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rsshub.bestblogs.dev

晚点聊 LateTalk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晚点聊 LateTalk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 10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9 days ago

135: 专访张益唐:70岁数学家,追逐第二次闪电

9 days ago

「反正我们就看,我能不能被闪电击中两次吧?」*本次访谈的「图文版」和「视频版」今日将同步发布,视频首发于抖音。图文版链接将在之后更新到 Shownotes 里。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益唐是作为一个励志传奇,而非数学家被人谈论与记忆的。他身上有能触动所有人的戏剧性:一个北大数学系的天才,在美国博士毕业后因未获导师推荐求职不顺,多年来辗转于列克星敦、纽约的各种临时岗位,一度住在房车里。到 2013 年,他突然在 58 岁“高龄”,以一位大学讲师的身份攻克了百年数论难题“孪生素数猜想”,震惊世界。今年 6 月底,张益唐举家回国,全职加入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我们在他回国不久后前往广州专访了他。作为一个数学家,张益唐对挫折、低谷、孤独、命运都有自己的解读。他一直追求独特的想法,他最喜欢的状态,就是能一个人专注地思考数学问题。你得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这很难……但如果不追求独特的想法,很难做出新成果。在那些世俗意义上困顿的日子里,他因不被人关注,反而保持着自己的视角。在张益唐密集思考孪生素数问题的那几年,数学界曾有过一个权威研讨会,结论悲观。不过张益唐两年后才知道有这个会。大家觉得好像有一条路有可能做出来,最后谁也没走通,“就差了一根头发丝”。可是数学,你差一根头发丝也不行。而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的。如果你完全跟着别人弄,别人卡在那儿,你也得卡在那儿。张益唐长期的挫折与传奇的成功,都源于他面对数学的方式: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专注少数几个重大难题,几乎不发表阶段性成果;他像隐士一样独自思考,甚少与同行交流合作。70 岁的张益唐,仍在攻克下一个大问题:“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大量重要结论都以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成立为条件,它也被认为可能与证明黎曼猜想有关联。所以张益唐的一位前同事会说,如果张益唐真能证出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那就好比“被闪电击中两次”。我们问张益唐,面对想解决的问题,他现在的数学直觉还有多强?“我觉得我还能做。”他说。在 70 岁,一个数学家在追逐他的第二次闪电。*本期是《晚点...

134: Meta AI人才动荡,上亿美元为何留不住人?| 与Pokee AI朱哲清盘点 AI 组织

15 days ago

「在 Meta 工作 7 年的创始人看到了什么?」2025 年 6 月,Meta 以 143 亿美元收购 Scale...

133: 4000日薪的实习生和零工化的程序员,与脉脉林凡盘点25年AI人才市场 | 串台「职无不言AMA」

21 days ago

「大厂集体从从“省省省”到“花花花”。」*本期节目,也发布在了脉脉新上线的官方播客「职无不言AMA」。本周二(9 月 16 日),中国职场社交平台和招聘平台脉脉发布了《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分析了字节、阿里、腾讯、百度、小红书等很多公司的 AI 人才招募情况、待遇变化和流动情况。*扫描图中二维码,可阅读完整报告。或点击链接:《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这期节目,我们分享了这份报告里很多有意思的事实、数据和洞察:大厂招聘规模总体翻 10 倍;期权行权条件变得更优惠;活水到 AI 部门的门槛更低了;顶尖 AI 方向博士生的日薪已来到...

132: 350亿美元大并购后聊 EDA|两位芯片工程师的全面科普:壁垒、AI 加速、国产机会

about 1 month ago

「看不见的工具,托起每一颗芯片」本期我们把焦点对准芯片产业链最上游的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AI 浪潮下,GPU / 算力芯片火爆,但真正决定“芯片能不能做、做得好不好、做得快不快”的,甚至“卡脖子”的,其实是一套看不见的软件工具 —— EDA。 这个市场非常集中,基本被三巨头所垄断。上个月,三巨头里最大的新思完成了对安似科技 350 亿美元的收购,这也是整个行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并购,也帮新思补齐了“系统级仿真”的能力。再加上一些非市场的因素, EDA 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期节目我们将和来自国际大厂与国产公司的两位资深工程师,拆解...

微软怎么用AI?与微软商用市场、广告业务管理层聊AI驱动的增长

about 1 month ago

「两位微软业务 leader 的 AI 使用方法。」大公司怎么在这轮 AI 热潮中变化和发展,关系大量经济价值和就业人群。微软是一个典型案例:它既是 OpenAI 的大投资方和云计算服务提的供者者,是这轮热潮的推动者之一;同时,这家超过 20 万人的巨头,自己也需要让整个组织更好地与 AI...

130: 手机Agent大幕拉开:从刚上线的AutoGLM 2.0聊起,大模型如何改造手机|Agent#4

about 2 months ago

「智谱 AutoGLM 2.0 上线,字节酝酿“豆包手机”,苹果和华米OV 也不会缺席。」本周三,智谱发布了首个手机通用 Agent,AutoGLM 2.0,能点外卖、买票、订餐;无邀请码直接用、免费。(这期的封面就是,AutoGLM 上周日给参加产品交流会的朋友点点的奶茶~)从市场规模和人群广度看,网页端的 Agent 是湖,手机端的 AI Agent...

129: 中国AI founder如何直接在美国创业?一个千万美元订阅收入案例 | 对话FinalRound创始人Michael

about 2 months ago

「AI 面试工具、700万美元天使轮、千人Party、996、AI增长黑客、“借”川普做广告。」对今天的一批中国 AI 应用公司,出海和全球化几乎成为必选项。但怎么出海,又有不同的做法:有人立足中国,服务海外,这是产品“出海”;有人起家在国内,做到一定阶段后,整体搬迁,这是“肉身出海”。然而,还有第三条路,就是直接“一步到位”,在硅谷创业。这期节目,我就邀请了AI 面试工具 Final Round AI 的创始人 Michael Guan,来和大家分享非 ABC...

128: AI如何安慰人心?测测任永亮首次讲述14年创业史,还有具身新计划

2 months ago

「AI泛心理、AI星座……不仅是新公司的机会。」本期我们对话了测测的创始人兼 CEO 任永亮。他是北大医学部预防医学毕业、2004 年就开始研究机器学习的“理科生”,却在 2011 年因一场感情低谷,开始用算法研究星座、人格、关系等“看不见”的东西,从而走上了一条独特的创业之路。他自己也经常思考:“一个对科学、理性有信仰的理科男,怎么做了测测这个产品?”十多年后,测测已经成为国内最知名的泛心理 App 之一,陪伴了5000万用户做选择、找共鸣、寻安慰。而现在,他又把目光投向一个看似更遥远的命题:如何用 AI 做出“陪伴感”?测测正在研发自己的陪伴机器人,试图在情绪、节律、甚至“命运系统”中,找到人和智能之间的新连接方式。一个从未做过硬件的APP创始人,即将开始一场“有趣的探索”。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聊了很多形而上的东西,比如激素,比如三体,比如“贪嗔痴”。当然,也聊了他的创业故事,他对大模型和具身智能趋势的判断,以及一个从高中就开始思考“混沌系统”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把这些“思考”变成产品的。本期主播:王与桐,《晚点 LatePost》科技作者;程曼祺,《晚点 LatePost》科技报道负责人;本期嘉宾:任永亮,测测创始人...

127: 与真格戴雨森 25 AI 中场复盘:OpenAI的IMO金牌、Kimi K2翻盘、Agent普及和抢人大战

3 months ago

「一个登月时刻?」今天的嘉宾,是 106 期曾做客《晚点聊》的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戴雨森。这期节目分两次录制,一次是在上周,在 2025 年年中的复盘和展望时刻,我们聊了真格投资的月之暗面新鲜出炉的 K2,AI 应用普及这条大主线的变化,和近期热闹非凡的抢人大战。一次是在今天(7月21日)下午。我们补充聊了刚刚发生的新进展:OpenAI 在上周五发(7月18日)布了ChatGPT Agent,更重要的是,这个周末(7月19日),OpenAI 又宣布用一个未公开的通用大语言模型,第一次达到了 IMO国际奥赛金牌水准。这之前,只有 Google...

126: 解读智元「类借壳」:6个涨停板!具身第一股?其它公司能学吗?

3 months ago

「一场备受关注的并购,能让智元成为具身第一股吗?」本期,我们讨论上周三发生的一起备受关注的交易:一级市场具身智能明星公司智元机器人相关主体以 7.84 亿元人民币获得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 29.99% 的股份。这之后的 6 个交易日里,上纬新材已经连续 6 天 20cm 涨停,股价从交易前的 7.78...

125: 用AI复刻一个「我」,与心识宇宙陶芳波聊身份模型

3 months ago

「感觉自己永恒了。」本期节目的嘉宾,心识宇宙创始人陶芳波有一套自己的 AI 助手分类法,分类标签都是人称代词:第一类 AI 助手主攻陪伴,对应人称代词 her,就像电影《她》中承接主人公各种情绪的“萨曼莎”;第二类助手负责执行具体任务,类似《钢铁侠》中的智能管家“贾维斯”,对应人称代词 him。陶芳波创立的心识宇宙(Mindverse),正在做第三类 AI 助手:me。他们想帮用户复制自己的“第二自我”,构建“身份大模型”(AI Identily Model)。这模型的认知、偏好、价值观和用户个人对齐,能代表用户发起、完成或验收工作。创业前,陶芳波一直沿着 AI...

124: 理想前总裁的没苦硬吃,沈亚楠怎么花5亿给中国中产造家

3 months ago

「当不再有钱、有闲多次换房,装得好一点,是不是选项?」5 年前,我就采访过沈亚楠,当时他是理想汽车的联合创始人和总裁。再之前,他先后在中兴、埃森哲和联想工作,最高担任过联想全球供应链副总裁,兼摩托摩拉移动的董事长。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科技制造业管理者,这是我 5 年前对沈亚楠的第一印象。而去年再见到他时,沈亚楠已经从理想汽车正式离开了一年多,开始了他作为一号位的新创业,栖息地。那一次,我见到了一个手舞足蹈、表情丰富的沈亚楠。他全情投入地描述了栖息地想做的事——给中国家庭打造一个“幸福的家”。这不仅是装修,没那么简单。沈亚楠关于怎么开发、制造,并最终交付一个家,有一套全新的想法。这一次,我再采访沈亚楠时,栖息地已成立整整成立 3 年。在今年 2 月正式推出了第一款一体化智能住宅整装产品 L32。标准版价格是 39.98 万元,包含全屋空调、新风、净水系统、木作柜、智能中枢等全套产品。图注:沈亚楠说栖息地做的工作本质不是装修,是制造。他希望用“攒机(一般的装修)vs 一体化”来表达这种区别。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