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manjusaka.blog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Manjusaka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22 followers
Last updated 13 days ago
13 days ago
Python 3.14 目前主要的一些主要的特性其实已经固定了,在我看来,Python 3.14 是一个未来很多年的一个核心版本。因为其确定了是时代的 Python调试生态的基准,这篇文章将会来聊聊这个 Python 世界中的史诗级改进正文在我们日常调试 Python 代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采样当前的 Python Runtime...
about 2 months ago
这篇文章鸽了很久,最终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写完,来介绍一下常见的一些负载均衡算法实现。本文的代码最终都会放在 load-balancer-algorithm1 这个 repo 中我从来没有觉得写博客快乐过正文先行准备既然是讲 LoadBalancer 中常用的一些负载均衡算法,我们先来对一些前置准备做一些讨论我们目前需要两个基础的数据结构代表着 Backend 节点的结构代表着请求上下文的结构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些基础代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import dataclasses@dataclasses.dataclassclass Node: host...
3 months ago
看了一下台配摇曳露营的 PV 放松,有些地方很想吐槽,写个短文聊一下正文先放出两版本对比下面是原版下面是台配现在我们来聊一聊我觉得这个配音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首先这是出自摇曳露营 S1E1 的最开始的部分。实际上是一个倒序的模式,将五人组的富士山露营在最开始进行展现,然后在季末进行收尾。这个做法的效果和意图都很明确,其核心在于让声优用声音将角色本身的性格立住在这里面我认为问题最大的两个人,大垣千明齐藤惠那其实犬山葵的问题也挺大的,但是出于方言角色确实不太好把握,这里就不多说了。这两个角色的其实问题都很一致,配音者对于角色的性格把握不准。大垣千明是一个很干脆利落的角色,在四人组中是一个类似数码宝贝中太一一样 Leader 的角色,喜欢开玩笑,有一点假小子的感觉。而齐藤惠那性格和大垣千明有一些类似,不过齐藤会有更多一些少女味,所以她也成为四人组与凛之间的融合剂。在原配中,大垣千明全程以很干脆利落的声线立住了人设。而齐藤惠那主要的两句台词“犬山同学,这样可以吗?”和“欸?真的吗?”声优很巧妙的换了不同的发声方式,让角色瞬间立体了起来。在台配中,两者的声质都显得非常黏,或者用更不客气的观感来说,五个人的声质完全很难立住人设,属于是教科书里应该出现的声音,而不是动画里应该出现的声音。而且台配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声优对于情绪的把握出现了问题,比如还是经典的齐藤惠那的“欸?真的吗?”(背景是犬山提醒烤棉花糖不要离火太近,否则会烤焦)这句台词,原配中是一个带着学到新东西的惊讶的语气,而在台配中却在声音中显出了一些焦急。我觉得这是合格的声优不应该出现的意料外的问题。另外一点其实???很多人忽略了,日语和中文的发音节奏和习惯是不一样的。在引入过程中,台词可能需要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比如在原配中,大垣千明的“欸!来芝麻凛的可可”(ほい しまりんココア一丁) ,这里 “一丁” 是日语中一个很口语的用法,声优选择在这里加了一个重音,来体现一个服务生的感觉,从而表现出大垣千明的古灵精怪。而在台配中,直接处理为“来,志摩凛的可可”,这里就没有很好的本土化。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选择更符合中文语境的 “来,志摩凛,你可可来咯!”这种口语化表达这点在曾经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的各种作品中体现的非常不错。我举个例子,在爱迪奥特曼第44话,激ファイト!...
4 months ago
这篇博客是我在刷题群内的 2025 年的第一次分享整理的演讲稿。主要是完整复盘了过去几年里我犯下的两个比较典型的低级错误。希望大家能看的开心正文首先来看一下我们抽象后的架构很平平常规的一个架构。而我犯的两次相对低级的错误分别是在数据的入口和数据落点上。OK 那么我们分别来看一下我犯下的错误首先要分享的是我搞出的一个核心数据库删除的事故。在介绍事故现场之前,我将先介绍下下当时我们整体资源管理的结构我们基于 Terraform 管理资源熟悉 Terraform 的同学都知道,Terraform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一个介质来存储当前 infra 的 state,这样能让后续的操作基于状态来实现...
4 months ago
每年都会选择一句话来总结自己这一年,前年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去年是 “Per aspera, Ad astra”。那么今年我选择是 “本当の僕らをありがとう”。这句出自 《Angel Beats!》的片尾曲《My Song》。含义为“向最真实的我们致谢”开篇今年其实某种意义上是去年的延续,去年年中的我尝试从18楼一跃而下。而双相以及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在职业上的焦虑让躯体化的症状持续到了今年。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年是混沌的一年。不过今年也是挺值得思考的一年,可能今年所积累的东西可能会在未来以某种特殊的形式回馈回来。生活双相的治疗进入了深水区,今年状态一直起伏不定,药物性肝损伤,双相波动带来的躯体化症状如影随行。今年虽然没有如同去年一样试图从18楼上来一次刺客信条。但是对我来说,艰险程度还超过去年。一如既往的噩梦,各种生活里的反复一如既往的围绕着我。在调整治疗方案后,虽然情绪有所改善,但是所带来的副作用又成为新的问题。不过日子还得过,生活也还得继续。爱和希望也还围绕着我。你们可能还记得去年家里新增了一只名为小熊的猫。出身流浪,最让人担心。今年病危三次,挺过来三次,指标在年底进入稳定状态。主治医生评价“这命真硬啊”。某种意义上小熊算是成今年家里生命力的模板。的今年对于我来说,另外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买了一直心心念的相机,Z8 + 尼康 2.8...
5 months ago
Apache OpenDAL v0.51.0 第一个 RC 版本发布了,这个大版本有些特殊,是我第三个负责 Release 的版本,也是第一个带有 Subtitle 的版本这个版本的副标题为 “本当の僕らをありがとう” ,意为...
5 months ago
最近给朋友介绍了一下我对于一些外部资料的吸收的经验。我想了想整理了下聊天记录,将我整个思路以博客的形式展现出来。希望能帮到看这篇博客的人。正文首先说明,我自己看过关于知识体系方法论的资料很少。本文描述的是我自己在这些年经过不断改良后觉得目前最适合我的一套方法,可能不适合所有人,仅供参考我自己的宗旨是 “有些时候我不一定需要成为知识的生产者,而是成为知识的搬运者”或者套用鸭子类型的一个描述就是“如果一个项目,你知道原理,理解细节,能完整的给别人分享其中的细节,那么这就是你做过的项目”成为一个合格的知识搬运者,那么意味着你需要擅长或者说能较好的吸收一些外部资料。我自己将原则归纳为两点摆正心态知识迁移这里我先要着重强调心态上的重要性,再开始去描述我们怎么样去做知识的迁移我自己对于心态是这样的观点:很多人对于去内化别人的资料有一种潜在的耻辱性心态,大家在面对一些资料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有“这不是我做的”,“我好菜啊”,“好难懂”心态,而不是抱着“原来我可以这么做”,“原来我之前这么做是对的”,这个心态将决定了你知识吸收的效率。在我们聊完心态的重要性后,我将以之前看到的一篇 Mooncake 分离式推理架构创新与实践 的文章为例子,大致的描述我怎么样将一篇资料消化的这篇文章比较清晰的介绍了 Mooncake 在一些场景下的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思路。我们现在来逐行拆分一些我消化过程中觉得关键的点在继续之前,我将这个过程总结为知识验证平行迁移知识增强新领域启发这四部曲,以及如果你在面对一些可能是你看来比较 naive 的资料,可能还会有一部分我称之为对抗性思路的过程,即你需要去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做的比他好?首先我们聊一下第一部分知识验证的过程比如以上文提到的资料中这样一段资料第一段除了性能挑战,我们还需要在大规模推理时采用一些自动运维手段,以减少人力投入,专注于解决更重要的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我们实现了推理实例的快速切换和快速拉齐方法。由于显卡是容易损坏的硬件,我们有硬件巡检手段,能够在机器出现问题时快速隔离,并在一定时间内如果无法恢复则人工介入。其次,在深夜时段,推理压力不大时,我们会释放一部分空闲资源来执行一些长时间或离线的任务,这些任务对延迟不敏感,可以异步进行。或者将这些机器用于一些轻量级的训练任务,以避免资???闲置。第二段首先,针对 Prefill Cache Miss...
7 months ago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I worked on a project to use...
7 months ago
国庆节搞了一个活,利用 wasmtime 来执行编译成 WASM/WASI 字节码的 CPython 虚拟机,并在宿主机一侧利用 Python 实现的 Host Function 来扩展它。再次声明一下,这个只是我个人想搞的活,没有再任何生产环境中得到验证,just...
8 months ago
Debug 日志系列第二篇,eCapture 的 GH-604, 一个和 Go, Glibc,静态编译相关的问题太长不看版:在 eCapture 中,由于在静态链接时 glibc 版本的差异,导致在 Ubuntu...
9 months ago
The choice between Gevent and asyncio has always been a classic question...
9 months ago
Gevent 还是 asyncio 这一直是个经典的问题,在这里我们直接用数据来帮助大家做一下决策开篇Lin Wei 老师珠玉在前给出了 asyncio 和 Gevnet 的极限性能。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 async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