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ghost.mout.me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MouT.me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32 followers
Last updated almost 4 years ago
almost 5 years ago
前几天终于抽出时间通关了这款在 PS2 发售在 PS3 高清重制在 PS4 彻底重制的经典游戏。《汪达与巨像》真的是一款好游戏。上田文人对情感的拿捏实在是非常细腻。每次面对巨像时,远远观察着几层楼一样的巨像时的震撼;每次和巨像战斗时,找不到弱点无从下手的窘迫;每次找对巨像弱点时,终于有机会一鼓作气干掉 BOSS 的激昂。这些情感随着十六个巨像的战斗过程越来越强烈,却又在每次突然归为寂静无声的、沉重的最后一击的对比下,显得特别空虚。每次打完 BOSS ,我都会呆住好久,有点茫然、自我怀疑,甚至是强烈的孤独感。这是一个杀掉 BOSS...
over 5 years ago
作为一个从不追热点的博客(其实是追不上),我终于在微信群接龙功能上线一个多月后,开始写这篇博客了。起因是10月17日的时候,各个微信群突然发现微信版本更新时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入口——接龙表格。广泛讨论的原因比较神奇的是,相较于近期微信上线的其他小功能,比如“语音上划转文字”,接龙功能引起了很大范围的讨论和传播。这里简单分析一下接龙功能受到广泛讨论的原因。1. 触发方式比较特殊这次的接龙功能,实际上入口是隐藏的。它没有像其他的功能一样放在 [+] 里,而是在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时自动浮入的。用户使用时,会有一种“发现彩蛋”的感觉。2. 常见场景本身具有争议性接龙这种大面积刷屏的消息形式,恐怕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比较反感的、避之不及的。而且实际上大部分接触过“群接龙”这种形式的人,第一时间能够想起的场景都是微商或社群的报名接龙。鉴于微商、私域流量的这个应???场景本身,就是个很具有话题性(或是说槽点)的内容。“微信为微商量身打造的功能”,这件事很容易就成为了一个吸引眼球的段子流传开来。3. 褒贬不一抛开原本的常见使用场景来说,大家对于接龙应该如何使用其实也有很多不一致的想法。很多人在尝试找出更多接龙适用的场景,比如我分别在不同的群里看到了活动报名接龙、成语接龙、独立博客接龙。但实际试用下来,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这种形式与刷屏无异,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群聊节奏。我的思考围观了大部分人的讨论后,我发现话题基本是围绕在**谁会用**、**怎么用**、**好不好用**几个方面。但仔细思考下来,我倒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觉得值得记录下来。这个功能实现得怎么样?具体的功能之前的介绍和讨论已经足够多了,这里不再费口舌。以往的接龙,操作方式是接龙发起人自行编辑好“接龙模板”,参与人需要手动复制并填写后重新发回到群内。鉴于微信内换行和多行文本编辑的蛋疼程度,微信群接龙功能单纯在编辑效率层面上的确是有了质的提升。但这个接龙功能的定位实质还是编辑器,编辑后返回的和发送的依然是文本。接龙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表示,接龙如何简化了编辑、如何方便了统计等。但我觉得这些地方并不是接龙的核心。实际之前也有很多活动报名工具,可以更美观地展示活动内容,更高效地获取到参与人的信息,并进行汇总统计,更别说还有核销、转化率分析等全流程服务。但微商群还是更喜欢接龙这种最原始简陋的方式。具体分析原因来说,除了因为这种单纯的文本形式门槛更低、更易于理解,其实接龙这种形式,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进行**持续的曝光**。任何单一入口的报名工具,都避免不了会被淹没在大量的群聊消息中。在 QQ 、微信中,管理员会选择在“群公告”固定展示;但依然需要依靠人为定时喊话提醒查看。在 Telegram 、Slack 中,管理员会置顶,或单独开设一个不可发言的“公告群”,专门向成员发送通知;但很容易被忽略掉。因此,接龙这种多一人参与就会多一次传播的形式,能够以超低的成本高频触达核心用户,是绝佳的天然裂变工具。(当然前提用户是不被骚扰到逃跑……)微信思路的转变?最出乎我意料的一点是,这次接龙入口和交互的理念与以往大不相同。按照微信一贯的思路,这个接龙属于每个人即用即走的功能,如果不作为刚需放在 [+]...
over 5 years ago
黑白三角创意笔记法来自于日本畅销书籍《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该方法又称为纸片拼贴法,因为它可以借用摆在桌子上的几张纸片+文字,随意组合来实现创新。使用此方法的原因?狭义的创意,依赖灵感的闪现,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系统性创意,明确的方法和理论一般包含两类: 1) 对灵感的归纳:找出灵感的共性并抽象出概念,对概念的应用可以让灵感更容易闪现; 2) 结构化思维:先为灵感限制(明确的)方向,再混合这些灵感达到创新的目的。 黑白三角笔记法属于结构化思维的思考方法。使用此方法的场景?广告创意,头脑风暴,游戏灵感,产品细节,营销活动白色三角:发现创意用途快速、稳定地想出好点子。模板步骤确定主题(解决的问题)。在左边的三角形中,写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在右边的三角形中,写出目标客户群喜欢的东西【请务必忘记左侧的内容】。将两侧词语组合,创造有趣的词语。示例1(不是太好)主题:面向独立开发者的产品笔记左侧:编程,设计,交互,需求,文档,用研,竞品,原型,运营右侧:变现,社区,设施,创业,知识管理,共享,沟通,流量,外包组合:编程知识的知识管理设计师托管作品的网络服务设计师作品变现社区线上共同进行竞品分析的社区竞品分析的变现社区产品原型的实时在线沟通示例2 主题:面向女性用户的记账软件左侧:消费,支出,统计,图表,信用卡,理财,商家,社区,工资右侧:化妆品,抖音,猫,奶茶,比价,拍照,明星,手账,聊天组合:使用猫 or 猫爪元素的统计图表化妆品消费在工资收入中的占比化妆品消费超过了同地区xx%人群月度奶茶消费趋势手账风格的每周、每月消费汇总微信聊天记账拍照识别化妆品记账分享化妆品/其他商品到手价到社区比价黑色三角:发现隐性需求用途也称为共鸣三角形,透过三角形两侧,找出介于发送者(产品生产者)与接受者(产品消费者)两者之间的共鸣,这些共鸣就是潜在需求的种子。黑色三角,指有些阴暗面、负面情绪、不满的三角。模板步骤确定主题(解决的问题)。在左边的三角形中,写出发送者(产品生产者)想要传达的内容。在右边的三角形中,写出接受者(产品消费者)的阴暗面想法、负面情绪、不满、困扰【越多越好】。寻找两侧的交集。示例 主题:男人的袜子左侧:结实,防滑,纯棉,透气,防臭,环保,弹力,柔软,排汗右侧:破洞,运费贵,脱线,掉色,薄,起球,忘记买,售后差,假冒组合:(实际上后三个在左侧没有出现,不应该放入组合内?)大拇指加厚解决破洞作为卖点不起球作为重点卖点不掉色工艺作为卖点会员订阅制(按月寄送)解决运费贵、忘记买、选择困难、售后差问题Reference黑白三角创意笔记法1小时想出100个点子的未来笔记术帮你一小时想到100个创意点子的白三角笔记方法奇异的拆分和组合《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
over 6 years ago
奶奶去世了。1月3日上午接到了电话,匆匆忙忙买了4点的机票赶回家里。说起来,本来元旦的时候,姥姥去世三周年,我想回家看看姥姥,同时见见可以爷爷奶奶。但出乎意料的是小姨和舅舅都说不回去了,又临近过年,最后就放弃了回家的计划。边收拾行李边和女票和公司说要马上回家的事情,眼睛里不免有点湿润。但很感觉对不起奶奶的是,我没有那种如遭雷击的特别悲痛的心情。我的性格的确是这样,在我仅仅二十几年的不成熟观念里,死亡和离别并不是一件特别严重的事情。我也许是有一种“人固有一死”的情节,在亲人还在的时光里不要留下遗憾,离别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甚至我曾经觉得就算自己不久就会死去,自己也能坦然面对。所以,每次自己或亲人离家远行,或是亲属过世,我都没办法像很多人那样痛哭流涕。大概在别人看来,我会缺了些人情味、待人很冷漠吧。也不知自己在这个问题上能不能有所改善,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了。说实话,这两年关于奶奶的记忆有点少。在外地工作后,一年只有过年回家的几天能见寥寥数面。比较深刻的记忆还都是上学时候的事情。姑且在这里记录一些零散的记忆吧。生病奶奶的腰椎有问题,年纪大了之后腰就变得越来越弯,有两节脊椎已经疏松塌陷,后来已经几乎是探着半个身子在走路,直到前些年做手术注射???支撑物才勉强不再加重。腰椎的问题让奶奶生活很不方便,坐立都很难借力,走路要几乎90度驼着背,上下车的时候也多有不便。奶奶是个文人,对于自己这番模样是有些难为情的,所以刚弯了腰的那段日子几乎不愿出门;后来稍稍接受了一点,家人又给她备了个小推车,让她可以用弯腰推着车的姿势走路,同时身体多了个支撑,多少也能减轻些行走时的压力。奶奶这才愿意在劝说下出门散散步。然而近半年,奶奶不知怎么,突然身体变得更差了,而且对谁都很大脾气。换谁去照顾都会一通抱怨甚至怒言相向。两位姑姑和爸爸几次都被气得流泪想出走。我过完年后便没有回过家,具体情况也无从得知,但也是忧心得很。我一度想回去劝劝奶奶,以我对别人心思的敏锐度和奶奶对我的喜爱,应该能比他们更能把握到关键。这次突然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着实很难相信。这半年奶奶身体诚然不佳,但精神上倒一直称得上矍铄,不见萎靡之色。这段时间爸爸和两个姑姑轮流照顾着,奶奶还会和他们开玩笑,还能和爸爸猜成语。去世那天早上,爸爸在奶奶家值夜完,照例和奶奶猜词。 “男大?”“当婚!” “女大?” “当嫁!”奶奶的回答还挺中气十足。爸爸放心地把奶奶交给小姑,出门上班了。谁想到爸爸刚上班没多久,就接到了小姑的电话……越来越少的电话说到电话,这几个月给奶奶家打电话也非常少。最早出来工作那段时间,每周都会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后来变成了每周奶奶会给我打来电话;后来爷爷健忘了,打电话时候能感受到爷爷怕自己重复问我话被我发现他健忘的事,总是说几句就忙着把电话推给奶奶;再后来尤其是奶奶生病严重后,就很少打电话了。每次打电话,也是刚聊几句,奶奶就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匆匆忙忙把电话挂掉了。最后一次通话,是奶奶生日那天。每次爷爷奶奶过生日,全家人都会一起去外面吃饭。我们几个小辈若是不在,就商量好在吃饭的途中打个电话祝福一下。这次奶奶生日,似乎只有我一人未到。打电话时候,奶奶一反往日的含蓄和内敛,对电话大声地说:“就差你啦!我想你啦!快回来吧!”每念及此,甚是遗憾。未解之谜说起来,我的个性实在是有够懒,对家人的好奇心或者八卦心不足,导致至今对很多家人的事情都不甚清楚。比如妈妈这边在广东、香港、马拉西亚到底有多少亲戚;比如姥姥姥爷是怎么重组的家庭;比如我的籍贯为什么会在开封;比如奶奶为什么叫爷爷时用的是另一个名字;比如奶奶的眼睛为什么有一只是假的。关于奶奶的假眼睛,我小时竟一直没能发现。直到某年小学还是初中,我才在奶奶午睡时发现,奶奶的一只眼睛是不会闭上的。回家悄悄问了妈妈,才知道奶奶的那只眼睛原来是假的。据说奶奶以前的家庭也是个大家族,奶奶在家是不用太多做事的。那这只眼睛,是在什么时候、在怎样的情况下换用了假的呢?说起奶奶的家族,我也是很少了解。说是以前住过石家庄还是平顶山,姨奶奶那边现居洛阳,好像爸爸他们小时候又是从四川过来的?建国前过来的这一辈人,实在是有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啊。语文奶奶是一名语文老师。我从小到大都特别喜欢语文,和奶奶的培养脱不开关???。奶奶退休后,对我语文素养的培养仍然非常重视。几个孩子里,姐姐玩心较大,两个弟弟粗枝大叶,只有我心思细腻,对语文兴趣最是浓厚。于是爷爷奶奶从小就教我诗词、对联,讲解平仄、韵律的基础知识;带我阅读优秀的散文;不厌其烦地分析各类文章的手法和寓意;遇到报刊连载的优秀文集,也都会专门裁剪归类,留与我阅读。我从小作文里的素材和事例,十之八九都是从奶奶的推荐中得来。说起来也是很奇妙,我在高中以前,遇到的语文老师全都和家里人认识,每个语文老师都把我当重点关注对象来看待,真是想学不好都不行。小学的时候,在我们家属院的子弟学校上学,当时奶奶也在这里任教,放学后常去奶奶办公室玩,学校的老师都挺喜欢我。三年级转学,再遇到的语文老师和爸爸的朋友相熟,有特别吩咐过对我多多关照。初中开学,第一天语文老师就笑吟吟地问我:“你还记得我不?”原来也是以前奶奶的同事,小学时候就经常见我。到了高中,我遇到了足以让我崇敬一辈子的屈海生老师,更是把“语文”植入了我的生命。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如果不是奶奶,我可能没有机会在“语文”上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机会接受这么多迥异的思想,没有机会练成如今还算足以自傲的“淡泊”心境吧。这些年来每次逢年过节,都会有奶奶的学生登门拜访,祝福道谢。我却从来没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向奶奶说过一句谢谢。奶奶,聂老师,您一路走好。未完待续。
almost 8 years ago
自从博客切换到 Ghost ,就没了自带的评论系统,所以之前使用了 多说 作为评论服务。 如今,多说宣布在2017年6月1日停止服务,目前已经到最后一天,看起来也没有挽回的可能了。 还是切换到其他第三方评论服务吧。 第三方评论服务选型 大概找了一下市面上比较多人在用的第三方评论服务,大概如下—— Disqus 好,业界老大,可惜被墙了。 搜狐畅言...
about 9 years ago
前言 以前用 Wordpress 的时候,对 Ghost 默认主题 Casper 喜欢得不得了,以至于自己还移植了半个(因为弃坑了……)到 Wordpress 上。 现在真的跑来用 Ghost...
about 9 years ago
愚人节这天,我预订的 9.7 英寸的 iPad Pro 终于到货了。 之前一直没给自己买平板,因为觉得自己没有需求。大部分平板能做的事情,我用手机一样能做;手机做不到的,可能我会更倾向于用电脑完成。所以,平板的定位对我来说是挺尴尬的…… 但是这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早上起来回顾了一下发布会,脑袋一热,然后开放预订第一天就跑去定了一台…… 我能想到自己主要的应用场景会有三个: 看书,手机上看PDF等电子书的时候,放大缩小特别累; 笔记,出差或参加活动时候,能够足够方便、迅速地拿出来做笔记; 输入,在电脑不方便的时候,代替手机作为更高效的输入设备,用来记录想法;...
about 9 years ago
买了三个苹果。 Σ( ̄。 ̄ノ)ノ 吃的时候发现变成了四个。 ∑(゚Д゚) 吃完发现旁边又多出来三个。 Σ(゚д゚lll) 意识模糊的时候还真是容易犯傻 = =||
about 9 years ago
春节回家,和骞说起很久没见高中的屈海生老师,于是商量着一起去拜访一下。 发了消息。 第二天,得到了四个字的回复—— 见字如面。 虽然被拒绝了拜访的请求,但我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可以预料到的结果。 Q-Sir 为人寡淡,不喜攀缘,在春节这种忙碌日子里的无端拜访,本就与双方性情不符。 毕业后虽然一直没能再见,但逢年过节我都会单独发送短信;每年生日,也都能收到 Q-Sir 的祝福。 这些年接触了这么多人,但是一直以来对...
about 9 years ago
标题不是某强烈的语气助词。 双肩包一直是个很困扰我的课题,淘宝上绝大多数非俗即丑或调性与我不符, Cote&Ciel 逼格够高但舍不得下手, Incase 之前的几款终究少了点灵气。 直到去年去上海之前,急需一个出行用包。于是在数字尾巴上找到了祖与占。最终,上海之行买了祖与占的一款容量比较大的包。 不过那背包太大,远行时候表现优异,日常实在太二……恰逢最近现役的破背包肩带破了,就又搬出这个老课题来。 这次在一加的双肩包和这款之间犹犹豫豫了好久,终于还是买了这个。一加那款,终究还是IT气息太重。 祖与占 单车 双肩包...
about 9 years ago
过年从家里回来前立了个 Flag ……于是回来的高铁上不小心把耳机掉了…… 耳机倒是很便宜,当年164买的,店家还送了我个彩票,彩票竟然中了100块钱……所以相当于64买的…… 但是!这就是K314P,几乎公认的女毒神器= =! 其实吧……这耳机……咋说呢…… 外观不漂亮;不过好在还算简洁,不像很多耳机那么浮夸。 声场很菜很菜,定位精准度很低;但解析力还可以。 高频还行,低频是个大弱点;但是中频特别突出,听女声和小提琴超赞!(而且正好我不喜欢低频突出的……) 佩戴舒适,线材柔软,有个音量调节滑块,打扫卫生、洗衣服或者其他手机不方便拿出来的时候超方便!(甚至睡觉时候带都不会觉得难受……) 平头塞。(我不太喜欢入耳式的。)...
about 9 years ago
引力波的成功探测,实在让我这种宇宙学和物理学爱好者(伪)有种直想飙泪的感动。 结果这几天,又一件和引力波相关的事在朋友圈里刷屏了。 先是看到有一位好友转发,标题大概是“他五年前就提出了引力波”什么什么的。 我当然是嗤之以鼻了,引力波本来就是人家老爱整整一百年前提出的预测了,这次是终于能够证明,老爱果然没错。这种标题,无非哗众取宠,内容我都不想看。我想现在信息这么发达,这消息传不了多久就会不攻自破的。 结果当越来越多的转发出现的时候,我发现事情不对了。 视频链接: 工人5年前节目中首提引力波 遭方舟子等人嘲讽 简单概括一下视频内容: 五年前《非你莫属》节目中的下岗工人提到涉及引力波的物理理论却遭到嘉宾嘲讽 事情火爆之后,网上出现了极端的**『站队』**情况。大概可分为以下两队—— 支持老郭,支持民科精神,方舟子等人需要给老郭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