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pansci.asia

PanSci 泛科學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PanSci 泛科學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254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about 20 hours ago

潛力股在這!?他們用『科學+設計的實踐方法論』讓點子不再只是 PPT!

about 20 hours ago

在這個人人都能喊出「AI創新」的時代,最稀缺的其實不是想法,而是讓想法通過科學驗證的能力。由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主辦的 Next Star Demo Day,聚集北北基桃各校青年團隊,用數據、模型與材料實驗,測試那些「如果這樣做,世界能不能更好?」的假設。他們的共同語言,不是商業口號,而是科學方法。 從靈感到實驗:創業的第一步,是找到可被驗證的假說 「新北市青年局一直在支持青年創業,但大家在真正開始『開公司創業』之前都在哪裡、做什麼?我們發現在大專院校裡願意試驗、求證的學生,可能就是我們在找的下一代創業者。」新北市青年局局長邱兆梅說。她觀察到,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以創業為終點,而是以「實驗」為起點。他們將 AI、材料科學與人因工程視為工具,從生活問題出發,設計出能被測試、能被修正的模型。這樣的態度,其實與科學研究相似——先提出假設,再以資料驗證真實。 「新創潛力獎」得獎團隊,「智載穿梭」。 / 圖片來源:日日寫真 賴永祥攝。...

久坐髖部痛?12個動作教你坐著、躺著都能練

5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減少髖部疼痛,增加髖部活動度,坐姿、站姿、躺著也能練(示範影片+圖解)》,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我們常說現代人面臨的身體困境中,最常是因為「久坐」???引起的。因此,髖部疼痛、髖部緊繃就成了許多人的日常。...

AI × 綠能:下一波新創浪潮,從新北起跑

6 days ag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言 「2025 VentureStar新北新創之星挑戰賽」以競賽結合輔導,扶植並激發青年的創業能量,為期半年的賽事歷程,決賽獲勝的3組團隊獲得為期三個月的「創投陪跑」機會。創投導師變身為「指導教練」,給予公司發展、商業模式和募資規劃等具體建議,幫助團隊接軌市場,把夢想變現。 延續首屆「新北新創之星」競賽,今年邁入第二屆,新北市青年局局長邱兆梅表示,雖然活動以「競賽」為名,但過程反而更像是為新創團隊串接資源,成為創業加速的起點。有鑑於全球數位轉型與氣候變遷趨勢,2025新北新創之星聚焦AI與綠能,鼓勵青年創業者以新北為基地,有了政府資源的挹注,無後顧之憂開發新技術、推動產業升級,並建構台灣新創生態系。 「台灣有很好的科技人才,我們觀察到許多技術創業者都先累積了一些工作經驗、在市場上看見某些未解的問題,於是在30多、40歲選擇創業,自己打造一個創新產品或服務來解決他看見的問題。」邱兆梅說,科技創業必須從初期就思考規模化,必須透過持續與產業鏈合作來驗證產品、更新技術,擴展影響力,而規模化的關鍵就是「投資」。因此,去年起,新北市政府青年局與創投公會合作舉辦「新北新創之星挑戰賽」,實際練兵把募資流程搬上舞台。-----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侯友宜市長與三組獲勝團隊合影。(左起:第二名「應援科技」、第一名「歐姆佳科技」、第三名「恰口科研」) 「這個計畫正是我們推動加速新創落地、獲得資金的重要方式。」邱兆梅指出,有別於傳統競賽的形式,挑戰賽模擬真實創投情境的設計,讓新創團隊真正接觸到創投與市場的需求。除了獎金之外,另邀請頂尖創投專家,進行一對一實體輔導,可針對痛點、盲點即時回饋,解決創業難題。創投陪跑機制可協助團隊在實戰中學習與提升,而且競賽全程陪跑,一路手把手的陪伴,協助團隊更快「接地氣」進入市場。 新北新創之星的比賽原型借鏡新加坡,有效連結相關資源,對新創產業發展帶來極大助益,未來將一步步升級為具國際影響力的平台。邱兆梅說,從首屆賽事到今年第二屆,建置新創生態系,進而啟動創業再到陪伴團隊成長,過程真的非常難得。今年以最火紅的「AI人工智慧」與「綠能永續」兩大概念為主題,號召全台具潛力的新創團隊參賽,共吸引全台72組新創團隊參賽。經過層層考驗,「歐姆佳科技」獲得評審青睞奪得冠軍! 第一名「歐姆佳科技」 第一名「歐姆佳科技」 聚焦於半導體與通訊???域的量測、校正與測試服務,其「陣列快速校正演算法」核心技術可大幅縮短測試時間,從過去的數小時壓縮至數分鐘。這項技術的關鍵在於利用AI演算法自動比對多組感測數據並預測誤差分佈,再透過機器學習修正量測模型,讓設備能自行完成高精度校正。這樣的自動化流程,不僅能節省人力與能源,也呼應「綠色製造」的趨勢──以智慧化取代耗能式的反覆測試,讓產線更有效率、更環保。歐姆佳科技以實驗室研發出身,展現了AI在硬體產業鏈的實際應用:AI不僅生成內容,也能優化製造。-----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腹瀉不一定是腸胃炎!解析大腸直腸癌早期症狀與治療重點

7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晚期大腸直腸癌基因檢測很關鍵,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提升手術切除率》,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彭上軒醫師接受我們的訪談。...

葉綠素、花青素與離層素,「一葉知秋」的化學故事

9 days ago

在亞熱帶的台灣,除了楝樹、欒樹、鳳凰木、小葉欖仁等十幾種樹冬季會落葉,一般闊葉樹都是四季常青。在溫帶地區就不一樣了,除了針葉樹,一般闊葉樹到了秋季都會落葉,因而引伸出成語「一葉知秋」,意思是看到一片葉子掉落,就知道秋天到了。 成語「一葉知秋」,也作「落葉知秋」,典出《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率領門客編寫的。全書共21篇,第16篇「說山」提到:「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看見一片葉子落下,推知一年快到了盡頭。) 圖/AI 生成 「落葉知秋」,比喻由細微的徵兆,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讓我試著造兩個句吧。 這是件小事,卻能一葉知秋,反映出值得重視的問題。 智者對於世事的觀察體認,往往一葉知秋,見微知著。 落葉是怎麼誕生的? 造完了句,要談談這個成語的科學意涵了。在溫帶地區,一旦進入秋季,日照變短,氣溫開始下降。接著進入冬季,就會下霜、下雪,樹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因此秋末時,葉柄和樹枝之間的細胞會產生離層素,使細胞壁變厚,進而產生「離層」,樹葉就脫落了。-----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樹葉未脫落前,葉綠素分解,原本隱而不顯的葉黃素、胡蘿蔔素和花青素就透露出顏色。尤其是花青素,隨著酸鹼值變色,是植物顏色的主要來源,紅葉就是這樣造成的。高山植物花青素較多,到了秋季,自然格外爛漫了。 秋季的大自然變化,成為許多文人墨客的創作泉源。如杜甫的〈秋興八首〉,歐陽修的〈秋聲賦〉等等。這些詩文對小朋友來說,或許深了些,等小朋友長大了再找來讀讀吧。 已故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先生,晚年曾在一篇散文裡寫道:「台灣的樹,雖在深秋,也從不凋盡,……今天的風,算是溫和的,可那落葉,並不直接落下,東邊一盪,微微的翹起,一個轉折,一個俯仰,西邊的一晃,再一個轉折,一個俯仰,又盪回來。……一陣風過,它又飄起,迴旋轉折一番,對生命,它是多麼留戀,但是,時辰到了,它還是得走,終於落入塵土,這次它不再起來了。」...

Catch Me If You Can?「融合蛋白」如何全方位圍剿狡猾癌細胞

11 days ag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與 TRPMA 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我們知道癌症是台灣人健康的頭號公敵。 為此,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介紹最新、最有效的抗癌方法之一:免???療法。 免疫療法中最重要的技術就是抗體藥物。科學家會人工製造一批抗體去標記癌細胞。它們就像戰場上的偵察無人機,能精準鎖定你體內的敵人——癌細胞,為它們打上標記,然後引導你的免疫系統展開攻擊。 這跟化療、放射線治療那種閉著眼睛拿機槍亂掃不同。免疫療法是重新叫醒你的免疫系統,為身體「上buff (增益) 」來抗癌,副作用較低,因此備受好評。-----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尷尬的是,經過幾年的臨床考驗,科學家發現:光靠抗體對抗癌症,竟然已經不夠用了。 事情是這樣的,臨床上醫生與科學家逐漸發現:這個抗體標記,不是容易損壞,就是癌細胞同時設有多個陷阱關卡,只靠叫醒免疫細胞,還是難以發揮戰力。...

白內障該何時開刀?眼科醫師解析手術時機與人工水晶體選擇

11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強化中近距離視力表現,降低眼鏡配戴需求》,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請問白內障要如何治療?...

滅火原理藏在成語裡,「煽風點火」的燃燒科學

13 days ago

這是個從生活經驗中衍生出的成語。煽風,指煽動風勢;點火,指點燃火種。將火種點燃,再用扇子煽它,就會冒出火光。如今家家使用瓦斯爐,只要轉動開關,引燃瓦斯,就會冒出火來。火力大小,可以隨心所欲。然而從前可不是這個樣子。 章老師小時候,農村大多使用燒柴火的爐灶,城市大多使用煤球爐。章老師住在城市,讓我打開記憶的匣子,談談煤球爐吧。 煤球是用焦炭碎屑,調上些泥巴,用模子製成的短柱體,上頭有許多上下通透的孔洞。煤球爐是用紅泥或黃泥做的,爐壁很厚,有個火門,用來煽火。使用煤球爐時,先在爐內放些廢紙和劈碎的柴火,做為火種。再點燃廢紙,引燃柴火。待柴火燒旺了,再把煤球放上去,然後從火門用力煽風,煤球就會慢慢地點燃了。 圖/AI 生成 使用柴火的爐灶,也是一面放柴火,一片煽風。如今到野外露營,也是點燃枯枝敗葉後猛力煽風。這個自古就有的生活經驗,不期然地衍生出成語「煽風點火」,比喻鼓動慫恿,藉以挑起事端。這個成語和「推波助瀾」、「興風作浪」的意思差不多。好了,讓我們造兩個句吧。-----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選舉期間政客們煽風點火,吸引選民們注意。 野心分子從旁煽風點火,釀成這次暴力事件。 扇風點火的科學原理 接下去要談談煽風點火的科學意涵。燃燒,其實是一種劇烈的氧化作用,所以必須要有氧氣。空氣中約含21%的氧,我們用力煽火,就是灌進更多的空氣,助長燃燒。 可燃物的燃點不一,有的低,有的高。以章老師小時候使用的煤球爐來說,作為火種的廢紙,用根火柴就能點燃,其次是劈碎的木柴,再其次是煤球。煤球那麼不容易點燃,如果煮完飯還沒燃盡怎麼辦?有辦法,只要關上火門,讓空氣進不去,氧氣供應不足,燃燒就會慢下來,變成將熄未熄狀態。煮下一餐時,只要打開火門,就會復燃了。 通常煮完晚餐,關上火門。第二天早晨,打開火門,在將熄未熄的煤球上,疊上一個新煤球,再連續煽風,就會引燃新煤球,然後用煤球夾,把舊煤球夾出來,換上新煤球。因此,新舊煤球套著用,不必天天生火。...

駝背、變矮、背痛?小心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在警訊

15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嚴重背痛不能忍!面對脊椎壓迫性骨折的四大面向(圖文懶人包)》,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由一節節的脊椎骨層層疊起的脊椎是撐起我們直立的重點,每天負擔著全身的重量。若這些骨頭中出現了裂縫,可能就會出現撐不住的狀況,讓我們的脊椎垮下,因此這樣的脊椎壓迫性骨折(Compression...

不只是放支架!醫師詳解「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如何治療複雜冠心病

18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顯著改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醫師解析》,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請問冠狀動脈心臟病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晚期肝癌口服標靶藥物,健保申請彈性便利高

21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晚期肝癌進展快速!及早掌握用藥決策,幫助穩定病情、維持生活品質》,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數十年來,肝???一直都是台灣重要的癌症死因,對國人健康造成重大威脅。嘉義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張德生主任指出,由於肝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必須透過檢查才能夠發現,所以許多患者會在較嚴重時才確定診斷。根據...

如何因應 AEC-Q006 新規?車用銅線可靠度驗證變更全解析

24 days ago

本文轉載自宜特小學堂〈工程師該補強這 4 招,AEC-Q006 銅線封裝驗證流程大升級〉,如果您對半導體產業新知有興趣,歡迎按下右邊的追蹤,就不會錯過宜特科技的最新文章! 車用 IC 銅線封裝驗證流程大升級,長達 18 頁的AEC-Q006 改版條文太燒腦?別擔心,本篇懶人包讓你畫重點。無論你是設計、材料、製程、封裝、測試工程師、可靠度主管,還是驗證負責人,快速掌握新版 AEC-Q006 四大關鍵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