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weiwuhui.com

扯氮集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扯氮集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124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12 months ago

百度的槽点到底在哪里

12 months ago

一 先说点百度璩静这个事的后续吧。 璩静自己承认了错误,既然是错误,那就要支付代价。于是离了职。 ​但百度官方,一直没啥明确态度。最多就是借助一场内部表彰大会,大领导旁敲侧击地说了几句而已。 要知道,2016年百度有个总监,在外头说错了话,那可是开除了事的: 嗯,内网。刘超是被内网好一通热议的。 据说璩静这事,内网总体静悄悄。 二 也就是在百度内部表彰会上,百度高层李彦宏也好,崔珊珊也好,都发表了对百度文化的看法。崔珊珊更是长篇大论,语重心长。 话音刚落,百度文化立刻发布了一个短视频,载歌载舞了一番简单可依赖,算是对大领导指示表态要及时及时再及时。 当然是不大可能听完指示才立刻去部署执行,这未免太仓促。但发布就在领导讲话之后,这种对上管理,还是很得其味的。 只可惜,不仅看着特别尬,而且,还有极强的“借鉴”味儿。...

这届百度公关 专业丢分了

about 1 year ago

一 百度副总裁,公关一号位,璩静女士最近引发的争议,让我想起了一个消失有那么大几年的词:这届百度公关。 这其实是一个公号的名字,第一篇文章发于2016年7月13日。 2016年发生了什么事呢? 1月,网友曝出,百度有意出售包括“血友病吧”等热门疾病贴吧的冠名权。舆论哗然。百度紧急公关,召回其实已经另有任用的前公关一号位朱光。在表示收回出售决定后,这件事算是淡出舆情。 然而,一个春节过后,爆出了更大的事件。 3月3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魏则西在知乎网上记录了自己求医的经历,半个月后离世。这件事在当年非常知名,可史称“魏则西事件”。 这个社会新闻非同小可,后来直接导致了讨论中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于7月生效,将搜索引擎的关键字营销——百度自称为P4P(按效果付费)的营销推广而拒认是广告——认定为广告。 事实上,从2012年开始(这一年,同时也是微信公号的起始年,随后数年,各平台的各种号层出不穷),百度就已经在商业上表现出了疲态,2016年在被认定为广告后,全年业绩更是惨不忍睹: 这届百度公关,就是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启动的。 二 这个公号的定位是有些自黑自嘲性质的,希望通过这种气质,来软化百度很长时间以来的那种刚硬吃相。...

韩信的悲剧 其实是被时代抛弃了

about 1 year ago

一 有两句话,还蛮值得琢磨的。 第一句话是前央视名嘴现在创投人张泉灵说的,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 第二句话是京东前CEO徐雷说的,如果还认为我们陷入的是经济周期的下行周期,那就真的错的太可怕了。这应该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和一个时代的开启,周期和时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性质。 前一句话当时的背景是创投很亢奋的前些年,说者的意思是要赶紧努力奋斗,别掉队。但放在今天,也是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的。尤其是和徐雷那句话,搭配服用,效果更佳。 时代抛弃你时你尤不自知,下场会有多惨呢? 看看秦末汉初的人杰韩信吧。 二 前阵子看到一个历史博主回答一位粉丝的问题:杀韩信究竟是吕后自己的主意,还是刘邦授意吕后干的。 该博主的回答是:大概率是吕后自己的主意,刘邦只是顺坡下驴。 他做了一番论证,详细的我就不展开了,因为这个问题不是我这篇文章想讨论的重点。但他在推演论证中提到一个点:韩信本人,应该没啥造反的心思。他的欲望不是做皇帝,而是封王。 中国自秦帝国以来,除了偶尔的搞分封(比如西晋),千年以降,确实一直是中央集权,所谓的封王拜相,不过是整个制度中比较高阶的一种“臣”罢了。王依然会受制于皇帝,也依然属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范畴内。...

幕府将军:原来竟是一部文艺片

about 1 year ago

《幕府将军》完结,豆瓣8分,IMDB更高,8.9分。果然是拍给西方人看的。 前两集蛮惊艳,毕竟服化道确实到位,虽然连足轻都佩戴全套武士刀实在有点搞笑外(也不是啥致命毛病,就是重一个好看而已,不用太细究),其它好像没啥可挑剔的。 但越到后面越失望,个人槽点如下: 其一,大女主剧不是不行,但若以日本战国为背景,就显得很荒谬。毕竟不是架空剧,好歹要遵循基本的历史——请注意,我不是说它不合历史事实,而是不合基本历史设定:在日本古代,女子哪里有那么重要。 原型明智玉子,能在日本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女性,当然有其事迹。但事迹也不过就是老公细川忠兴相当爱她,向其宗教信仰做出妥协。石田三成想抓她以胁迫细川站队自己,坚决不从,命手下将自己刺死。 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石田确实想抓一批人质来胁迫一批大名站队自己和德川家康干未果。但要说这是石田败亡的主因或首因,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一个女人导致时局彻底转向,结合日本历史,太过YY。 其二,男主就没看出来他啥用。虎永利用他挑起吉利支丹大名和石堂的矛盾,着实未能get。吉利支丹大名都是和天主教混的,以此做贸易发财。像男主这种新教教徒,杀之而后快才是,虎永保护着他,怎么就能让吉利支丹大名和石堂产生嫌隙。 男主那条船上的火炮,相较日本大名的国崩,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一个说法是,关原大战中,小早川一直犹豫要不要反叛石田,是被德川命令开炮惊着,才下定决心倒戈,战场立刻翻盘。而根据战场的距离,这个炮极有可能是三浦按针带来的舰炮。这么好的历史传说不用,非要陷在男男女女情情爱爱里,这不是文艺片是什么。 其三,也是我最最不满的地方,有着一种强烈的“裤子都脱了却给我看这个”的感觉。号称日本战国的权游,居然没正经干过一仗。最终集用特效做出了两边大军云集的画面但最多只有三秒,还以为要开干,正期待着媲美于《天与地》的宏大场面,没想到给了虎永和石堂各露一脸,就……没了。 剧中交代,石堂未等到继承人军团,所以失败。继承人这???的话事人是落叶夫人,一个明确表示过权力欲极强的女性。我不大能想通,她为什么会放弃石堂这种明显可控的人,而选择标榜自己有幕府将军血脉的虎永。狗好使还是虎好使? 因为小时候的闺蜜被石堂杀了?这么文艺的啊,那扯什么权游啊。...

看呐 车展上的那对红男绿男

about 1 year ago

一 2024年4月,北京车展。 有人戏称,在传统意义上的车模缺位后,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两个人身上:一个红男,一个绿男。 这两位确实一时里风头无两,但有趣的事是,在我个人的社交圈里,评价是不大一样的。 比如我这位朋友在一个行业大群里,颇有一些阴阳怪气地发表了他的看法: 这遭来了红男同样有点阴阳怪气的回怼。 双方的个中意味,看客们大约都是能琢磨出来的。 二 前儿和几个朋友聊天时开玩笑说道,雷军可谓是行业毒瘤。 小米作为一个非常抠门的主是名声在外的,早年刚开始做手机时,不进行任何广告投放。至于软文,间或会买几篇,但价格也是出了名的低。以至于当初小米公关徐洁云(也就是上面照片里雷军左侧的那位)几乎靠卖人情在那里铺稿子的做派广为人知。 这对通讯行业的媒体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只是小米一家这么干也就罢了,问题是小米崛起神速,这是会带坏整个行业的,:) 现在,小米又杀入了汽车行业。汽车领域的媒体过去预算极其丰厚。我甚至听说过某汽车媒体人因厂商在活动时未能给其安排公务舱扭头就走的段子。但特斯拉杀入已经算是破坏行业规则了,抠门之王小米再冲进来,???大家情何以堪。...

网红的流量饥渴是哪里来的

about 1 year ago

六神磊磊写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从准专业角度复盘:猫一杯为啥玩脱。此文有趣就有趣在。。。算了,我觉得懂的都懂。 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一个千万粉丝的网红,造这么个假,图什么? 这是大家不了解网红对失去流量的恐惧。 网红的一大典型特点,就是没有作品。如果有作品,那就不叫网红了。 好比余华在网上也很红,但余华并不会恐惧大家不谈论他。他靠《活着》活着。 网红是不行的,一个热点只能维持两天,撑死一周。在一波流量之后,就要马不停蹄去炮制下一波流量,剃网民的头。 我觉得还是可以再挖一下:其一,没有作品意味着什么;其二,热点切换和千万粉丝是什么关系。 我觉得六神拿余华做例子,有点不大match。我更倾向于拿当年明月做例子——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对这套大书是个什么态度。 不过我的态度不重要,当年明月也不会恐惧大家不谈论他,我甚至主观猜测,各位要是???议起他,这哥们反倒觉得有点麻烦。他不需要流量的核心原因在我看来很简单:版税放在那里。我有个为人母没几年的朋友,前儿还在那里说,拿着这套书在启蒙她小孩。以我对她的了解,不大可能去买盗版书的。 所以,所谓作品,就是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当你有这个,放在世俗意义上而言,当然就不用太过饥渴流量。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作品要么就是一把能给你巨大的利益,要么就是持续的利益依然和你有关。 演员就是属于看似有作品但其实一样很焦虑流量的主。...

一增遮百丑 不增百丑来

about 1 year ago

一 微软这个以软件业起家86年就上市的科技公司,一度负面声音很多也很大。 比如说,由于是卖软件拷贝出身,互联网业务就不大能适应。于是在桌面互联网时代,被称为“丢失的十年”。 再后来,移动互联网到来,微软也不是没奋力捣鼓,仗着自己做操作系统出身,就特别想打造一个智能手机的OS,砸了不少银子却还是没干起来。于是,又丢了十年。 照道理,前后加起来丢了二十年,这个时间早就超出了当年比尔盖茨所谓“微软离破产只有十八个月”的期限。虽然没真破产,但一切可以加上去的负面标签都可以加,比如大公司病啦,比如战略失焦啦,比如产品力欠奉啦,等等等等。 没想到,重金投资的OpenAI石破惊天地成了时代宠儿,微软瞬间咸鱼翻身,俨然成了一家风口浪尖的leader。当年的赢家无论是谷歌还是苹果,都成了它身后的追赶者。那一堆负面标签,这回全轮到这些赢家身上了。 不过,2014年纳德拉任CEO后,微软在云计算领域的表现着实是不错的。只不过一直没成为该赛道的老大,也就没有那份风光。 一个可能不大靠谱的判断是,如果没有云计算托着微软,它真有可能看不到AIGC的那一天。但也不得不承认,微软一只是金主爸爸式的投资人,二当年也未见得会料到ChatGPT会如此牛逼。 二 从微软这几十年的形象中可以看到,负面标签确实是一堆,但伤害有限。摇身一变又成了科技领袖,也未见得是改了那些毛病。 所以,负面舆论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什么呢?...

一则关于游戏行业的小消息

about 1 year ago

半年多前,我开始玩一款叫《dragon heir》(译名龙息神寂)的游戏,并成功将馒头大师拖入坑中——是的,他已经氪了不少,半年内天天都在玩。 这是一款赛季制(三个月一季)的游戏,在s1中,我其实玩得有点懵,但在s2中,我已经玩出了门道,标志就是大部分sr等级以及部分ssr等级的英雄我都能掌握其技能并判断其使用场景。 令人郁闷的事情发生了,这个游戏的开放商是朝夕光年下的某个游戏工作室。而一则关于游戏业的新闻相信很多人也看见了:字节准备从游戏赛道撤退。在s2后期,我已经明显感觉到了工作室的乏力,他们甚至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最后给点补偿草草了事。而s3迟迟不能放出,导致s2的最后一周我竟然无事可干。我和馒头不无遗憾地说:这个游戏怕是真要草台化了。 这两日,玩家社区中传出了这封开发者给部分核心玩家的信(如图)。大意就是他们要被某个知名的顶尖的全球性的游戏厂商(one of the global leading game companies)收购了。开发者表示信心十足,能给玩家们带来更好的体验了。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聊一聊我眼里的科技颠覆感

about 1 year ago

读前提示:有些地方我其实没想太清楚,但确实又有些表达欲望。权当抛砖引玉吧,欢迎留言讨论/指正,启发启发我。 一 所谓科技颠覆感,在我看来,就是得这项技术得对普通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而且必须是全方位7*24小时的。 在我有限的生命里,我认为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被后来的事实证明确实发生了颠覆,第二次还有待验证。 其实还有一次,但我当初没有以为意。 这就是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不过,我倒是记得,我曾经拿着一台谷歌的G1,对一个创业小伙伴(彼时我正在做一个小企业)说,这玩意儿上,应该有很多钱可赚。但我确实未曾意识到,智能手机的那种颠覆性。一个惯性思维就是这只是互联网的移动化嘛。 现在来看,并不是什么苹果的iPhone时刻,而是这个世界的iPhone时刻。 二 我大学里曾经考虑过留学的事宜,所以申请过美国的学校。 在那个时代,可没有互联网,更不知道还可以访问网站这种东西。通常的步骤是这样的:先发一封航空信给目标学校,索要学校介绍和报名表。大概要过个把月的时间,会收到对方的回信。有些学校的回信非常厚,介绍册子又精美又厚实。有些学校则比较简朴。然后填完报名表航空信寄出,再跑去银行去付那个报名费,然后再等待对方回信。 这样的操作,不是只针对一个学校。总有一个广撒网的过程。前前后后,反正要折腾近乎一个学期。而且因为后来放弃了留学,我整个过程并没有走完过。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一个外贸单位做设备进出口。与外商之间的往来,远程主要是打电话、发传真。如果涉及大量文书需要传递,那就只能航空信了。...

Vision Pro的两个难题

about 1 year ago

一 在1月24日一篇文章底下,有位读者如是留言: 信息世界的变化都依赖了硬件和网络能力的变革。 如果没有新的硬件变革,应该也没有什么纯内容服务平台的大机会了吧 我的回复是这样的: 这么多年的内容生态,内容本身变化很小的,基本还是图文音视频,这都是前互联网时代的东西。所以匹配很关键。倒是现在有可能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内容,极大提升体验感的东西。如果这个成立,可能会有大机会。但还是要再看看,比如苹果那个头盔。 我确实同意,硬件(包括网络能力)会推动信息世界的变化。无论是电脑还是互联网还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信息行业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这是事实。 但也应该注意到,这些年这些变化,对信息本身的变化却很小:我们依然在依靠文字、图片、视音频,和当年的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传播渠道,而不是内容生产。 人们做过努力,比如无人机新闻,比如机器生产文章。这是内容生产方式的改革,但讲到底,还是生成了一段文字,或者一张图片,或者一段视频。从受众角度而言的体验,并没有什么太大提升。 全息或者3D投影技术,是一种体验提升的内容,但目前看,离大规模普及化的应用还很远。 传播渠道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内容生产正处于发生变化的前夜(比如这两天大火的Sora文生视频),而用户体验,算是正在努力吧。 Apple...

众里寻他·亚历山大·阑珊处·百度 灯火何在

about 2 years ago

一 2017年,百度提出All in AI。 在当年的百度开发者大会时期,社交网络上刷屏了一个李彦宏坐着无人车上五环被开罚单的事。 到了2018年,李彦宏在开发者大会上,基于All in AI,提出当年是自动驾驶产品化元年。 也就是说,百度的All in AI的具体方向是:自动驾驶。 百度的自动驾驶,与通常所认为的自动驾驶不同。它的野望非常之大,不仅仅是车的自动驾驶,还有一整套的智慧交通战略。...

企业该怎么看待组织内发生的某类事件

about 2 years ago

某类事件指的是与性有关的事。 但我不愿意用桃色事件来称呼。因为本文主要想讨论的是职场中的性骚扰性侵事件,这类事用桃色二字,未免轻佻了。 一 先回忆一下当初某大厂的某月事件。 这件事其实到今天都有些扑朔迷离,有一些关键性的细节依然让人狐疑。 但我还是要说,公司面对女员工发声,是有问题的。就算后续似乎带有些反转味儿,依然不能卸掉公司一开始的草率之过。 女员工在群里给几个大领导说这事,后者“已读不回”,这个细节是实锤,没有任何反转之处。女员工说的是不是真的是一回事,领导们如何看待这个事是另外一回事。 该厂领导层对女员工发声的处理,导致后来引起了轩然大波——包括组织内部。 此事闹得动静如此之大,客观结果上也对企业有很大伤害,其实很多组织应该从中学到点什么才是。 二 蔚来女实习生于3月3日晚发帖控诉蔚来一事,这两天在简中网上,已闹得沸沸扬扬。 3月4日中午,蔚来出了回应公告。3月5日凌晨1点(也就是今天)女生再次发帖,再回过头来看蔚来的官方公告,颇有一些尴尬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