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xiaozhou.net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iTimothy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40 followers
Last updated 20 days ago
20 days ago
最近通过了 AWS Certified Machine Learning – Specialty 认证,再此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和考试心得,希望能帮助到正在准备这项认证的朋友们。时间线和准备方法我的认证之旅从三月初开始,当时在 Udemy 上寻找相关课程。还好有公司的商业版Udemy订阅,可以免费学所有课程。利用周间下班的时间和周末的一些时间,到三月中下旬,我已经完成了课程学习并开始做习题练习。 然后我随即预约了三月底的考试,这给了我一个集中的准备窗口。在线课程学习Udemy 的课程为理解...
4 months ago
看着屏幕上的倒计时,我以相当赛博的方式在Youtube上看了世界各地直播的跨年烟花秀,转眼间,2024就这样结束了。若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年,大概是”转变”吧 —— 工作的转变、生活节奏的转变,以及思维方式的转变。而在这些转变之中,我也在寻找着一种新的平衡与沉淀。工作六月的新加坡,依旧是那般湿热。6.21日是我在Shopee的最后一天,收拾着办公桌上零散的物件时,我不禁回想起五年前初来乍到的场景。从当初努力适应英文工作环境的新人,到如今习惯了一切的”老sailor”,时间的痕迹悄然留在工作邮箱里几千封往来的邮件中,以及Seatalk的各个群组中。记得刚来时,每次开会都要全神贯注地听着同事用英文讨论,生怕错过重要信息。而今天,会议室里的交谈早已不知不觉切换成了中文,曾经朝夕相处的其他同事也都已经离开。这种变化让我感慨:或许,是时候寻找新的挑战了。五年的时光,不长不短,却足以让一个人对环境产生眷恋,也足以让人萌生出探索未知的渴望。其实早在2024年初,我就开始了新的求职之旅,也开始在LeetCode上刷题。整个求职季,我面试了3到4家公司,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不同公司的文化与技术栈。终于在四月底,我收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offer,那一刻的喜悦让之前的所有付出都变得值得。于是,也顺带向Shopee递交了离职申请,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 notice period。就这样,在最终结束了五年的旅程后,我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新公司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种久违的多元文化氛围。会议室里又重新响起了各种口音的英文,团队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事让我仿佛回到了最初来新加坡时的感觉,而我,也成为了团队里唯一的中国同事。让我感到欣喜的是,老板在我入职不久就把一个重要项目交到了我手上。这种信任带来的不仅是压力,更多的是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在新的环境里,我重新找到了那种初入职场时的干劲和期待。阅读工作环境的转变,也带来了生活节奏的改变。告别了在Shopee在职读硕士时紧绷的步调,我终于有了更多业余的时间。今年在微信读书上完成了13本书的阅读,从技术书籍到文学作品以及个人传记,每一本都让我获得了不同的收获。现在想来,这可能是毕业后最重要的改变之一: 在工作之余找回了持续学习的节奏。那些宁静的阅读时光,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术书籍方面,读完了《搞定系统设计:面试敲开大厂的门》,这本书对于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和面试技巧有很好的总结。另外,还读了《黑客与画家》,???我对技术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文学作品方面,读了余华的两本作品:《活着》、《第七天》,还读了《杀死一只知更鸟》,每一本都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个人传记方面,读了《李光耀观天下》,还重读了《乔布斯传》和《硅谷钢铁侠》。这些传记让我看到了不同领域的成功者的人生轨迹,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更多的思考。另外,还读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这两本书对于当代社会的政治与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其他的书籍还包括《全情投入》,《我的二本学生》,等。开源项目如果说工作与阅读是一种向内的沉淀,那么继续投入开源项目则是我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今年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告别了前公司配发的2019款MacBook Pro,利用新公司的补贴,直接入手了MacBook Pro M3。还记得第一次运行编译项目时,那种几乎察觉不到风扇声的安静,和以往等待编译时的轰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ARM芯片果然名不虚传!新的设备不仅带来了效率的提升,更激发了我在技术探索上的热情。今年除了继续维护 GoDNS 这个老朋友,我还用Rust开启了两个新项目。选择Rust不仅是因为它的技术特性,更是因为学习一门新语言的过程,总能带来思维方式的革新。当 knock-rs...
over 2 years ago
随着疫情的反复,今年又是没能回去的一年,回想起年初的时候,去摩天轮观了夜景,也去金沙酒店的无边泳池游了一回,一年的时间总是飞逝而过。工作新加坡的“复工复产”,比起国内来得更早一些。上半年还都在家里办公,公司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在家上班或者去公司,从下半年开始,就陆续都回公司上班了。再到年底,几乎全员都被要求回公司上班了。然而,今年的经济形式并不好,再加上美联储加息,公司各种相关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股价连续暴跌。经历了年中和年末的几波裁员,身边有不少同事幸运的领到了大礼包。说是大礼包一点也不过分,都是N+2起,但是我命中仿佛一直和大礼包没有太大的缘分。当年Moto关闭成都研发中心,传闻N+7的大礼包我也没领到,在领大礼包之前竟然主动离职了,眼睁睁错过一个亿。这次也一样,一波又一波的裁员也没轮到我,除了老实搬砖也干不了啥。公司的这波裁员也上了国内的新闻,脉眿上都被刷屏了,希望明年的经济能尽快好转起来。学习之前因为疫情,我的master课程有两个学期都是完全在线上完成的。从今年8月开始,也就是我读master课程的第三个学期,NUS也要求所有的课程和考试都转成线下形式了。好在Shopee离校园很近,下班后可以走到街对面直接乘坐NUS的校车去上课,时间刚刚好。前两个学期都是上网课,也没有太多机会去熟悉校园,这次趁着去学校上课的机会正好把校园逛了个遍:UTown的风景UTown的大草坪校园礼品店校园内的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参加线下课程,虽然每次得往学校里跑,不过整体体验还是不错的,那种N年前在大学上课的感觉又回来了,哥的青春也跟着回来了:自从第三学期开始,明显感觉比之前两个学期轻松了许多,因为前两个学期都是选满了三门课程,周末的时间几乎全用来做project和肝作业了。后两个学期分别只有两门课程,workload自然也小了许多。正值年底,第三个学期也结束了,来年开学后还有最后一个学期,不出意外的话,我就可以毕业了。希望来年最后两门课能卷出个高分,顺利毕业。开源项目今年投入开源项目的精力并不多,开学上课过后,也没有太多精力维护开源项目。当然,其间也投入了小部分精力继续维护已有的项目,更新了几个版本。另外,也花了一点时间给GitHub配置了项目赞助功能,还意外得到了一些赞助。 除此之外,LunarVim 是我今年开始玩的Vim配置,用起来挺顺手,于是我也给这个开源项目的作者赞助了一点美刀,算是聊表心意。今年开源项目的总赞助收入是: 9.99新币投资今年的股票和期权账户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去年底开始,公司股票开启暴跌模式,年初的时候,特斯拉的期权又亏了2W多刀。快到年底的时候,特斯拉和公司股票又开始狂跌。掐指一算,哥的身价亏了几百个W的软妹币。不过虽然亏,税还得照缴,生活也还得继续。今年的投资,就这样了吧。账户也不想看了,也许再等两三年再看看会不会好一点。程序员划水实践说是划水实践其实一点也不错,年底的时候约上NUS的校友(其实都是程序员),实践了一下程序员应该如何正确的划水。从巴西立公园租了几个皮艇,一路划到乌敏岛,中午在一个海上的渔家参观吃饭,然后再划回公园。单程4公里,来回大概8公里。旅行年底第三学期刚结束,去电影院看了Coldplay的一场演唱会,然后开始准备旅行攻略。之前在Youtube上有看到西澳Perth的各种旅行视频,被种了草。趁着周末的空余时间,提交了澳洲的旅行签证申请。看官网本来以为审批的过程需要3个月以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年底旅行得换个地方了,当时的Plan B是准备去新加坡旁边的马来西亚走一圈。没想到的是提交完材料之后一周多的时间就收到审批通过的邮件。然后,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了这次的澳洲之行。旅行前好好的准备了一下行程,还顺便把新加坡的驾照转换成了国际驾照,按照行程安排,在网上选酒店,租车,其间也参考了不少的旅行攻略。这旅行的大致路线是:从新???坡直飞Perth,把我信用卡积分转换得到的几万新航里程用来换了一张免费的单程机票,相当于是白嫖了。去Perth后直接租车,游览本地的景点,然后顺着西海岸线路一路往北,去几个著名的景点打卡。在Perth的最后一晚,回到Perth市区,第二天一早开车去机场还车,然后从Perth飞去墨尔本拜访一下十几年没见的前同事一家,顺便在墨尔本周边逛逛。从墨尔本直飞回新加坡,其实这段行程略长,在飞机上8小时,跨越了3个时区。行程计划:万事已俱备,在十二月初的时候,跟公司请了一周的年假,换了一些澳币现金,开启了这次的澳洲之旅。掐指一算,这也是我在疫情快三年之后,第一次乘飞机出去的长途旅行。新加坡是一年四季都是夏天,Perth正好在南半球,也是夏季。所以出行的衣服可以无缝衔接,都是夏装就行了。长袖长裤也需要备两件,因为跟新加坡不一样的是,澳洲白天和晚上温差更大一些,晚上的风能让你感觉一秒入秋。从新加坡飞Perth只需要大概5小时左右的时间,更神奇的是,西澳的Perth和新加坡,以及和国内都一样,都是东八区,无时差。这次租的车是个日产的SUV,在国内的同款叫东风日产奇骏。澳洲的车跟新加坡的也一样,驾驶台在右侧,车辆靠左行驶。从西澳Perth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了几百公里,感觉风景绝佳,一旁是公路,另一侧就是大海。随手一拍也能出不错的照片。Geraldton的海滩HMAS Sydney II MemorialThe Pinnacles DesertCairn BeachCervantesPhillip Island实事证明,4天的时间游Perth还是不够的,粉红湖泊因为季节不对,关闭了,Perth的野生动物园也没时间去,Rottnest...
over 2 years ago
前言时间穿越回2019年,自从我把我的 HHKB Type-S 改装成了蓝牙版本 [1],这个键盘就成为工作中的主力键盘,一直用到了现在。无线连接很方便,充电一次可以用两三周,这是因为电池寿命衰退的缘故,其实之前充电一次大概能用一个月。另外,最方便的是完全可定制的键位和firmware支持的8层可自定义按键,相当的强大。我一直以为,这将是我所折腾的最后一个键盘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还没有玩过客制化键盘的我怎么能停止折腾的步伐呢?偶然有一次,在公司看到了另外一个喜欢折腾键盘的同事的客制化键盘,彻底坚决了我再折腾一个客制化键盘的心。由于用HHKB多年,既然要折腾一个客制化键盘,当然还是希望选择HHKB的layout。其实支持这种HHKB布局的客制化键盘可选择的范围并不是很多,之前参考过的有Drop上的Tokyo 60系列,还有一个国人自己折腾的HTKB客制化套件。再后来无意中关注到了RAMA WORKS的KARA系列,看了一下广告[2],觉得这键盘还真不错,做工不赖,虽然是个塑料壳子,但是颜色很骚气。金属壳子的客制化键盘虽然逼格更高,但是日常通勤背着估计有点重。KARA系列提供了多种颜色可以选择,图片中后三种颜色 ICED, AZUR, HAZE 都是我喜欢的颜色。好吧,就它了!满怀欣喜的去官网看了一圈,原来这款KARA是去年推出的系列了,当时只是官网组织团购了一波,后面再也没补货了。难道这公司也是跟小米学的饥饿营销?幸运的是,在新加坡本地的一个键盘玩家群,刚好碰到有个出二手未拆封的HAZE。官网去年价格160美刀发售,折合新币222.9,这个卖家出价是260新币,后来跟他砍价到了250新币。比起官网发售的价格也没多太多。就这样,HAZE被我纳入囊中了。购物清单虽然KARA的官方套件中已经包含了组装客制化键盘的大部分零件:键盘外壳,静音隔层和放置键帽的Plate,还送一根USB Type-C的线。键帽和轴是没有默认提供的,这也是键盘客制化中可玩性很高的部分。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轴有很多种,颜色也多种多样,再也不限于当年Cherry原厂的那几种MX轴了。多方面搜索了一下之后,决定在Drop上下单键帽和开轴器。在新加坡本地的一个键盘玩家网站买好了润滑剂和轴,还去Shopee买了润滑轴需要的工具。下面列了一个整体的清单:Drop是一个美国的网站,下单后快递直接从美帝邮寄到新加坡。不知道是疫情的缘故还是其他,这个包裹等了快一个月。清单上,我把USD部分的金额转换成了新币。所以,最后的总价是640.85新币,合人民币大概3000+了。我去!这是我目前折腾过最贵的键盘了!键帽我选择了GMK...
almost 3 years ago
起因被动收入(Passive Income) 是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在很多年前,我就从网上看到这样的说法,作为一个普通打工上班族,工资收入大概就是我们最单一的收入来源了。被动收入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一些可以自动运营和自我维护的业务,即使在后期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的情况下,这些业务照样能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被动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带给我们财务上的安全感,即使面临失业和财务上的风险,被动收入的收益足以帮你减轻或者解决掉财务上的危机。自从开始写Blog以来,我也尝试过如何利用互联网来产生一些被动收入,比如在Blog中植入Google Adsense的广告,通过流量和点击来赚取广告费。无奈广告的点击量不高,而Google Adsense的最低付款额度是100刀,广告挂了一两年也只赚了50多刀,达不到提取的最低门槛,这赚钱的效率实在是有点低,后来干脆放弃了。一直到现在,账户里面还留着那50多刀,就当是个纪念了。初次尝试说到真正的被动收入实践,我是从2017年开始的。那个时候,还不流行抖音带货,视频自媒体和直播还不如现在这么火。而互联网上比较传统的带货方式还是: Affiliate Marketing,又叫做 营销联盟 。就是通过URL链接带推荐码的方式,进行营销和宣传,当有订单成交的时候,商家就会给推荐者返利。作为一个还算 比较早期的VPS玩家,我的第一台VPS是从2010年开始折腾的。在2016,2017年的时候,当时的VPS服务商有名的也就只有那几家。其中,搬瓦工也算是挺有知名度了。之前搬瓦工提供的线路也算比较一般,其产品都是以低价获取口碑和用户。从2017年开始,他们家相继推出了CN2线路和CN2 GIA线路的VPS,从此开启了国内VPS玩家的竞相购买,销售一度火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决定做VPS主机的推广来赚取佣金。本着折腾VPS是一种爱好,另外也对这方面比较熟悉,推广起来比较有信心。搬瓦工当时也是处于扩大业务的阶段,他们家的推广佣金比例也很不错,一个订单可以提取高达22%的佣金,一直到现在都没变过。而且这22%的佣金返利还是循环的,只要购买过的用户继续续费,那下个月续费的费用里面,也有22%的佣金直接归你。更惊为天人的是,他们家的佣金可以闪电提现,基本上分分钟提取到Paypal账户上。直到现在,我也还没见过有其他VPS商家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从2017年8月下旬开始,我的 第一篇推广搬瓦工VPS的文章...
almost 3 years ago
话说,新加坡和中国是互相不承认驾照的,拿着中国驾照在新加坡是不能直接驾车的,需要把中国驾照转换成新加坡驾照才行。按照新加坡的规定,如果你在来新加坡之前已经有了中国驾照,并且持有中国驾照超过半年以上,然后现在又拿着新加坡的长期签证(工作准证,家属准证,学生准证,新加坡PR),那么恭喜你,只需要通过一门简单的理论考试(Basic Theory Test),就可以把中国驾照转换成新加坡驾照了。本驾照转换攻略适用于持有新加坡长期准证,并且在来新加坡之前已经拥有驾照的同学。驾校注册去驾校注册是开始的第一步,其实也挺方便的。新加坡有三个驾驶培训学校,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建议找一家离家近的就行。带上你的护照和工作准证,去驾校咨询处咨询一下就行。工作人员在了解你的来意之后,会给你一份表格填写,收集一些基本信息。后续还会在驾校的系统上开设你的账户,有了账户一切就好办了,你可以往账户中充值,然后预约后续的考试。考试的费用会直接在你的驾校账户中扣除掉。备考刷题与预约考试账户注册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备考了。基础理论考试的参考资料可以在驾校买到,也可以去大众书局购买。有两种参考书可以购买,我只买了左边的那一本。理论考试的题型,都是选择题,一共50道,由系统随机生成,能保证答对45题及以上,就能通过考试了。基础理论考试的书,本身内容没有多少,备考的时候建议先快速刷一遍,大多内容就是介绍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的含义,以及各种交通规则。速度快的话,2-3天就可以过完一遍,然后就是刷题了。我在网上找到一个不错的理论考试题库,直接购买付费会员,所有的题都是在这个网站刷的: https://drivingtheory.sg/。看完第一遍书过后,就可以开始刷题,中途有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再对照着书加强一遍记忆。在看书备考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预约去驾校参加理论考试了。通常备考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因个人看书的速度和刷题的快慢而异。预约考试可以提前开始,因为有时候报考的人太多,不一定有合适的时间段。预约考试都是在驾校各自的官网进行的,用开的驾校账户登录和充值过后,直接在网上预约。预约的时候需要选择具体的考试日期和时间段。预约成功后,会从你的会员帐户中扣除6.5新币的考试费用。需要注意的是,预约考试的时候不用关心是中文考试还是英文考试,考试当天,系统界面上可以自由选择切换语言为中文或者英文???参加考试参加考试当天,记得带上你的身份ID,提前到达考试场地。之前因为COVID-19,在进入驾校之前会检查Trace Together和是否有预约考试,现在估计不用了。考试的场地是每人按照考官规定的座位入座,每人面前一台电脑。听考官介绍完之后,用指定的账户和密码登录过后开始答题。整个考试时长50分钟,50道选择题。其实准备充分的话,很快就能搞定,一般时间是在5-10分钟左右。答完所有题目之后,还有时间可以快速把不确定的题目再过一遍。考完之后,系统会立即显示你的成绩和是否通过。这时候可以提前立场,并在考官那里领取一张驾照转换的申请表。拿到申请表,就可以从驾校闪人了。另外,你的考试成绩会记录在系统中,去交警局进行后续流程的时候,对方可以直接从系统中查到你的成绩,不需要任何的纸质证明。转换驾照通过了考试,填写完申请表,还需要找一家本地认可的翻译公司,把你的中国驾照翻译成英文版本。拿到翻译件之后,就可以直接去交警局转换驾照了。去交警局不用提前预约,在大厅排队系统拿到一个号码就可以等待办理业务。在办理窗口提交驾照原件和翻译件,身份ID,驾照转换申请表和一张照片,留下你的居住地址,付款,搞定。等待大约4-5个工作日之后,驾照卡片会邮寄到你的邮箱。一些备注大多数驾校和交警局付款都不能用信用卡,但是支持NETS支付,所以带上一张银行卡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持有的是非PR一类的签证,默认驾照的有效期是5年,5年之后需要重新去交警局更新驾照。中途一旦你的PR批准和通过,就可以直接去交警局把驾照再更新一下,新的驾照就是永久有效了。附录驾校地址Bukit Batok Driving Center 815 Bukit Batok West...
about 3 years ago
GitHub Actions 是 GitHub 自家推出的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工作流服务。自从上次利用GitHub Actions实现Blog自动部署与发布过后,构建和发布blog从此变得轻松。这次,我打算充分利用 GitHub Actions, 把开源项目的持续构建和发布流程做成完全自动化。用我经常维护的一个项目 GoDNS 举个栗子,每次发布的时候,需要手动执行的两个任务:基于不同平台进行交叉编译,把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分别上传到GitHub上,进行新版本的发布。另外,这个项目还需要构建基于不同平台的 Docker...
over 3 years ago
还记得去年大致这个时候,去Google Photos整理照片的情形,一晃又过完了一年。2021,又是被疫情困住没能回去的一年。从Sotify的年度大数据来看,这首Kodaline的《Say Something》是我在2021听得最多的一首歌。喜欢这个来自爱尔兰的小清新乐队很多年了,主唱的声音清新干净明朗温柔,很治愈。工作因为疫情的反复,今年只回公司上了几个月的班,大部分时间还是远程工作。尤其是快年底的时候,疫情反扑,每天确诊人数3000以上,年底最后几个月都一直在家工作,实在是将远程工作体验到了极致。今年由于公司项目组架构进行了很大的调整,结果是我分别待了三个不同的项目组,其间又做前端开发,也做后端开发,项目技术栈涉及到了Go, Java, C++, React, TypeScript, 感觉自己快真正成为一个全栈工程师了。年初的时候,EP工作签证快到期,公司HR主动联系我renew工作签证,结果一切顺利,又能继续在坡再躁两年了。 办公室一景 办公楼外的夕阳转换驾照根据新加坡的交通法规,如果在国内已经持有驾照,到新加坡这边只需要参加一个理论考试,并且熟悉了新加坡这边的道路交通规则,就能直接把国内的驾照,转换成新加坡的驾照了。这件事情要从去年说起,其实我本来已经去驾校注册完毕,买了理论考试的书备考,还预约了2020年的6月去驾校的理论考试。可后来疫情突然爆发,新加坡全面封国,鼓励所有人尽量减少外出,那次的理论考试直接被驾校给取消了。再后来因为搬家,住得离那个报名的驾校更远了,搬家过后就一直搁置了这个事情。直到今年,才又想起去年挖的坑,找出理论考试的书,拂去灰尘,重新准备。延迟了近一年,在六月中旬的时候,顺利预约到了六月底的考试。还记得考试当天,打车从家到驾校,花了半小时的车程,几乎跨越了半个新加坡车,考试却只花了5分钟就搞定了。剩下的流程就是带着翻译好的驾照翻译件和原件,以及填好驾照转换的申请表,去交警局申请转换驾照。几天后,驾照邮寄到家,新加坡驾照就这样到手了。重返校园毕业N年,在国内的时候也纠结和考虑过要不要读研究生的事情,可我一想到国内的研究生考试都离不开考政治,我就顿时没了兴趣。自从来了新加坡,才了解到原来只有国内的研究生才有入学考试一说,国外并不需要,只要提交一门规定的英语考试成绩和大学本科成绩就可以申请。另外,跟国内不同的是,国外的master,不管是全职脱产,还是在职,学的课程一样,学费也一样,认可度也一样,毕业证书也一样。考虑了一下平日休息的时间除了刷剧和徒步,要不再顺便折腾一下part-time master?其实自从来2019年来新加坡过后,这个想法就一直在脑海中扎根了。去年底,趁着工作后下班的时间准备了A类雅思考试,虽然口语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一看NUS (National...
over 3 years ago
最近由于Cloudflare受到一些”干扰”,有网友提醒我的blog在国内有打不开的情况。不幸的是我的Blog + CDN都是托管给Cloudflare的,被无辜”殃及”了。再加上最近比较忙,blog也荒芜了快一年没打理,正好这个周末的晚上可以来折腾一下。看了一下手上的吃灰的几个小鸡,发现竟然还有一台之前买的搬瓦工的小鸡,登录上去一看,好家伙,uptime 都659天了,稳啊! 好吧,就它了!接下来又是一波骚操作,从德国Contabo的主机rsync直接拷贝所有静态页面过来,速度还挺快。之前用的Nginx,这次打算再次换成Caddy Server,毕竟Caddy都出第二个版本了,自动更新SSL证书是比较能吸引我的地方。去官网研究了一下文档,还是决定用Docker来跑Caddy2,方便!由于这个VPS只是用来放我的静态blog,所以也不用考虑多站点的问题,Caddyfile的配置简单到发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https://xiaozhou.net{encode gzip tls example.mail@gmail.com { protocols tls1.2...
almost 4 years ago
前言自从去年接触美股以及期权到现在,已经有小半年时间了。期权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金融衍生品,也是一种能通过时间给你带来不错回报的投资工具。在没有接触期权之前,我一直以为期权是一种风险很高的投资行为,其实不然。在金融市场中,风险总是伴随着对等的收益,只要你善于利用期权,不但能为你规避一些风险,还能带来收入。相比股票,期权更像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工具箱,合理的运用各种期权策略和组合,就能构建出丰富多样的投资组合,这一过程本身也极其具有创造性和趣味性,这也许就是期权更吸引我的地方。最近读麦克米伦的《期权投资策略》,略有心得,准备写一系列的学习笔记,方便自己以后查阅,也方便对期权感兴趣的同学参考。什么是期权股票期权(Stock Option)是一种买卖双方在未来某一个时间以某种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某种特定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的权利。简单的说,股票期权就是一种权利。期权是一种在期货基础上产生的金融衍生品,对于期货而言,标的资产是某种商品或者实物。而对于美股期权而言,这种买入或者卖出的标的资产,就是股票。对于期权交易的买卖双方来说,期权更是一张合约,这张合约规定了买方的权利以及卖方所应当实现的义务。期权的基本要素以 InteracriveBrokers 上显示的期权为例,我们先来看看一张期权合约到底长什么样的:1TSLA 16JUL21 585.0 C一张期权合约,在各大交易商的系统上显示的格式或许略有差别,但是任何一张期权合约都具有以下四个特征:期权的类型,例子中的C字母,彻底暴露了它是一张看涨期权。通常我们把看涨期权叫做Call Options,把看跌期权叫做Put Options。标的股票的名字: 这张期权合约对应的标的股票是特斯拉(TSLA)。到期日: 这张期权合约的到期日是2021年7月16日。行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