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pansci.asia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PanSci 泛科學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79 followers
Last updated about 2 hours ago
about 3 hours ago
本文與 冠軍磁磚 合作,泛科學企劃執行 夏天早已不是可以輕忽的季節巨獸,就連位於中高緯度的歐洲也深受其威脅。然而,在德國漢堡,有一棟建築不僅不用付電費,還能自行發電,同時維持室內恆溫。它的秘密武器,不是屋頂上的太陽能板,而是長在牆壁上的「太陽能葉片」(SolarLeaf)。 這面牆不是冰冷的水泥,而是一片片富有生命力的綠色面板,正式名稱是「光合生物反應器」。它由四層玻璃製成,僅 2 公分寬的玻璃空腔內,充填著 24 公升的微藻培養液。為了讓藻類保持活力,系統會定時從底部打入回收自鄰近設施的二氧化碳。產生的大量氣泡不僅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還產生「氣舉效應」(airlift effect):向上浮力會帶動周圍的液體一起向上運動,產生液體流動、持續攪動培養液,就像為藻類進行 SPA 按摩,確保每顆藻都能均勻曬到陽光。...
2 days ag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鸚鵡會學其他鳥類鳴叫,經過反覆訓練,甚至會學人類說話。章老師居家附近就有人養了隻金剛鸚???,會說「你好。」說得十分清楚。章老師還見過一隻金剛鸚鵡,看到人就點著頭,用台語說:「吃飽了嗎?」十分有趣。 有時沒經過訓練,只因經常聽到一個聲音,就不經意地學會了。譬如從前隨時可以聽到小販的叫賣聲,各種小販出現的時間不同,最早出現的是賣豆腐的。早晨七時許,賣豆腐的小販挑著豆腐擔子來到我們村子,從村頭吆喝到村尾,有人養的一隻鸚鵡就學會了,不時說出賣豆腐的吆喝聲。 圖/AI 生成 鸚鵡學人類說話,懂得意思嗎?答案是不懂。因此成語鸚鵡學舌,比喻人家怎麼説,就跟着怎麼説,是個具有貶意的成語。好了,讓我們試著造兩個句吧。 他這個人毫無主見,經常人云亦云,有如鸚鵡學舌。 這場演講,講者宛如鸚鵡學舌,一再重複他人的話。 鸚鵡能「說話」的秘密 那麼為什麼鸚鵡會學人類說話,是牠們特別聰明嗎?不見得。主要鸚鵡的發聲器官——鳴管較為發達,舌頭較厚,前端細長,轉動靈活,且舌頭到鳴管的角度,和人類舌頭到聲帶的角度相似,所以能發出一些較為複雜的聲音。-----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鸚鵡屬於鸚鵡目。鸚鵡目有410種,會學舌的並不多,我們常見的情侶鸚鵡(愛情鳥)就不會。一般而言,體型較大的鸚鵡,模仿、記憶力較強,學舌能力也較強,其中最會學舌的是非洲灰鸚鵡,據說可以學會2000個詞語! 桃面愛情鳥。圖/Wikipedia...
4 days ag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卵子數量不足、取卵好辛苦!養卵調理有助提升凍卵品質,張若偉中醫師圖文解析》,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8 days ago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及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類在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越來越複雜。面對推陳出新,源源不絕的各種新式工具,要如何有效地使用它們呢?看到這麼多的廣告,又要如何判斷它們的真偽呢? 這些應用科學的工具固然帶來許多便利性,但是使用者在不了解背後科學原理的情況下,也可能發生誤解,造成一些錯誤觀念以訛傳訛,反而促成不必要的浪費。本文便是筆者以日常生活中的見聞,來探討生活用品背後的一些物理原理與數學,期望能釐清一些迷思,讓讀者能夠撥雲見日。 電熱水瓶 在「日常生活範式的轉變:從紙筆到 AI」一文裡,筆者提到了許多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現代科技,卻忘了非常重要的網路購物!事實上,除了菜市場外,筆者現在幾乎已不在任何商店買東西了。網路購物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很容易比較不同品牌的商品。例如 2020 年筆者決定換個熱水瓶時,在美國最大的網路市場亞馬遜(Amazon)碰到一個問題:一般的熱水瓶(如松下)大約只要美金 100 左右,唯獨像印(Zojirushi)卻有高達美金 200 元以上的熱水瓶;仔細比較一下,唯一的大不同是後者有真空保溫的外層。一向節儉慣的筆者幾經思考後決定購買 4...
8 days ago
為促進廣電事業的健康發展,並提升廣電媒體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2025)年9至11月將再次舉辦「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該課程主要在提升廣電媒體業者的專業技能,以期能持續製播優質節目並傳遞準確資訊。 本年度課程安排四場次,於2025年9月11日從花蓮出發,並接續前往臺中、高雄、臺北。四場活動日程分別為:花蓮場(9月11日-9月12日)、臺中場(10月2日-10月3日)、高雄場(10月16日-10月17日)、臺北場(11月19日-11月21日)。參與課程者也將獲頒「參訓證明」,歡迎廣電媒體從業人員、媒體研究者及關心此議題的民眾踴躍線上報名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廣電媒體專業素養培訓」課程迄今已邁入第17個年頭,盼提升廣電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建立優質的廣電環境,進而提供民眾正確適當的訊息及內容是重中之重,因此本課程參照NCC職掌法規及媒體素養培訓議題,規劃一系列課程包括「廣電事業營運發展」、「性別平權」、「權益維護」、「多元文化」、「內容自律」、「落實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法規宣導」等七大多元主題,透過專家學者精闢解析、傳遞新知、案例解說外,更提供一個讓業者互動交流的平台。 NCC作為廣電媒體監理機關,將持續舉辦各類課程,致力於提升我國廣電媒體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新聞識讀能力。希望透過彼此勉勵與交流,成為最有素養的訊息守門人,傳遞更精準、更優質的內容給大眾,共同打造美好的閱聽環境。-----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活動資訊如下,詳見活動網站: 花蓮場:9月11日-9月12日,煙波大飯店花蓮館(花蓮縣花蓮市中美路142號) 臺中場:10月2日-10月3日,天閣酒店臺中館(臺中市南屯區大墩路525號) 高雄場:10月16日-10月17日,高雄翰???酒店(高雄市鹽埕區大仁路43號) 臺北場:11月19日-11月21日,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9 days ago
文 / 雅文基金會聽語科學研究中心 林旻萱 助理研究員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呢?四周一片寂靜,你坐在書桌前,試圖專心準備即將到來的考試,卻發現怎麼樣都無法靜下心來,因為腦袋裡正不受控制地播放同一首歌,甚至有時候還會不自覺的哼唱起旋律。那也許是你在商店裡無意間聽到的廣告歌曲,也或許是喜歡的歌手發的新歌,無論你有沒有刻意去回想,它都會佔據你的腦海,像是腦中的背景音樂,不斷重播。 像這樣被一首歌「洗腦」的狀況,到底為什麼會發生呢? 為什麼我們會被歌曲洗腦?原來是耳蟲搞的鬼 事實上,上述的這種現象稱為不自主音樂意象(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INMI),也稱為卡歌症候群(Stuck...
11 days ago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畫面中以腫瘤與腸道的交界處作為分割,上方為十二指腸的腸絨毛血管和神經網絡,下方則是侵襲的胰臟癌腫瘤,呈現出生命與疾病在邊界對峙的氛圍 連2024台灣顯微攝影競賽評審都忍不住讚嘆:「影像具有魄力與情緒渲染力,讓人直觀感受到人體對抗癌症的不適和緊張。」 這幅「劍拔弩張」的影像由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簡宏任所拍攝。他目前的研究主題之一為探討胰臟癌的漸進發病過程中,出現的病變(lesion)和微環境變化。 他提到拍攝這張影像契機是當時正在做腫瘤轉移的試驗,正巧收到這個小鼠胰臟樣本。-----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隻老鼠的胰臟腫瘤剛好長在十二指腸的旁邊」,簡宏任表示,胰臟有很多神經,而胰臟癌特別之處在於腫瘤長大後,神經也會跟著長進去。 「但腫瘤中的神經從哪裡來?是從胰臟裡面自己長進去,還是從旁邊的器官?以概念上來說,你各自的器官神經理論上應該不會交錯吧!」但過去很少有人做過這樣的觀察和研究,而透過顯微鏡的觀察,發現神經從十二指腸的肌肉層,沿著血管長到胰臟腫瘤裡面。 「下面這是腫瘤範圍,神經會長進去耶!這還滿神奇的」,簡宏任一邊對著影像比劃,一邊興奮地分享研究發現。 胰臟癌很難治療的原因之一是腫瘤中沒有或是很少具有免疫細胞浸潤,即無免疫源性的腫瘤-「冷」腫瘤。但從影像中看到標記成藍色的免疫細胞順著血管和神經的網路進到腫瘤生長區域。「可見免疫細胞其實是可以進去的,但是為何這些免疫細胞無法發揮殺死癌細胞的作用或是僅駐留在腫瘤中的局部位置」,簡宏任坦言目前還沒有答案。-----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對於免疫細胞和癌症之間的作用尚無明確解答,但影像的呈現仍然多少解開過去對於神經、血管和腫瘤之間如何交錯的疑惑。簡宏任表示,這都得歸功於3D組織學技術的發展。 器官很大病變很小 從2D走向3D找目標...
13 days ag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7/27世界抗頭頸癌日專訪】精準醫療推進晚期頭頸癌治療新方向,ICI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成一線治療關鍵武器,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15 days ago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我覺得那個震撼度沒有實際親眼看到(精子)這麼震撼;而且就算實際親眼看到的震撼度,也絕對沒有比看到你旁邊那個同學的精子長什麼樣子還要震撼!」 台大獸醫系有一門大四必修-獸醫繁殖障礙及產科,課堂舉辦的「精蟲王選拔」堪稱該系的年度盛事,授課的老師便是台大副學務長蔡沛學教授。 蔡沛學的研究專長為繁殖生理。他提到自己從念獸醫、從臨床轉向研究,再到回台教書一切都是「偶然」。 當初大學會選填獸醫系,完全是因為「成績到了」,加上從小家裡一直有養狗貓,於是「不討厭就念了」。有別於大多數獸醫系同學選擇臨床,蔡沛學走向研究,他則笑說是源於大學「交了女友要打工賺錢」而到狗舍當起工讀生。-----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當打掃完狗舍回到實驗室,就會看到許多研究所學長姐正在做實驗,蔡沛學受到好奇心驅使開始了解學長姐在做的研究。這些研究讓他感到新奇有趣,加上考量未來若走臨床,生活彈性大幅壓縮,因此畢業後便留學踏上研究之路。 雖然流行病學並非真愛,但蔡沛學心知肚明碩士只是研究路上的過渡期,便在考量語言、經濟等各項因素後,赴荷蘭烏特列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攻讀流行病與經濟學。但他也仍然結合最愛的繁殖生理,運用流行病學的角度,以大規模數據分析不同類型的轉殖基因造成的繁殖生理問題。 面對人生低潮 參加會議刺激想法 一路從碩士到博士,在荷蘭歷經將近十年寒暑,蔡沛學仍抱著一絲「美國夢」,於是申請到美國的麻州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卻也迎來人生第一個低潮。 蔡沛學解釋,當時待的實驗室在繁殖領域非常厲害、學術產出也非常多,但美國生活緊湊,和講求生活與工作平衡的荷蘭截然不同;加上實驗室過於偏向分生領域,蔡沛學很快就失去研究動力。-----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8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早期乳癌仍有復發風險,口服標靶搭配荷爾蒙治療幫助減少復發、追求治癒,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說》,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圖...
19 days ag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轉載自顯微觀點 每年春夏,馬祖的海面上經常暈著一片神祕夢幻的淡藍色螢光,隨著海浪明暗閃爍。這便是被美國 CNN 列為「世界 15 大自然奇景」的「藍眼淚」自然奇觀。 但藍眼淚可不只是攝影玩家眼中的浪漫美景,更是一種與生態與科學研究緊密關聯的海洋生物現象。這些閃爍的藍色光點其實是一種稱為夜光蟲(Noctiluca scintillans)的甲藻門單細胞生物,受到海浪、自然風甚至人為驚擾而發出淡淡藍光,需要在沒有光害的環境下才能清楚看見。以前在馬祖當地常將藍眼淚稱為「丁香水」或「海耀」,因為清明到立夏前後是馬祖漁民捕撈丁香魚的季節,而當看到微弱藍光在水面閃耀,就會大量出現以夜光蟲為食物的丁香魚群聚集。 馬祖藍眼淚。攝影/林瑞興 夜光蟲是什麼?顯微鏡下的藍色魔法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在馬祖北竿設立分部,並推動「馬祖海域海洋生態整體調查計畫」,開啟「藍眼淚」的研究以及培植技術的研發,希望解開「藍眼淚」之謎。-----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3 days ago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 Care Online 照護線上《腰部曲線改善對策解析,肋雕芭比腰手術步驟與特點,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解說》,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 Online 喔 加入照護線上 LINE 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