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geekpark.net

极客公园-GeekPark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极客公园-GeekPark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850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about 16 hours ago

字节辟谣「豆包汽车」:无造车计划;英伟达市值突破4.3 万亿美元;传特斯拉将推「低价赛博皮卡」

about 16 hours ago

2025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揭晓:沃尔玛连续 12 年蝉联榜首,中国 130 家公司上榜 7 月 29 日消息,财富中文网于今日同步全球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

用说的就能做 App,这家公司想做 AI 时代的 ins

1 day ago

在过去的一年里,以 Cursor、Windsurf 为代表的 AI 编程助手迅速占领了开发者的工作台,整个行业似乎都在讨论 Vibe Coding。 早先 OpenAI、谷歌对 Windsurf 的竞相追逐应该是 Vibe...

AI 上新|不会用 PS 的我,却敢去小红书上接「设计单」了

1 day ago

如果你最近混迹在 AI 生图或设计,很可能已经听说过一个设计网站 Lovart。 Lovart AI 在海外设计师社区爆红,邀请码最高被炒到一码 500 元。Lovart 首次呈现了什么叫全栈式智能设计能力,用户只用说句话,Agent 就能端出来一整套视觉设计,包括图像风格、排版草图、文案建议。 对习惯了手动调图、反复和甲方沟通修改的设计师来说,Lovart...

智谱发布新一代基座模型GLM-4.5:开源、高效、低价,专为智能体而生

2 days ago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7月28日晚间,智谱发布了其新一代旗舰模型GLM-4.5。   与早期追求参数规模的竞赛不同,GLM-4.5的发布重点突出地体现在三个方面:明确面向智能体(Agent)应用的设计、通过技术优化实现的高性价比,以及全面拥抱开源和开发者生态的战略布局。   之前在今年4月,智谱就发布了「AutoGLM沉思」——一个能探究开放式问题,并根据结果执行操作的自主智能体。今天GLM-4.5的推出,不仅是智谱自身模型矩阵的一次升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I行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模型的价值正在进一步加速向解决实际问题、降低应用门槛的方向迁移。   为「智能体」而生的模型设计   衡量一个大模型的优劣,综合能力基准评测是业内的通行做法。智谱此次公布了GLM-4.5在一系列评测集上的表现。这份评测涵盖了推理、代码、科学、智能体等12个不同维度的基准测试,旨在全面评估模型的综合素质。   根据智谱提供的数据,GLM-4.5在这些测试中的综合得分位列全球参评模型的第三位,在开源模型中排名第一。   图片来源:智谱   优秀的评测成绩是模型能力的基础,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的设计理念。GLM-4.5从一开始就将目标锁定在「智能体应用」。智能体要求模型具备任务理解、规划分解、工具调用和执行反馈等一系列复杂能力,这超出了传统聊天机器人的范畴。   智谱将「在不损失原有能力的前提下融合更多通用智能能力」作为其对AGI的理解,而GLM-4.5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   为了支撑智能体所需的强大而灵活的能力,GLM-4.5在技术架构上做出了针对性的选择: 混合专家(MoE)架构:GLM-4.5采用了MoE架构,总参数量达到3550亿,而单次推理中被激活的参数量为320亿。这种架构允许模型在保持巨大知识储备和能力上限的同时,能根据具体任务,只调用部分「专家」网络进行计算。其直接好处是在保证高质量输出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推理成本和能耗,为大规模应用部署提供了可行性。...

WAIC 2025前探:AI硬件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2 days ago

  头图来源:chatgpt生成     一年一度的WAIC在明天就要开始了,在正式开展之前,我跟随官方的city walk路线探访了一番。   我探访的这条「AI+智慧生活路线」一共有三个目的地: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腾讯滨江大厦、模速空间的智能产品体验中心。   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第三个地方——模速空间智能产品体验中心,里面陈列了很多好玩的产品,不只有看起来很科技感的东西,更多的是那些真正能融入日常、解决微小痛点的产品。   智能拔罐器|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比如智能拔罐器,这个古老的中医理疗方式,在 AI 的加持下变得精准而便捷。   智能骑行台|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电助力智能单车,看起来比电动车轻巧不少|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还有电助力单车和智能骑行台,能在用户需要的时候,给用户最恰当的助力,让骑行这件事变得更愉快。...

具身智能,腾讯「低调入局」

3 days ago

头图来源:腾讯Robotics X 官网   早在2700年前的古希腊神话中,工匠之神打造的青铜巨人Talos,已经在克里特岛上巡视、守卫领土。它拥有自主意识,被视为「最早的安保机器人」。   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用这个故事作为演讲的开场,人类这种对机械智能体的渴望,从青铜锻造炉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实验室。   这种渴望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尤其强烈。   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成为了绝对的焦点。世博展览馆二楼H3馆尤为震撼,汇聚了包括上海智元、傅利叶、杭州宇树科技、深圳乐聚、北京人形机器人中心等十余家公司的超百台人形机器人。   当人形机器人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席卷科技圈,几乎所有目光都聚焦于那个越来越像人的「新物种」时,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却选择了一条看起来不那么「时髦」的路。   图片来源:腾讯   7月27日,在WAIC 2025腾讯论坛上,他们正式发布了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一个代号「钛螺丝」的软件平台。这是这家巨头在长达七年的前沿探索后,对产业阶段、自身定位和未来路径的一次深度思考与战略选择。...

特斯拉廉价 Model Y 减配内饰曝光;Firefox 终止中国账户运营;宇树王兴兴:经常偷懒,用 AI 写代码|极客早知道

3 days ago

消息称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即将进入中国 C 端市场,预计明年实现量产 7 月 27 日消息,特斯拉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目前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已在美国工厂进行实测,预计 2025 年面向中国 C 端市场推出,将进入家庭等消费场景,预计 2026...

AI Agent 第一波浪潮过后,OPPO 是怎么闷声做出第一个爆款的?

3 days ago

金庸笔下的乔峰,在聚贤庄单挑群雄时,用一套人人会使的「太祖长拳」,打出了震慑全场的必杀效果。这门功夫看似平平无奇,却因使用者内力深厚、大巧不工,而威力无穷。 进入 2024 至 2025 年,在一年的「热身」后,手机的 AI 赛道,正像一场热闹的「武林大会」。各家厂商纷纷亮出看家本领,赛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技术革新。 三星的 Galaxy AI 能够挥手间抹去照片中的路人,或将普通视频即时变为慢动作;谷歌...

Vibe Coding 开赛,阿里靠新模型赢麻了?

3 days ago

如果你是已经接触过 Vibe Coding 类产品的用户,或许已经熟悉这类产品作为「副驾驶」的属性:它们往往就如同一位尽职的副驾驶。在你长途奔袭时,它能帮你盯着仪表盘,甚至在你打盹的间隙,帮你扶稳方向盘,补全下一行代码,或是直接帮你生成某个功能。 但过去很长时间中,这类产品更多还只能是「副驾」,它执行的是用户给出的任务清单,是对指令的被动响应。它难以或者完全无法理解用户为何要选择这条路,更不明白开发者想要传达的、心中真正的目的地在何方。 但如果,AI 不再满足于副驾的角色呢?如果它能读懂你的导航意图,能预判前方的路况,甚至能在你给出目的地后,独立规划并跑完全程呢?它才真正有了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全栈工程师」的可能。 今天,我深度体验了阿里刚开源的 Qwen3-Coder:阿里云甚至官方直接在简介中,表明这就是目前代码能力达到开源模型 SOTA 的存在。   根据海外知名模型...

WAIC 2025:AI 肯定继续成长,避免变成「终极反派」是人类难题

3 days ago

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重新火了起来! 2025 年 7 月 26 日,今年的 WAIC,吸引了来自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1200...

离线智能,什么时候迎来 DeepSeek 时刻?

3 days ago

作者|Li Yuan 编辑| 郑玄   过去两年,关于 AI 模型的故事,几乎都在围绕两个版本展开:无所不能的云,和充满想象的端。 曾经,一个被广泛描绘的行业蓝图是:随着轻量化模型能力的持续增强,AI 摆脱云端束缚,在每个人的设备上实现永不离线的贴身智能,似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然而,喧嚣过后,一个尴尬的现实摆在眼前:不论是近期爆火的 AI 玩具,还是备受瞩目的...

Anthropic 最新估值超 1500 亿美元;首款国产消费级 6nm GPU 亮相;100% 预防艾滋神药获准上市

4 days ago

诺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应建立 AI 安全相关机构和社群,推动 AI 向善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论坛上,图灵奖、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表示,几乎所有专家认为会出现比人类更智能的 AI,AI 智能体为完成任务,会想要生存、获得更多控制,可能操纵人类,简单关闭 AI 不现实,就像养老虎当宠物,养大后可能被其伤害,而人类无法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