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pansci.asia

PanSci 泛科學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PanSci 泛科學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247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about 15 hours ago

讓音樂成為啟動語言能力的魔法棒

about 16 hours ago

文/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林品含 助理研究員 當我們談到學音樂的好處時,大多數人會想到提升專注力、培養藝術素養或促進大腦發展。事實上,音樂、語言與情緒在大腦中共用許多腦區,從聲音辨識、節奏感掌握到情感解讀,這些能力彼此交織,共同影響孩子的表現。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於孩子的聲音接收能力和語言認知發展,音樂訓練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進而促進孩子們理解語言的能力。 音樂和語言感知在大腦的處理機制 音樂不是由大腦的單一區域處理的,而是需要多個區域協同合作。當聲音從耳朵進入大腦,聽覺皮質會處理音樂的基本訊息,包括音高、音量和音色,而小腦與基底核協助處理節奏,額葉則負責音樂中的訊息(如聲音與聲音之間的序列關係)。同時,大腦邊緣系統的杏仁核和海馬體則處理音樂引發的情緒(Braun Janzen et al, 2019)。 語言和音樂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都是元素(如詞彙和音符)有規則性的組合、呈現的方式也都具有一定的序列結構,並且都利用音高與節奏的變化來表達情緒。大腦中處理這些音樂訊息的區域,也恰好和處理語言的腦區高度重疊!大腦中有許多區域同時負責音樂和語言的傳導與處理,例如額葉的布洛卡語言區,也會處理一段音樂所包含的結構(Patel, 2012)。這些生理上特徵,在在顯示著音樂訓練有助於語言發展的可能性。...

ECU: 汽車大腦的演化與挑戰

1 day ag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 威力暘電子 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想像一下,當你每天啟動汽車時,啟動的不再只是一台車,而是一百台電腦同步運作。但如果這些「電腦」突然集體當機,後果會有多嚴重?方向盤可能瞬間失靈,安全氣囊無法啟動,整台車就像失控的高科技廢鐵。這樣的「系統崩潰」風險並非誇張劇情,而是真實存在於你我日常的駕駛過程中。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汽車電子系統「逆天改運」的科學奧秘。究竟,汽車的「大腦」—電子控制單元(ECU),是如何從單一功能,暴增至上百個獨立系統?而全球頂尖的工程師們,又為何正傾盡全力,試圖將這些複雜的系統「砍掉重練」、整合優化? 第一顆「汽車大腦」的誕生 時間回到 1980 年代,當時的汽車工程師們面臨一項重要任務:如何把汽油引擎的每一滴燃油都壓榨出最大動力?「省油即省錢」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他們發現,關鍵其實潛藏在一個微小到幾乎難以察覺的瞬間:火星塞的點火時機,也就是「點火正時」。 如果能把點火的精準度控制在「兩毫秒」以內,這大約是你眨眼時間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引擎效率就能提升整整一成!這不僅意味著車子開起來更順暢,還能直接省下一成的油耗。那麼,要如何跨過這道門檻?答案就是:「電腦」的加入!-----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程師們引入了「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顆專注於特定任務的迷你電腦晶片。它能即時讀取引擎轉速、進氣壓力、油門深度、甚至異常爆震等各種感測器的訊號。透過內建的演算法,在千分之一秒、甚至微秒等級的時間內,精準計算出最佳的點火角度,並立刻執行。 從此,引擎的性能表現大躍進,油耗也更漂亮。這正是汽車電子控制單元(ECU)的始祖—專門負責點火的「引擎控制單元」(Engine...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新希望,SMA 背針治療助力重啟生活

2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奈米定位是種超能力—abberior 共同創辦人班傑明.哈克

4 days ago

FOM 2025系列報導 頂尖技術雲集的 FOM 2025 會場,層光顯微術、雙光子顯微術等精密成像方法分庭抗禮。但其中一種技術卻堪稱能夠提供最高的空間、時間解析度(spatial temporal resolution):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赫爾(Stefan Hell)研發的 MINFLUX。 三合一平台,提供更多選擇 由赫爾指導博士班研究、一同創立...

別讓 X-ray 檢測成為元件早衰的隱形殺手!寄生輻射風險一次破解

5 days ag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精確找出 IC 內部缺陷,非破壞性的 3D X-ray 驗證已成為半導體業界的關鍵手段。然而,經過高劑量輻射處理的 IC,在後續可靠度測試中卻可能提前失???!隨著半導體逐漸應用於 AI、車用、航太與醫療設備等需要超高可靠度的領域,如何有效量測並控制這些寄生輻射對 IC 的影響,已是工程師不得不面對的重大挑戰。 本文轉載自宜特小學堂〈別讓...

【成語科學】老馬識途:馬的記憶力好嗎?

6 days ago

一段來自春秋戰國的故事 介紹這個成語,先要簡單談談周朝的歷史。 周武王建立的周朝,傳到周幽王,已是第 12 代。周幽王寵愛褒姒,做了不少糊塗事,弄得國家亡了,自己被殺。繼位的周平王,把國都從鎬京(今西安)遷到雒邑(今洛陽),史稱東周。遷都以前,史稱西周。 東周分為兩個階段,前期稱為「春秋」,後期稱為「戰國」。春秋時,周王仍有天下共主的名義,但已不能號令各諸侯國,於是北方邊疆民族開始騷擾中原。齊桓公在大政治家管仲的輔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尊崇周王,排除夷狄)的口號,藉以號令其他諸侯國,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齊桓公之後,還有四位霸主,史稱春秋五霸。 成語「老馬識途」,出自於齊桓公與管仲的故事。圖 / wikimedia 齊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不只是個口號,還付諸行動。西元前 663 年,北方的孤竹國入侵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援,齊桓公親自率軍出征。去的時候是春季,打敗孤竹國時已是冬季,從春暖花開到地上積雪,由於景物變化太大,以致找不到去時的道路。-----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節痛竟害肺硬化?類風濕患者最怕忽略的隱形殺手

7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圖...

腫瘤縮小不再遙不可及,免疫+標靶雙效發威

9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圖...

跨越百年障礙 擴張蠅腦的魔術

11 days ago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圖 / 顯微觀點 平價嶄新技術 擴張毫微蠅腦 2023 Taiwan顯微攝影競賽銀獎 Wiring the Brain,題材為果蠅大腦的多巴胺???經網路。蠅腦中比頭髮纖細數千倍的神經纖維與突觸,放大印刷到超過人腦直徑,依然清晰可數。 由於果蠅具有與人類高同源性的基因,也能表現複雜的行為(求偶、覓食、打鬥等),精密解析其腦部構造與整體運作方式,是科學家探索人心智奧秘的重要里程。果蠅的大腦尺寸約為...

【成語科學】「權衡輕重」:原來與桿秤有關?從市場到公園都能看到的科學

13 days ago

現今攤販賣東西,大多使用彈簧秤或電子秤。彈簧秤有個托盤,將要秤的東西放在托盤上,儀表就可顯示出所秤東西有多少斤,或多少公克;電子秤就更方便了,只要鍵入每斤的價格,連所秤東西的錢數都能顯示出來。 章老師年輕時,攤販們普遍使用桿秤。一根桿秤,由秤桿、秤錘(砣)、秤紐、秤鉤等部件構成。秤桿是根細長的木桿,上頭有刻度,稱為秤星。稱東西時,在秤鉤上掛上物品,在另一端掛上秤錘,提起作為支點的秤紐,前後移動秤錘在秤桿上的位置,直到秤桿平衡,這時讀取秤錘所在位置上的秤星,就知道是幾斤幾兩了。 台北大稻埕的大華行鴨母秤,也屬於桿秤的一種。圖 / wikimedia 章老師為什麼要不厭其煩地介紹現已少見的桿秤?原來古時將秤錘稱作「權」,將秤桿稱作「衡」。秤東西時,將秤錘(權)在秤桿(衡)上前後移動,藉以得知重量,這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作,就衍變為成語「權衡輕重」。 因此,權衡輕重,是指秤量物品的輕或重,比喻估量事物的輕重緩急,或利害得失。談到這裡,該造兩個句了。看了造句,小朋友就知道怎麼使用這個成語。-----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凡事先要權衡輕重,然後付諸行動,這樣才不會後悔。 這件事關係重大,必須詳加權衡輕重,才能做出決定。 那麼桿秤可有什麼科學意義?當然有了。槓桿有三類,桿秤屬於第一類槓桿,即施力點、抗力點在支點的兩邊。就桿秤來說,秤紐就是支點,施力點就是秤鉤上掛的東西,抗力點就是秤錘,移動秤錘,就可使秤桿取得平衡。 小朋友玩的翹翹板,也屬於第一類槓桿。想想看,當兩邊人數不一樣時,或一個胖子一個瘦子時,要怎樣才能使翹翹板平衡呢? 公園常見的翹翹板,也屬於第一類槓桿。圖...

LDL-C 正常仍中風?揭開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 L5

14 days ago

本文與 美商德州博藝社科技 HEART 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提到台灣令人焦慮的交通,多數人會想到都市裡的壅塞車潮,但真正致命的「塞車」,其實正悄悄發生在我們體內的動脈之中。 這場無聲的危機,主角是被稱為「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 LDL )。它原本是血液中運送膽固醇的貨車角色,但當 LDL 顆粒數量失控,卻會開始在血管壁上「違規堆積」,讓「生命幹道」的血管日益狹窄,進而引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等嚴重後果。科學家們還發現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即使...

為什麼沒症狀也要做胃鏡?醫師揭胃癌早期的沉默風險

14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晚期胃癌治療新曙光,免疫合併療法讓存活率增加,專科醫師圖文解說》,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