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liuyandong.com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刘延栋的赛博空间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28 followers
Last updated 1 day ago
1 day ago
我觉得只要你用过电脑,你就应该用过WinRAR这款软件。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压缩软件。它的故事,可以说是一部由天才程序员、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时代需求共同谱写的传奇。 大家好,我是栋哥,咱们又见面了。 天才程序员的杰作 WinRAR的核心,源于一位名叫尤金·罗谢尔(Eugene Roshal)的俄罗斯程序员。他出生于1972年,毕业于俄罗斯的南乌拉尔州立大学。在90年代初,个人电脑正在普及,但硬盘空间却非常宝贵,因此文件压缩技术成为了当时的热点。 当时,市面上最流行的压缩格式是大家都很熟悉的ZIP格式,它由菲尔·卡茨(Phil Katz)创造。关于Phil Katz的故事,在我的电台的第72期天才与酒鬼,自私与无畏中已经讲过了,有兴趣的,可以去听听。然而,罗谢尔认为他可以做得更好。他着手开发一种新的压缩算法,目标是实现更高的压缩率和更强的数据恢复能力。 这个算法的成果,就是RAR——Roshal ARchive(罗谢尔的归档)的缩写。 好的,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尤金·罗谢尔(Eugene Roshal),这位在软件世界中鼎鼎大名,却又异常低调的传奇程序员。...
4 days ago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在开源世界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Ubuntu。对于很多程序员和科技爱好者来说,Ubuntu 是他们踏入 Linux 世界的第一步。它稳定、易用,并且拥有一个庞大的社区。但你是否想过,这个名字背后有什么含义?这个备受欢迎的操作系统,又是如何诞生的呢?它的创始人,更是一位经历堪称传奇的人物。 大家好,我是栋哥,咱们又见面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本世纪初,去探寻 Ubuntu 的起源故事,以及它那位缔造者——马克·沙特尔沃思(Mark Shuttleworth)的非凡人生。 故事的起点,并非在硅谷的某个车库,而是在南非。1973年,马克·沙特尔沃思出生在南非一个普通的矿业小镇。从小,他就对计算机和技术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开普敦大学就读期间,他便积极参与了校园最早的互联网建设。 他的第一次创业,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商业天赋。1995年,还在大学的他,就在父母家的车库里,创立了一家名为 Thawte...
5 months ago
大家好,年年都有一段330。 330的来历,本来是调侃我的一位舔狗听众红薯的,因为他当年舔别人的时候,经常花330元请人家吃饭,最后啥也没舔到。只留下了一段330的传说。很多年过去了,这家伙竟然也结婚了。我已经邀请了他330次,但是他说什么也不肯再录节目了。最近红薯在群里说了一句话,我把他当成群的置顶留言了:女生喜欢你,她就会自己克服困难。同样,我觉得,男生喜欢你,他也会克服困难。 爱情这种东西,一般人是享受不到的。但是红薯在经过一些波折之后,如愿的找到了属于他的幸福,我还是非常羡慕的。 钱钟书说过: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以前,我认为老钱说这句话可太有真理了,但是现在,我经历过太多了,觉得其实也没有道理。钱钟书还是程序员思维,要么是城里,要么是城外。他完全没有考虑这里有个bug,城是有城墙的,有些人他既不在围城内,也不在围城外,而是骑在城墙上。 这些墙上的骑士,有男有女,你说???们结婚了吧?婚姻对他们一点约束力都没有。你说他们没结婚吧?他们确实在法律上有个合法的对象。他们同时拥有了未婚的自由和已婚的安稳,外面有情人,家里有对象。 这些城墙上的人,会自己克服困难。我们已经在网上看到了很多瓜,相爱的人,一定会自己克服困难。这墙头上的男女骑士,可以千里迢迢的陪着情人去跟马拉松,结果不小心被拍在网上。 他们可以在汽车里搞,有个淄博的骑士下雪天开了40公里,到郊区里震的自家的电动车都快散架了,结果手机上收到车子被撞的提示。 出差的时候搞,接孩子的时候搞,开家长会的时候搞,去健身的时候搞,去银行取款机的小屋子里搞,在电梯里搞,去公司天台上搞,在公司消防楼道里搞,去人家老公抓到,自己裸体挂在几十米高的楼上,有的能徒手下来,有的则命丧高楼…… 这些墙头上骑士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只要彼此相爱,是不会阻止他们做爱的。 有些人会说,没有房子,没有车子,家人反对,异地工作……总之,一大堆狗屁事情来说明不可能在一起。但是你要想一想,没有房子,墙头骑士们会去开房;没有车子,他们坐公交车都要见面;家人反对?别说父母了,墙头骑士们的父母老公老婆孩子们都反对,依旧阻止不了爱情的力量;异地工作?这更好了,墙头骑士们恨不得自己的另一半天天在异地呢?!一听说自己的对象要出差,高兴得像1岁的小孩见了奶一样。一听说自己的对象要回家,痛苦的就像2岁的小孩要断奶一样。 婚姻是一座围城,围城有一圈城墙,城墙上坐满了想出去却又不甘心的人。他们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对爱最勇敢的人。 美好的爱情永远只能停留在记忆与想象里,一旦落实到了柴米油盐之中,就会失去原来纯粹的模样。...
7 months ago
本期嘉宾有着非常传奇的人生,因为白化病的原因,视力非常差,但是又获得了物理竞赛的名次。后来又从事了IT行业。 对人生有自己的思考,写了一本哲学书。经嘉宾同意,我把这本书放在我的网站上,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他写的书。 道,世界是如何运行的-公版10.0下载 另外,还聊了不少玄学,气功等内容。我觉得开阔了我的视野。本期嘉宾有自己的抖音帐号,看起来像个培训班,但是实际上不是。 他下一步的目标是去修道,在微信里,他说他要去闾山派学三年的道。希望他学成归来,给我画个符,求财求姻缘
9 months ago
作为一个业余的政治爱好者,我自信满满地做出了自己的预测,我认为今年民主党会获得胜利——结果证明我完全错了。 我对美国政治非常感兴趣,起源于2014-2015年,原因是那时候很想去读个书什么的。而当时我有几个同学已经在美国读博士了,我当时很想看看能不能申请到中下游的几个学校。也付诸行动了,最后没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我自己眼光不好,做出了非常错误的判断。 当时我就跟这些同学打听,要怎么申请大学。我当时能问到的人不多,我这个同学是大学两年的同学,他考上本科之后,对学校比较失望,不想上了,加上家里是很有财力的,大一大二的时候,天天学英语,国内大学没读完,就申请了一个国外留学,去了美国宾州一个学校,叫维拉诺瓦大学,因为那时候我也想申请个研究生或者什么的,找不到人问,辗转联系到他。越联系就越是朋友。算是见面比较多的朋友。 他是读的本科,又去读了博士,加起来搞了10来年,他搞绿卡的经历也是非常的曲折,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反正经常跟我诉苦。现在他已经入籍了。 川普在任的那几年,不是共和党把中的国几所学校列入了禁止留学的名单么,我当时的本科学校也在名单里。这哥们仅仅在我学校里呆了2年,都没拿毕业证,天天不上课,背英语单词,考SAT……我能确定他100%不是间谍。在川普在任的那几年,他已经工作了,有绿卡,只是没有入籍,竟然也有人去调查他。他现在做基金管理的,离钱比较近,但是与高科技,那是离的相当远。 他入籍的原因是被吓了一下,赶紧的申请入籍了。 我跟这哥们每届美国大选都赌一下,我赢了2次,输了1次。我自己的观点跟他十分不同,当然,我的观点是错的。但是我愿意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是:美国没有沉默的大多数,媒体不靠谱,但是民调是相对来说最靠谱的。???于上亿人的未来行为及其结果的预测,只有民调才有可能做到。那些试图通过个人观察到的现象,比如谁改变立场了,或者哪里死了一只网红猫什么的,这都是没有意义的,更多是自身意愿的表达。因此,我不相信媒体,我只需要把最后的那些A级民调,列出来,看看民调说谁赢就谁赢。 虽然2016年跟2020年,都有大量的民调翻车,但是远没有2024年翻车的多,今年最后一次民调说川普会赢的,只有两家相对出名的民调,其它全翻车了。我也翻车了。 但是我这个同学赢了,我想访谈他,但是他的身份不太合适讲这个,他讲的太过于阴暗,我只能转述一下,他目前是做投资的,管理基金的,肯定不是loser,可能心理是是loser,但是财产上,肯定不是loser,在加州有3套房,住一套,租两套,在新泽西有一套房,孩子放假了什么的,过去住几个月。 他自己说的,他虽然入籍了,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不投任何人的票。因为他觉得,民主党跟共和党就是哥们,跟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关系还亲密。他认为这些政客,基本上是哄选民的,比如比如里根、Trump、希拉里还有什么布隆伯格,都是看人下菜,都有过一次或者几次代表不同党派参选的经历。 他上的是一个天主教的大学,维拉诺瓦大学,他讲,大部分人的美国人淳朴到你无法想象。如果他们有中国人一半精明,也不至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受骗。我就问他,为什么叫几十年如一日呢?不是四年才骗一次么?他说,完全错误,红州一直是红州,很难改变。蓝州也是如此,可不是统治四年的事情,而是一统治就几十年。谁当总统,对那些地方,一点影响都没有。至于说非法移民,大部分非法移民也不会去红州,因为那里经济不好,但是红州却认为是非法移民抢了他们的工作。实际上,美国人不会去从事非法移民从事的工作。而蓝州是非法移民很多的地方,蓝州同样离不开非法移民从事的工作。 他跟我讲,可以把非法移民想象成在北上广深打工的,并且没有户口的人。他们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但是收入不高,保障很少。当然了,境况还是比北上广深的没户口的人要好很多,因为非法移民结婚生小孩,这些小孩是有美国户口的,但是中国的外来务工人员,生了小孩,只能放回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着。有点类似的是,这些非法移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是被被歧视的,也是用来甩锅的。...
10 months ago
小时候,老师家长总是这样说,考上大学就好了,考上大学之后呢,还有研究生,还有博士生,当学历已经读到尽头,会是什么风景呢? 其实,并没有哪条路是容易的…… 本期的嘉宾,是一位已经把学历打通关的博士,博士毕业以后,仍然要面对琐碎的人生,仍然有许多说不出的麻烦。35,不止是程序员的坎,也是公务员报名的坎,还是高校的老师申请青年项目的坎,这个神奇的数字,左右着无数的中国人。 下面这张照片是嘉宾读博期间拍的,早晨的校园,读博是一种修行,这条路需要无穷的毅力……
10 months ago
Bob Dylan 曾经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叫《blowin’ in the wind》,里面有一段歌词这样写道: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10 months ago
以前,我在讲《史记》的时候,讲到司马迁写的下面这句话: 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故,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我觉得中国人观天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坐井观天。第二重是司马迁所说的戴盆望天,头上戴着一个盆来看天。第三重境界是清朝以后中国人有机会出国了,这是观天的最高境界,背井观天。背着自己的井,到异国他乡观天,看来看去,还是中国世界第一。 用钱钟书的话来说:“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这正是中国的利害,天下没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 这期节目,我访谈了一位江苏的周先生,与我年龄相仿。两个年过40人的,我坐井观天,他戴盆望天。不惑的年龄,却更加疑惑了。 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破碎人生》,电影的内容忘的七七八八了,只记得一个男人,他的妻子去世了,妻子去世后,他才发现了原来她妻子有情人……所以,他也搞不太清楚他爱不爱她的妻子,他的妻子也不爱他,后来,他喜欢上了拆东西,包括钟表,房子什么的,就是拿个大锤一顿拆。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名字,《破碎人生》。因为我的人生已经破碎,我也喜欢拆东西,不过,我从小就喜欢,我大概小学没上的时候,就拆了自家的闹铃,后来又装了起来……拆过收音机,又装了起来…… 《破碎人生》的男主是因为破碎,才喜欢拆东西,而我,不会是因为喜欢拆东西,才破碎吧? 本期的嘉宾周先生不同,他破碎过,但是,有人把破碎的心给他补的完整了。说实在的,我很羡慕他,虽然在电台里,我不好意思亲口说出这句话,但是,我真的很羡慕他的生活。 有时候,我在想,老周喜欢建模,喜欢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把作品做好。我喜欢拆东西,是不是因为这样,导致生活有如此的不同呢?
10 months ago
俗话说,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与本期嘉宾高鹏谈话,从他的身上,依稀看到了我自己。 说聪明吧,被聪明人甩开二里地;说笨吧,又不服气,毕竟有手有脚,肩膀上还扛着一个大脑。 想经商,无人指路;想从政,无人提携。求人,不愿低头,因为知道低头未必有用;求己,只有努力,即使明白努力未必成功。 蹉跎半生,方才对这个世界有点了解。于是,像蜗牛一样,慢慢的靠磨,学会了一点编程,也学会了一点英语。又迫不及待的与人分享:资质平平的人,应该如何学习编程与英语。 还是那句话,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与诸君共勉! 我跟他是在X上相识,他的X账户是:@Priest748 题图是嘉宾亲自拍摄的照片,黑暗中的光明。 最后,做个广告,10 月 25 日到 26...
10 months ago
认识小玫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在南京大学读书的学生。她对生活的态度,永无都充满了乐观。她在微信上的签名是:变废为宝专家。 我觉得她有超强的自愈能力,连漫威的金钢狼都要自愧不如,我记得有一年,她跑步把自己的腿跑受伤了,要在医院做CT或者什么东西。在那种腿都瘸了的情况下,她依然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另外,她还有一条一直陪伴她的腊肠狗——小丽。本期节目,能访谈到小玫,是真的开心,因为跟开心的人谈话,就是让人开心。 看来,变废为宝专家名不虚传。让我这种总是发牢骚的废物主播,也开心的不行。 小玫作为一个开朗的女孩,社交媒体肯定是有的,各大社交媒体如下: 即刻@朱晓玫 播客@来颗维D 小红书@A酱的可持续生活 公众号:自由地夜行
10 months ago
戏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干破防,没有一行我在行。干一行恨一行,泼天的富贵,老板替我扛,看到工资条,南极也没有我心凉。” 戏言归戏言,是有几分道理的。目力所见,大部分人都是负重前行。本期的嘉宾,曾经也是一个程序员,在IT行业干了几年之后,换了一个赛道,去了“传统”行业工作。 她在“传统”行业找了一份朝8晚4的工作,由于有了空闲的时间,她开始发展自己的爱好。从音乐,到健身,游泳,网球,瑜伽……现在在准备人生的第一场全马。 从她的朋友圈里,可以看到人越来越松弛了,从以前苦于Java的“泛型”,到现在苦于马拉松的“撞墙”,活出了另外的精彩。 题图是本期嘉宾“游山玩水”拍的一张照片,在征得她的同意之后,我用来当本期的题图。她的朋友圈是这样说的:“宇宙是多么浩瀚,人又算得了什么?” 让我很有感触。 最后,我给自己做个广告。老听众知道,我写了四本书,试图出版,至今3年有余。印书需要纸,造纸需要树,树需要成材……我中学校门的左边写着:“十年树木”,右边写着:“百年树人”。一棵树长大成为一张纸,需要十年呢……而它,才刚刚出土。 十年,我,我,我还真是有点等不急呢。十年,好漫长呢,爱情来了,又去了……从情人已经沦为了仇人(陈奕迅能让情人变成朋友,我确实比较佩服他)。我从2019年说写书,说2021年一定出版,又说2022年一定,2023年一定,一直到2024年,那就2025年一定出版,搞得我像下周回国一样……被电台听众调侃为栋哥写的书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我学过地理,懂这是什么意思,地球是个球,地平线是一条你永无看得到,却永无走不到的一条线。 算了,自己卖得了,下面的网址上可以预览这四本书:https://books.xueban.app 另外,我给自己录了一期电台来宣传我做的这件事: 2024年10月1日,我宣布做点小生意,算是创业吧,先卖自己写的电子文档,再卖软件…… 另外,我在B站上直播讲我写的书,每天下午3点直播,如果错过了,会有录播。(YouTube上也有上传)。
11 months ago
首先,我给自己做个广告。老听众知道,我写了四本书,试图出版,至今3年有余。印书需要纸,造纸需要树,树需要成材…… 我中学校门的左边写着:“十年树木”,右边写着:“百年树人”。一棵树长大成为一张纸,需要十年呢……而它,才刚刚出土,像下面这样: 十年,我,我,我还真是有点等不急呢。十年,好漫长呢,爱情来了,又去了……从情人已经沦为了仇人(陈奕迅能让情人变成朋友,我确实比较佩服他)。 我从2019年说写书,说2011年一定出版,又说2022年一定,2023年一定,一直到2024年,那就2025年一定出版,搞得我像下周回国一样……被电台听众调侃为栋哥写的书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我学过地理,懂这是什么意思,地球是个球,地平线是一条你永无看得到,却永无走不到的一条线。 算了,自己卖得了,下面的网址上可以预览这四本书: https://books.xueban.app 另外,我给自己录了一期电台来宣传我做的这件事: 2024年10月1日,我宣布做点小生意,算是创业吧,先卖自己写的电子文档,再卖软件…… 广告做完了,接下来,介绍本期电台的嘉宾。 本期访谈的嘉宾,本科学物理,后来转行当程序员,从前端干到后端,从软件干到硬件…… 每一步都走的很自信,十年时间,已经成了单位的顶梁柱。从一个物理学家,搞核的,转行成六边形战士,搞多核CPU的。 用亲身的经历,验证了《十年学会编程》。十年学会编程的电台链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