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eettaiwan.com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電子工程專輯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20 followers
Last updated 2 days ago
2 days ago
波士頓諮詢集團(BCG)副總監Karl Breidenbach向《EE Times》表示,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制最早可能在明年造成半導體產業的生產延遲和成本上升。 Breidenbach表示:「如果出口限制在2025~2026年期間繼續有效或收緊,未擺脫中國來源多元化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生產放緩、生產成本上升、晶圓產量下降,以及依賴受影響元件的設備的產品發佈可能延遲。」 這是中美貿易戰的最新一輪打擊。今年4月,美國總統Donald Trump提高對中國產品的關稅後,中國商務部對七種對國防、能源和半導體生產至關重要的稀土元素和磁鐵實施了限制。中國的限制措施涵蓋了大多數人很少想到的材料,例如釤、釓、鋱、鏑、鑥、鈧和釔。 中國政府將要求國內企業獲得礦物及其製成的磁鐵的特殊出口許可證。 根據華盛頓特區智庫CSIS今年4月發佈的一份報告,儘管中國多年來努力降低供應鏈風險,但其仍然保持著對精煉稀土的壟斷地位。CSIS關鍵礦產安全專案主任Gracelin Baskaran在報告中表示,澳大利亞、日本和越南等少數幾個國家正在採取措施並進行投資,以加強稀土開採、加工和研發,以及磁鐵製造。 CSIS報告稱,對於美國來說,建立替代採購合作夥伴以確保長期供應鏈安全,重要的是繼續提供財政和外交支持以確保這些舉措的成功。 「如果我們看到鎵或鏑完全不再流向美國/歐盟買家,這將嚴重制約任何需要III-V族半導體或稀土磁體的技術。」Breidenbach表示:「總體而言,隨著中國以外的新採礦/精煉項目開始上線,回收項目不斷推進,以及多元化發展正在推進,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有限。但對於半導體和電子產業來說,我們仍處於艱難的變革時期。」 Breidenbach指出,如果緊張局勢惡化,中國可能會收緊許可證發放,在一夜之間切斷某些礦產的供應。「這是目前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的籌碼,」他說。「我預計會採取謹慎但堅定的舉措:一開始會向西方實體發放少量許可證,如果緊張局勢緩和,可能會部分放寬。」...
2 days ago
隨著伺服器(尤其是人工智慧(AI)應用)的負載電流不斷提高,而電軌電壓趨於下降,PCB上的傳導損耗變得越來越有害。通常認為採用堆疊功率元件和處理功率差有可能解決該問題。在此架構中,觀測系統軌中的平均電流,而非串聯元件的最小電流。由於損耗一般與處理的功率成正比,因此降低處理的功率通常會減少損耗。請注意,能量交換器架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轉換器,包括不同的電容電路。 為將此概念擴展到需要積極瞬變管理的應用,可增加穩壓器(VR)以處理快速瞬態負載。正如預期,當處理相當大的功率差時,單端能量交換器為負載Vo軌造成了顯著的雜訊污染。報告的實測系統在250W滿負載時的效率約為86%,如果改進偏置電路,效率預計可提高約2%。 堆疊負載系統 本文提出一種堆疊負載原型,其在450W滿負載下可實現>95%的效率。能量交換器也有重要改良。 堆疊負載原型的框架圖如圖1所示。主穩壓器VR_total為堆疊負載提供全功率,主要目標是效率盡可能高。四個快速穩壓器負責每個相應負載軌上的精準電壓調節和瞬態響應。如果負載完美匹配,這些快速VR處理的就是零功率,只有在負載不匹配時,它們才會處理功率差。快速VR的熱設計電流比VR_total更小,因為假設最大負載差小於滿負載。然而,設計快速VR使其能夠承受每個負載的滿量程瞬變很重要,因為即使所有負載平均而言匹配得非常好,也很難指望所有負載的瞬變階躍完美匹配,而且較慢的VR_total調整輸出電流需要較長時間。 圖1:堆疊負載原型框架圖。 能量交換器確保快速VR的所有輸入軌之間進行功率交換。如果VR_total僅驅動串聯的線性負載,則輸出電流由最低負載電流決定。但是,當增加能量交換器時,理想情況下VR_total輸出電流可成為所有負載之間的平均電流。實際上,該電流略高,因為它需要補償快速VR和能量交換器中的損耗。 圖2:單端能量交換器EE1。 圖3:差分能量交換器EE2。 本文評估了能量交換器的兩種不同設計:最初考慮的單端能量交換器(如圖2所示)和全差分能量交換器(如圖3所示)。 圖2中的單端能量交換器存在一個問題——每個飛跨電容的返回電流必須經過串聯負載的Co bulk電容。相較於降壓轉換器(VR_total和快速VR)的輸出電流,這些充電-放電電流含有快得多的交流成分。圖4a顯示了使用單端交換器的模擬系統性能,圖1中負載RL4的電流階躍為50A。所有軌一般都有明顯的雜訊,當能量交換器開始向VR_4的輸入移動電荷時,雜訊會顯著增加。...
2 days ago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佈半導體產業趨勢預測,並預測2030年台灣IC製造業者於全球的產能分佈。綜覽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HPC、AI、次世代通訊、車用、IoT等五大關鍵應用的長期需求,將持續驅動未來五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突破1兆美元。展望全球半導體市場供需,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彭茂榮指出,2025年終端產品多具拉貨動能,殺手級應用如智慧型手機、固態硬碟、電視機、筆記型電腦等出貨量預測為正成長,對半導體復甦有正面影響,而潛力應用如車用HPC、頭戴顯示器、AI加速卡的高度成長,也將帶動各類型半導體的需求。 針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資策會MIC預估,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年增15.4%,達新台幣5.45兆元。其中,先進製程持續帶動營收高度成長,預估晶圓代工產值將達3.39兆元,年增20%,延續2024年的AI運算需求持續高漲、終端產品出貨逐漸回溫的態勢,預期先進製程滿載將帶動12吋晶圓代工產能利用率回升至八成,惟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仍為台廠IC製造產品的銷美與營運增添巨大變數。 關注其他半導體次產業,預估台灣IC設計產值年成長12%,達新台幣1.32兆元,主要為AI應用深化至更多終端裝置並帶動成長,且車用電子、智慧IoT市場也提供發展機會。IC封測方面,HPC與AI需求的激增帶動先進封裝與測試需求顯著成長,在車用、工控???憶體等庫存調整之下,預估2025年營收小幅成長6%。 資策會MIC關注全球半導體廠投資動態指出,2025年半導體大廠資本支出仍然強勁,前五大廠商投資均突破百億美元,包含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美光、SK海力士,其投資重點聚焦先進製程、HBM、DDR5等產能的提升與建置。整體而言,預估2025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穩定成長4%,達1,823億美元;2026年成長14%,達2,079億美元,須留意2027年預期為下一波景氣低谷,全球資本支出約衰退2%。 除此,2025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皆創新高,2025年半導體產業有18座新晶圓廠啟建,並規劃於2026~2027年開始量產。全球半導體材料方面,預估2025年市場規模年成長9.6%,達762億美元,主要為晶片持續往小型化邁進,複雜晶片需要更多製程處理步驟來製造,對半導體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分析全球半導體產能變化,資策會MIC預估,2025年我國產能將佔全球比重17%,而7奈米以下的全球先進製程產能,台廠更是佔全球產能高達63%。進一步盤點我國IC製造業者產能分佈動態,2025年台廠產能在台佔83%,海外如中國佔8%、新加坡5%、日本3%與美國1%;2030年台灣仍是台廠產能重心,也是最先進製程首發量產地,預估台廠產能在台佔80%,海外如中國大陸佔6%、日本5%、新加坡5%、美國3%與德國1%。 The post 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值達新台幣5.45兆元 appeared first on...
3 days ago
隨著工業4.0 (Industry 4.0)強調透過自動化、數位化提升經濟效益與生產效率,工業5.0 (Industry 5.0)正進一步帶來全新的變革。工業5.0的興起象徵著一個融合人機協作(HMI)、永續性與韌性的時代,其核心在於將人類置於工業流程的中心,利用無線技術提升人類能力,打造更安全、和諧的智慧製造環境。這同時也意味著工作場所將變得更安全,而協作機器人(cobot)將負責高風險的工作,與人類並肩完成任務。 在智慧工廠,工作人員透過智慧眼鏡提升效率。 (來源:Microsoft) 協作機器人推動工業5.0轉型 協作機器人市場正快速成長,並成為現代工廠轉型的關鍵技術之一。根據市場預測,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於2029年達到68億美元,顯示其應用日益廣泛,並與人類高效、安全協同作業。 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場快速成長,2024~2030年間CAGR高達35.2%。 (來源:MarketsandMarkets Research)...
3 days ago
事實顯而易見:65%的企業對員工在生成式AI應用程式中分享的資料幾乎沒有掌控能力,98%的企業坦言曾發生與自帶裝置(BYOD)相關的政策違規事件。此外,許多企業基於商業考量,選擇不檢查應用程式與網際網路流量,導致多達64%的加密流量未經檢測。這一連串挑戰背後的共通關鍵是——瀏覽器,因為它已成為現代數位工作的核心場域。 在這個AI與雲端引領的新世代中,企業必須守護這最後一道防線——提供能夠無縫延伸至各種裝置的安全防護,同時讓企業與使用者都能靈活運作。由Palo Alto Networks委託Omdia所進行的最新研究報告 《勞動力安全現況:IT和資安主管的關鍵見解》(The State of Workforce Security: Key Insights for...
3 days ago
在對更高安全性、增強騎行體驗、電氣化,以及可持續和經濟的城市交通需求的推動下,兩輪車和三輪車市場正在經歷技術轉型。 新一代DCC讓兩輪車更安全、更智慧、更互連 近年來,為滿足全球騎行者對摩托車、踏板車和輕便摩托車市場不斷成長的需求,傳統儀表盤迅速向數位互連儀表(DCC)轉變,涵蓋了從入門級車型到先進車型及電動車(EV)。 隨著電動摩托車和踏板車在汽油發動機主導的市場中逐漸普及,DCC已成為兩輪電動車的必備功能。現代化DCC設計需要強大的多核心處理能力、先進的圖形功能、影像處理、人工智慧(AI)技術、無縫的藍牙和Wi-Fi連接以及一系列安全和車載娛樂中控功能。 恩智浦在兩輪數位儀表市場佔據重要地位,擁有易於部署的DCC平台、概念驗證設計以及針對OEM和Tier1廠商的廣泛半導體和軟體組合。今年初,恩智浦推出了一款入門級DCC解決方案,該方案基於針對大眾市場兩輪車的i.MX RT1170跨界MCU,為進一步的數位儀表創新開創新局。 最近,恩智浦推出基於i.MX 95應用處理器的下一代概念驗證DCC設計,該設計可提升兩輪車儀表的複雜度和智慧化水準,增強騎行者和行人的安全,並具備現代化汽車eCockpit的先進特性和功能。 兩輪車先進DCC設計 恩智浦的第二代先進DCC設計採用了i.MX 95處理器,為中先進兩輪車的數位儀表提供車規級功能。先進DCC可補充恩智浦基於i.MX RT1170的DCC平台,帶來額外的功能,提升兩輪車和三輪車市場的整體用戶體驗和易用性。...
3 days ago
2025台北國際安全科技應用博覽會(Secutech 2025)登場,今年聚焦AIoT、資安、ESG、智慧建築與防災科技等應用領域,強調「創新科技 × 智慧應用 × 跨域整合」,展現安全科技如何在城市空間與產業高風險場域中實際落地,並透過跨域整合帶動系統設計與安全架構創新。 今年展會的六大主題展區呈現多元技術場景。AI創新應用專區展示人工智慧在工業、醫療、交通與校園監控等領域的落地實績,包括影像辨識、異常行為預警與自動巡檢等應用,強調AI從模型訓練到邊緣部署的系統整合能力。與此同時,ESG解決方案專區則聚焦於碳管理平台、節能系統與循環經濟技術,對於進行永續評估與能源優化的企業提供技術模組參考。 智慧建築與防爆電氣兩個展區則強調物理空間與電力安全的關鍵角色。前者聚焦於健康建築設計、WELL標準與智慧感測器的整合應用,後者則展示符合法規的防爆控制元件與檢測系統,特別針對石化、製造與半導體場域中的電氣防護需求。展出產品涵蓋IECEx與ATEX等認證標準,並強調與系統整合的實務連結。 在資安領域,「智慧物聯網資安主題館」與趨勢論壇針對IoT產品的全生命週期資安設計進行深入討論。議題涵蓋Secure by Design策略、硬體信任根架構、零信任模型在邊緣設備中的實作挑戰,以及後量子加密與漏洞管理技術。資通安全研究院與產業代表分享如何因應歐盟CRA等國際資安規範,建構可持續的AIoT供應鏈防護機制。 此外,全社會防災韌性館結合地震預警、無人載具與智慧監測系統,展示如何利用科技支援地方災害管理與社區應變能力。...
4 days ago
在電力電子元件市場中,寬能隙(WBG)半導體的聲勢持續不墜,促使眾多相關業者積極擴產,以滿足來自5G/6G通訊、新能源車、再生電源、資料中心…等對能源需求、高能源轉換效率、高電壓架構…的需求。 近期,寬能隙半導體技術也持續突破,以解決氮化鎵(GaN)效能仍不夠穩定,碳化矽(SiC)基板長晶的障礙,而為提升產能,功率半導體供應商更開始嘗試轉到更大尺寸的晶圓。接下來,寬能隙半導體的下一步動態為何?有哪些更新的技術突破?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指導,EE Times/EDN Taiwan主辦的「寬能隙元件技術暨未來應用研討會」特別邀請了產業重量級人士,一同深入探索寬能隙半導體的最新市場與技術進展。 借助AI 加速SiC元件開發時程 根據統計,2024年電動車銷量持續攀升,2025年電動車市場預計可在更上一層樓。鴻海科技半導體研究所組長蕭逸楷表示,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的持續成長,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充電效率與電池續航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促使車用逆變器正從400V,朝800V及更高的電壓邁進,而這發展趨勢也帶動1,200V SiC功率元件需求的飆漲。 SiC在電動車上的應用。 (來源:鴻海科技半導體研究所) 然而SiC功率元件的開發過程中挑戰重重,這也是導致SiC元件成本仍較一般矽功率元件高的主因。為有效克服1,200V及未來更高電壓的SiC功率元件的發展,人工智慧(AI)已被鴻海科技半導體所導入SiC元件的開發。蕭逸楷指出,憑藉AI技術的參與,透過AI進行材料分析、元件效能與製程最佳化,鴻海科技半導體所自2022年開始投入1,700V SiC元件的開發迄今,得以增強AI模型訓練的資料品質,應對目前人才短缺問題,以及衍生出更多創新思考,並進一步大幅提升SiC元件開發效率,縮短研發週期。...
4 days ago
很多人說DeepSeek只是資本市場和民族主義的狂歡。但實際上就產品化的角度來看,DeepSeek-R1模型已經在包括騰訊微信、百度搜索、知乎直答等普通人能接觸到的應用中全面接入——即便DeepSeek的確有著偏高的幻覺率,經常瞎說,但它對中文網路而言,的確已經成為不少人的工作助手。 但與此同時,筆者也看到了今年春節前後DeepSeek爆火之時,資本市場的不理性。最初報導普遍提及DeepSeek-V3總訓練成本不到600萬美元,且模型品質還超越了同期的Llama 3.1, Claude 3.5;DeepSeek官網針對開發者的API標價(每百萬token價格)僅有OpenAI o1的幾十分之一;甚至有社區愛好者嘗試在本地部署滿血版617B參數規模的DeepSeek-R1,硬體成本投入不過人民幣4~5萬元。 有關AI使用成本大幅降低的說法登上不少媒體的頭版頭條,提供AI基礎設施的Nvidia股價隨之下跌,就連能源板塊都受到影響。市場對AI晶片的需求真的會隨著DeepSeek的推出變得更低,乃至連電力需求也沒有之前預測得那麼激進了嗎? 的確,筆者認為AI晶片及基礎設施短期受到DeepSeek的影響,只是市場的不理性行為。本文則期望從相對更全面的角度來解讀AI晶片市場的潛在發展可能性,及為什麼說DeepSeek實際上是在助推AI晶片產業前行。 明確兩個基本事實 過去大半年,AI???域內特別夯的一個詞是Agentic AI——中國有譯作代理式AI,也有譯作智能體AI。參照Nvidia對Agentic AI的定義,這個詞出現在生成式AI...
4 days ago
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電視品牌業者2025年下半年可能間接轉嫁上漲的成本至零售價,將抑制消費動能。此外,2024年下半年中國的以舊換新政策提前透支部分需求,即便補貼延續至今年,預料難再刺激額外需求,預估2025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將年減0.7%,僅剩1億9,644萬台。 品牌提前備貨 觀察三星電子、LG電子、TCL、海信等四大電視品牌出貨動態,因應美國計畫提高商品進口關稅,且最初擬針對墨西哥提高至25%,品牌業者於2024年底開始提高北美地區出貨量,進入2025年第一季淡季力道仍然強勁,出貨量達4,559萬台、年增6.1%,四大品牌在美國通路商的庫存水位也較平均增加3~4週。 下半年旺季不旺疑慮增 分析美國對電視的關稅政策,2018年川普的第一任總統任期內,針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301條款關稅,造成中國製電視進口美國面臨的關稅從3.9%上升至11.4%,並加速品牌和代工廠移轉中國的產能至越南或其他國家。 2025年4月初川普宣佈對等關稅,但在墨西哥生產、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商品持續享有關稅豁免,讓在墨西哥有工廠的電視廠商如釋重負。4月9日美國宣佈暫緩實施對等關稅90天,全球第二大電視產地越南面臨的稅率從46%降至10%。 TrendForce表示,由於關稅的不確定性,以及品牌商趕在寬限期內進口產品至美國,將推升今年上半年的電視出貨量達9,418萬台,年增3.8%。其中,TCL和海信的出貨分別年增15%和7%,以美國為主要銷售市場的VIZIO,出貨年增率預估可達20%。 對於在墨西哥沒有足夠產能的廠商,若無法於第二季結束前轉移生產和供應鏈至當地,接下來勢必面臨成本轉嫁、下半年促銷規模受限,以及市佔率流失的挑戰。TrendForce預估今年下半年恐再度出現「旺季不旺」情況,出貨量將縮減至1億227萬台,年減4.5%。 中國品牌2025年出貨量攀新高 觀察今年中國電視市場,在以舊換新政策延續的背景下,TCL、海信和小米等三大品牌仍重點促銷Mini LED電視產品。Mini LED電視符合節能標準可獲得補貼,加上TCL和海信具優越的背光設計能力、供應鏈成本優勢,產品推陳出新速度快且價格具競爭力,預期將帶動今年Mini...
4 days ago
全方位整合與自動化網路資安領導廠商Fortinet®宣佈提升其OT安全營運平台功能,以加強支援關鍵基礎建設以及工業地區的網路威脅防護。新強化的功能不僅拓展傳統OT可視化解決方案,透過FortiGuard OT安全服務提升專屬OT環境的威脅可視性防護、擴展針對嚴苛環境的工規型網路分段與5G應用解決方案,以及升級版OT SecOps產品組合,預期能幫助台灣企業實現自動化威脅回應與簡化合法合規流程。 Fortinet台灣區總經理吳章銘表示:「台灣半導體、製造業持續在國際舞台上受到關注,關鍵基礎設施與工業所受到的網路威脅更加嚴峻。如同近期針對台灣醫療系統的網路攻擊,而針對硬體製造業常見的網路威脅也未曾停歇,各國和台灣政府,皆紛紛加強針對OT和工業控制系統的網路安全法規。Fortinet深耕OT安全領域逾20年,持續引領OT安全營運的解決方案創新,致力於提供為OT環境量身打造的全面性安全解決方案。相信這次的更新能進一步強化台灣企業OT安全態勢,幫助其滿足法規要求,並且透過單一整合型平台進行更有效率的安全管理。」 工規型OT解決方案三大更新,防火牆、交換器及5G通訊安全管理再升級 全新FortiGate Rugged新世代防火牆NGFW結合FortiGuard OT安全服務的強化功能,在OT環境中提供無與倫比的安全性,支援超過3,300條OT通訊協議規則、近750條OT入侵防護系統(IPS)規則,以及1,500條虛擬補丁規則。這些新功能可防範已知遭攻擊的漏洞(KEVs)及其他網路風險,同時透過虛擬補丁技術,為傳統OT系統提供進階威脅防護。其他OT安全網路功能,還包括FortiSRA的更新,藉由升級的機密與密碼管理機制,進一步提升OT環境的安全遠端存取。 為確保安全網路分段,Fortinet推出FortiSwitch Rugged 108F及FortiSwitch Rugged...
5 days ago
隨著後量子加密(PQC)標準的公佈,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實施這些標準將會相對簡單。為了掌握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歐洲版《EE Times》編輯採訪了Crypto Quantique執行長Shahram Mossayebi。總部位於倫敦的Crypto Quantique是一家專注於量子導向的網路安全公司,致力於解決端對端物聯網(IoT)安全日益嚴峻的挑戰。 Crypto Quantique執行長Shahram Mossayebi EE Times Europe:過去幾年來,PQC的新聞一直備受關注,但隨著近來最終標準的發佈,大家對此的關注熱度似乎有所減退。安全專家們是否已在默默地推進PQC的部署,還是面對嚴峻的挑戰仍待克服? Shah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