetunset至于解法就有点老生常谈了,无非是终生学习、选择行业、降低预期等等。具体来说我们要分类进行:大佬们如果是P8、P9水平的同学(P10+的我没资格建议就不说了),在找工作之前就一定要先想清楚:第一,自己到底想不想工作;第二,具体到这个公司、这个工作到底适不适合你;如果这两个问题想不清楚,极可能在面试时候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而这一定是“兵家大忌”,会给人傲慢的错觉。面试这个事情一定是分阶段的,初期就是公司挑你,后期才是你选公司,中间有个权利翻转的过程。不可能期待还像之前一样,只需要跪舔老板,其他人都卖你一分面子,这件事很难发生。其次,与我情况类似,P8+后多少在行业里有些认识的人,如果面试过程都好好的,结果拿了offer不去、或者入职没多久就跑路,这是有些败口碑的!如果你非要出去面试,找找感觉、看看定价,那也麻烦你隐姓埋名、换个马甲...专家们对于P7、P8的专家们,其实市面上的坑会更多一些,而这个群体正常来说更适合打工,不存在三心二意的选择反而是他们的优势,择业的时候做好预期控制即可。只不过这种一定要讲究个对口,无论是行业对口还是专业对口,如果在专业度方面在公司体系拉不开身位,那今后的日子可能会很不好过...一般同学对于一般的大龄同学,就真的要注意终生学习了,因为对于上面的同学可能是选择的问题,对你们反而是被选择的问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竞争力。就过往经历,所有想要在职场或者专业躺平的同学,最终没有一个是成功躺平了的...当然,对于这种同学,其实最好的选择是找个大佬抱大腿,咬住青山不放松,主打的就是个忠诚与性价比,这样可能会收到意想之外的稳定与财富。unsetunset结语unsetunset抛开技能不谈,面试的核心其实就藏在那两个简单的问题里:你了解我们吗?你为什么选择我们?看似平常,实则在拷问你对职业、对自己、对未来的理解程度。而对于我们这些步入中年、早已脱离“情绪劳动”的求职者而言,答案往往早已埋在心里:稳定、匹配、可控的投入产出比。可现实是,这样的理性并不能打动企业,反而被视为没有激情、缺乏动机,于是我们陷入一个悖论:知道怎么选,却说不出让人满意的理由。之前我一直试图深入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年龄歧视,但最近的几次经历让我不得不更多的审视自身,比如问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想获得什么样的成就感?我期望怎样的生活半径与稳定度?我能为目标公司带来什么独特杠杆?如果之前是大佬,那么该低头的时候也许就要低头、如果是专家,那么平时就应该准备好各种横向对比材料证明稀缺性、如果是一般选手,可能就需要踏踏实实做好老黄牛,或者选择抱紧谁的大腿了...其实大家想想职业生涯第一次面试,当别人咨询为什么选择我们的时候,为什么总能回答的那么令人喜爱呢?最后,我认为自己找到了年龄歧视的答案,也清晰感知到自己没做好工作的准备,非常感谢最近几次的面试经历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叶小钗公众号,查看下方二维码,添加我个人微信: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有意思小周刊No.142(2025.07.14):n8n工作流导航

26 days ago

原创 强少Qone 2025-07-14 08:30 广东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以下是这期值得关注的内容📰 推荐阅读1. 腾讯总监点醒我:30岁后,别只埋头做执行2. 万字拆解Class 官网体验旅程丨 如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产品3....

有意思小周刊No.141(2025.07.07):领导眼中能力差的八大表???

about 1 month ago

原创 强少Qone 2025-07-07 08:30 广东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以下是这期值得关注的内容📰 推荐阅读1. 分析128家科技公司的标志设计2. 一文看懂“提示词” vs “提示词工程”...

有意思小周刊No.141(2025.07.07):领导眼中能力差的八大表现

about 1 month ago

原创 强少Qone 2025-07-07 08:30 广东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以下是这期值得关注的内容📰 推荐阅读1. 分析128家科技公司的标志设计2. 一文看懂“提示词” vs “提示词工程”...

一文看懂“提示词” vs “提示词工程” vs “上下文工程”

about 1 month ago

很多人分不清楚什么是“提示词”(Prompt),什么是“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有意思小周刊No.140(2025.06.30):美团技术团队:可信实验白皮书系列

about 1 month ago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

有意思小周刊No.139(2025.06.24):警惕"胶水工作"之害:论高效团队背后的隐形陷阱

about 2 months ago

原创 强少Qone 2025-06-24 08:30 广东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以下是这期值得关注的内容📰 推荐阅读1. 智能座舱设计逻辑 | 人因学模型应用启示2. 超级网红更迭时刻3....

有意思小周刊No.138(2025.06.16):上周热门——阿里员工万字离职信

about 2 months ago

原创 强少Qone 2025-06-16 08:30 广东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以下是这期值得关注的内容📰 推荐阅读阿里员工万字离职信,马云回复:走好...WWDC25 | 五千字带你了解“液态玻璃”与苹果全系统一份互联网女皇预测报告,看懂5年趋势为什么你的设计很难推动落地?这4个方法亲测有用!得物研发自测 &amp; 前端自动化测试体系建设智能座舱HMI迭代设计如何做出好产品对爆文《如何做出好产品》的思考熬夜读完张磊的《价值》,带来这12条启示🔎...

如何做出好产品

about 2 months ago

张晓东 2025-06-11 08:30 广东 和一鸣的聊天2014年3月,我在字节,刚入职5个月,准备离职——我之前在360的领导创业,希望我加入,我已经答 和一鸣的聊天2014年3月,我在字节,刚入职5个月,准备离职——我之前在360的领导创业,希望我加入,我已经答应了,提了离职。有天晚上在工位,张一鸣突然说聊聊,我有点惊讶,找了个会议室聊聊跟一鸣聊完,彻底改变了我对做产品的理解,同时我决定留在字节首先,他说:创业是一个赌概率的事,做DAU 1万、10万的产品,是能力问题,但做DAU 100万、1000万的产品,还是机遇问题,让我现在出去做一个像今日头条这种用户量级的产品(当时DAU已经100万+了),我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你现在已经在一个创业赌中概率的团队了,离开加入另一个创业团队重新赌,这个动作很不理性我表示认同,但还是想走,他问为什么?我说核心原因是我老领导答应了我一个事,他会拨出一部分资源帮我验证我的一个产品想法,我想试试。这个产品想法我想了很久,之前聊天跟一鸣也简单提过。他说那我们聊聊产品,聊聊这个想法我的想法是:当时推特崛起,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下一个社交信息平台,从最早的饭否,到新浪网易搜狐腾讯…所有大公司都杀进来,全都在做微博,甚至有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是做一个工具,一键把内容同时发到所有微博平台,最终新浪微博胜出,我是微博重度用户,重度到有时候周末不起床不下楼刷一天,没干别的,就刷微博然后我发现这产品有个问题:当你关注的人多了之后,你的首页信息质量会下降比如你关注了李开复,他聊科技行业,你觉得可以看看,然后他又聊自己生活里的事,你觉得没什么好看。你关注了马伯庸,他发段子,你觉得很好看,但他又对社会新闻发表了意见,你觉得可以划走……于是乎,我冒出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产品,让发内容的人,在发的时候就选择内容类型:科技、搞笑、历史、军事、篮球……然后用户关注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选择在某个/某些领域下关注他,比如在科技领域关注李开复,在搞笑+历史领域关注马伯庸——这样,你关注了每个领域的专家,让这个领域的专家给你提供/推荐这个领域的信息,用专家推荐来解决信息质量下降的问题,然后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完美的产品:一打开,全是高质量的、你感兴趣的、吸引你的内容我当时沉迷这个想法,还用axure设计了产品原型,带动效的那种交互原型,怎么发、怎么关注……彻底沉迷我跟不同的人聊过这个想法,很多是专业的产品经理,大家从用户心理聊到用户习惯,从社区如何养成聊到种子用户如何冷启动……各个角度,没有人能指出我这个想法到底哪里有问题,没有人能让我放弃这个想法但张一鸣一句话就把这个想法击碎了:你计算一下,一个新用户打开你这个产品后,要点多少次关注,才能得到一个可以看的首页,这样筛下来,有多少用户能完成这些操作?我如雷灌顶,是,我们都知道产品每多一步,漏斗有多大,假设我今天有10000新增用户,进首页、找专家、选择某个/某些领域关注……这么筛下来,最终有多少用户首页有内容?这产品根本不成立,这是简单的小学算术问题——这还没算你得先有这么多领域的作者每天发东西,自己选择把内容发到某个/某些领域……全算进来,这个产品机制根本不可能运转然后张一鸣说:你思考产品能到这一步是好的,产品经理应该思考这些问题,不思考这些是不好的,但不能只到这一步,只到这一步是不够的。关于信息获取,我在饭否(他是饭否的技术负责人)的时候就在想了,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只能靠推荐来解决,你不可能让用户自己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关于信息获取的问题,中国思考最深入的前几个人,就在这里了后来我知道,他这句话说的太保守了,关于信息获取的问题,全世界思考最深入的前几个人之一就在这里了——甚至没有之一,思考最深入的人,就在这里了The rest is history字节通过推荐解决信息获取的问题,从囧图段子到头条抖音TikTok,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2014年无法想象的巨大成就,营收和利润都超过之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直逼Facebook,现在短视频已经成为全世界每个国家的超级电视台(只要这个国家没封禁它),后面还会是超级电视购物,这一切,最初都源自张一鸣的一个认知:信息获取的问题,只能靠推荐来解决最后,一鸣说,看得出来你喜欢做产品,如果你想参与这种水平的产品讨论,你应该留下,到这里,我已经彻底服了,毫不犹豫的留下张一鸣产品定律后来我把张一鸣击碎我的思路称之为张一鸣产品定律:???户使用产品的收益大于操作成本是产品成功的必要条件几乎所有做产品的道理都可以从这条定律推出来,比如产品设计要简洁、Do not...

有意思小周刊No.137(2025.06.09):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源库

2 months ago

原创 强少Qone 2025-06-09 08:31 广东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 「#有意思小周刊」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梳理记录一周的日常阅读与思考内容。目的是为以后更好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也为了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你。以下是这期值得关注的内容📰 推荐阅读1. B端系统设计改版总结2. B 端设计验收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