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feeds2.feedburner.com

编程随想的博客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编程随想的博客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200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over 3 years ago

分享各类电子书(政治、IT、科普、历史、等,97本)

over 3 years ago

  插播一条消息:  4月22日,俺在前一篇博文回复读者评论。当时有人???议俺:把博客的评论都导入 Github。然后俺回了一条留言(链接)告诉对方:已经有热心网友干了这事儿。并且俺还贴出 Github 已有的某个仓库的网址(该仓库的作者会把博客新增的留言【实时同步】到 Github,已经运作了好几年)  大伙儿猜猜看,出了啥事儿?  一星期之后,该仓库的作者在俺博客留言(链接),说他的仓库刚刚被 Github 封杀,连这个仓库对应的用户帐号都被禁掉(相当于【炸号】)。据说是有人向 Github 官方恶意投诉。...

每周转载:从“肿瘤黑幕”看天朝的“医患矛盾”(网文8篇以及俺的点评)

over 3 years ago

前一篇博文的评论区,俺回复了好几轮,显著超出以往。主要是因为,有几位热心读者写了很多条质量不错的留言,而且讨论很热烈。既然大伙儿捧场,俺当然也要有所表示。在此,向这几位热心读者表示感谢!★引子  前几天,关于“癌症治疗 & 医患矛盾”的话题再次成为天朝舆论的热点,相关话题连续多日停留在“热搜排行版”。俺借此机会发一篇《每周转载》,分享相关报道,顺便抹黑一下党国。  如果俺转贴的这些报道,你都已经看过,可以直接跳到最后一个章节(俺写了比较长的一段点评)。★(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张煜医生的爆料  4月18日,北医三院肿瘤内科的张煜医生在知乎发了一篇长文《写给我挚爱的国家和众多的肿瘤患者及家属——请与我一起呼吁,请求国家早日设立医疗红线,遏制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医疗行为》。这篇长文立即引起轰动。  但是张煜医生当天晚上又把那篇文章删掉了(以下是他删文之后发的声明)  俺找到了搜狐网站对此文的转载(链接,网页存档)  全文转贴如下(引文中的某些粗体是俺加注滴)  我叫张煜,是一名普通的肿瘤内科医生,民盟成员。近1年多我碰见了很多事,让我经历了纠结和痛苦,也促使我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我觉得想明白了,觉得有很多话要说,因此写下这篇文章。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有这个感觉,国家变得越来越强盛,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少,体制也变得越来越透明。我们都是其中的受益者,并且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但是,今天要说的是不好的方面,是关于目前肿瘤治疗中出现的大量不良医疗行为和一些肆无忌惮的医生,以及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提出解决方式。...

近期安全动态和点评(2021年1季度)

over 3 years ago

又到了每季度的安全新闻汇总。今天这篇比较长,有些俺认为不那么重要的新闻,就没有放进来了。★隐私保护◇【输入法】的隐私风险《输入法会“背叛”我们吗? @ 南方周末》一位受访者对南方周末记者描述,几天前朋友家要换马桶,她微信回信息说了自家用的牌子,下次打开手机 WPS 时,开屏广告就成了京东马桶。“这种 N 年不提的话题,不可能这么巧吧?”她怀疑是输入法泄密。根据 Mob 研究院数据,2020年搜狗、讯飞和百度三家输入法占据了国内市场九成的活跃用户,其中搜狗占有率最高,54%。2020年9月,腾讯全资收购了搜狗。易观一组数据表明,中国第三方输入法的活跃用户在2019年达到7.71亿。输入法已成网民刚需。输入法会获取哪些信息......梳理三份隐私政策,输入法软件可能收集的用户信息有11类,涉及调用的手机权限有12项。◇大规模用户数据泄漏《谁在倒卖我的简历? @ 新浪》  编程随想注:...

每周转载:新疆棉花——从“人权争议”到“外交对抗”(外媒报道30多篇)

over 3 years ago

上一篇博文(计算机网络通讯的【系统性】扫盲???发出后,有多位热心读者提供反馈,俺更正了几处错误(包括笔误),并补充了若干图片。在此表示感谢 :)★引子  最近几年,已经有多位热心读者在博客留言,建议俺发一篇博文谈谈【新疆人权问题】。就在上一篇博文,还有某读者提到类似建议。由于俺手头没有足够多的资料,所以一直没有写这方面的【原创】博文。  最近一个季度,“新疆人权问题”已经演变为严重的外交对抗,并延烧到其它一些领域。俺正好借此机会发一篇《每周转载》,有助于列位看官更多地了解此事。  提醒一下:  由于真理部的严厉封锁,【墙内】媒体不可能有新疆的【负面】报道。因此,如果你只看墙内的媒体,你的信息来源是【严重单一化】滴。  为了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本文汇总的外媒,包括了【北美、欧洲、澳洲、东南亚】的多个国家。  由于本文转载的外媒报道比较多,俺分为几个章节。大伙儿可以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背景介绍  考虑到有些读者可能不了解此事的来龙去脉,俺先贴出相关的背景介绍。◇维基百科的相关页面《2021年新疆棉花争议事件 @ 维基百科》《新疆再教育营 @...

计算机网络通讯的【系统性】扫盲——从“基本概念”到“OSI 模型”

over 3 years ago

近期老是在写政治博文,又有两个月左右没写技术博文了。某些技术型的读者,背地里肯定骂俺太懒。今天搞了一篇内容特别长,信息量特别多的。喜欢看技术博文的读者,可以慢慢消化。★本文的目标读者  今天这篇的标题是“扫盲”,也就是说:即使那些完全不懂 IT 领域,也不懂通讯领域的读者,依然能看懂(至少能看懂一部分)。为了做到这点,俺会尽量使用通俗的比喻,并适当加一些示意图。  另外,就算你已经比较了解网络通讯领域,本文中提到的某些部分,也可能是你所不知道的。也就是说:懂行的同学,看看此文,也会有帮助。  本文的标题特地强调了【系统性】——俺希望这篇教程能帮助读者对“计算机网络”这个领域进行系统性学习(何为“系统性学习”?请看这篇教程)  为了做到【系统性】这个目的,这篇教程很长。俺开博12年,这篇的长度估计能排到前5名。建议大伙儿慢慢看,不要着急。★基本概念  为了足够通俗,俺先要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信道(channel)  这是通讯领域非常基本的概念,肯定要先聊聊它。  通俗地说,信道就是“传送信息的通道”。◇信道的类型  首先,信道可以从广义上分为“物理信道 &...

每周转载:3月3日,缅甸政变经历“最血腥一天”(外媒报道及现场照片,多图)

over 3 years ago

前一篇博文《“水门事件”以及尼克松下台的经过》发出后,经过热心读者的反馈,俺又补充了若干内容,并更正一处明显???错误。在此,对这些热心读者表示感谢 :)★背景介绍  缅甸在去年(2020)举行大选,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简称“全民盟”)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胜利,军方背景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发党”)惨败。军方高层指责选举舞弊,要求“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宣布选举无效。而“选举委员会”反驳了军方的指责,认为选举有效。  比较讽刺的是——有多个国际组织指出:缅甸2020年的大选,确实有【不轨】行为,但这些行为来自【军方】。比如:“禁止(信奉伊斯兰教的)罗兴亚人投票”,比如:“恐吓那些批评军方的人士”......  也就是说,军方对大选动了很多手脚,依然惨败。在缅甸议会上院(民族院):“全民盟”赢得135个席位,而(军方支持的)“巩发党”只得到12席;在缅甸议会下院(人民院):“全民盟”赢得255个席位,而(军方支持的)“巩发党”只得到30席。这个选举结果让军方高层很恐慌,他们意识到:“全民盟”才掌权一个任期(5年),民意就有如此大幅度的上升。如果让“全民盟”继续执政,“巩发党”更加会被边缘化。于是捏,军方高层就狗急跳墙。  2月1日,就在执政的“全民盟”即将开始第二个任期时,军方发动政变,逮捕“全民盟”的整个领导层,查封“全民盟”总部,宣布国家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军方成立了“国家领导委员会”接管民选政府,该委员会由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任主席,副总司令梭温担任副主席。  政变后,军方改组了“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这个新的选举委员会宣布去年的大选结果作废。同时,军方开始切断某些城市的互联网,并在全国范围内封锁几大社交网络平台(包括在缅甸很流行的 Facebook)。成千上万的抗议者被逮捕,另有多名外国记者被军方逮捕或被军方殴打。  早在2月中旬就传出消息:军方用【实弹】进行镇压。3月3日则是政变以来最血腥的一天,30多人死于军方的镇压行动。  更多的相关介绍,参见维基百科(这里 & 这里...

“水门事件”以及尼克松下台的经过

almost 4 years ago

由于疫情的缘故,今年春节比较特殊。俺在2月上旬和中旬降低了在线活动的频率,导致上一篇博文基本没有回复评论,很抱歉:(★引子  前不久,正值川普的第二次弹劾案,网上有一些相关的讨论???俺看到很多人犯了低级错误(比如经常看到有人说:尼克松被弹劾下台)。今天这篇博文,可以澄清某些误解,也有助于大伙儿更深刻地理解美国的政治体制。  另外,俺在美国2020大选前发了一篇《美国政党简史(上)》,这个“简史”俺打算写“上/中/下”3篇,到时候肯定会聊到“水门事件”。由于是“简史”,俺不可能在其中详述“水门事件的过程”。单独写一篇“水门事件”的博文,好处是:未来俺写“简史”的时候,只需要简单引用一下今天这篇博文。★尼克松的政治生涯  为了深刻理解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的行为,有必要先聊聊尼克松的从政经历。◇早年经历  尼克松早年是众议员,曾参加众议院的“非美活动委员会”。该委员会从1945年开始成为常设委员会,主要负责【反共调查】。“非美活动委员会”最著名的调查案例是1948年的“希斯间谍案”(希斯曾是国务院的官员)。该案的调查由尼克松大力推动,堪称尼克松在政坛的成名作。知名度上升之后,尼克松于1950年竞选参议员并当选。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尼克松与麦卡锡都是激进的反共参议员。麦卡锡的行事风格太过极端,导致打击面太广,反而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另外,麦卡锡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指责美国军方高层有很多共党分子,得罪了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  尼克松与麦卡锡的反共立场相似,但尼克松不太认同麦卡锡的做法,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1952~1960)8年的副总统  1952年,艾森豪威尔参选总统,挑选尼克松作为竞选搭档。那时尼克松出道没几年,为啥会被看中捏?至少有如下几个原因:其一,尼克松来自加州(加州是最大的票仓)。其二,尼克松既有【反共】的知名度,又与麦卡锡保持距离(刚才提到:麦卡锡得罪了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干了8年总统,于是尼克松也沾光当了8年副总统。  这期间,尼克松经常出访外国,也经常接待外国领导人。据说那几年美国的国是访问,他的出镜率比国务卿还要高。借着这个机会,尼克松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  顺便说一下:1959年在莫斯科举行了“美国国家展览会”,尼克松率领美国代表团访苏,还与赫鲁晓夫展开了大名鼎鼎的【厨房辩论】。◇1960年大选惜败  1960年大选,尼克松代表共和党参选总统,其对手是肯尼迪参议员。那年的大选非常惊险(惊险程度超过2016&2020大选)——在普选票方面,双方的支持率非常接近(49.7%...

每周转载:内卷的天朝,各阶层的众生相(网文16篇)

almost 4 years ago

超过一季度没发《每周转载》了,今天赶紧发一篇,聊聊2020年的网络热词“内卷”。  本文转载的文章,很大部分来自【墙内】网站。为了防止这些文章将来被真理部“和谐”掉,俺对每篇转载的文章都标注了???网页存档”的链接。★何为“内卷”?《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 @ 澎湃新闻》(网页存档)(编程随想注:以下是该报道的部分摘录,段落内部的粗体是俺标注滴)  2020年,可能没有第二个人类学术语比“内卷”更加出圈了,它本来是人类学家解释为什么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的概念发明。现在则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少量竞争优势,挤占他人的生存空间,同时造成精神内耗和浪费。人们可以在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识别出内卷,可以说是从幼儿园一路“卷”到职场、连婚恋也可以“卷到天上去”。  澎湃新闻请到了人类学家项飙来谈谈内卷,今天的内卷和它在被发明之初的含义有什么区别?我们又如何描述当代生活中的内卷?  人类学家项飙非常擅长使用比喻和日常观察来深化和细化我们对于概念的理解。他把内卷描述为一种“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他更是站在人类学视野下竞争的大框架内理解“内卷”,指出内卷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例外现象,它的背后是高度一体化的缺乏退出机制的竞争。  (编程随想注:这篇文章以问答形式展开。由于篇幅很长,俺只摘录项飙的部分回答内容)  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  内卷这个概念最早是格尔茨通过对爪哇岛的农业经济的总结里面提出来。他要解释的是为什么农耕社会长期没有大的突破。农耕经济是越来越精细化的,在每个(土地)单位上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多,我们可能会想象说投入的人力越多,你的产出也会是高的,可实际上这一点的提高,因为人力多投入而增加的产出,就也只够人力本身的消费了,就是说你多了一张嘴就被这张嘴消费了,如此而已。所以就造成了一种平衡状态,多少年一直如此。为什么叫内卷?是说你在耕作的时候,大家对每一个细节都越来越关注,可是到最后产出跟你投入是没有关系的,甚至是负增长。如果你要到一个荒野上去开垦荒地,粗放地耕种,其实你的产出和投入的比例反而更高。我在读书的时候,我的老师北大孙立平教授就说,你看中国农民,他们种田跟种花一样。精耕细作这四个字,是对亚洲农业很好的概括。后来学者黄宗智研究长江三角洲的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他把内卷的概念引到了对中国的农业经济史的分析,他的分析跟Mark Elvins“高水平陷阱”的意思,基本上是相通的。 “高水平陷阱”是说,中国在很早就在农业技术、行政管理,还有社会组织、人力动员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它达到高水平之后一直就没有突破。农业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就没有变化。Mark...

开博12周年庆,博文分类汇总

almost 4 years ago

每年一次的“周年庆”又到啦!根据历年来的惯例,俺在“周年庆”当天(或前后一天)进行【博文汇总】——把历史上的博文按照分类罗列出来,方便新来的读者了解旧博文。  顺便说一下:  今天同时也是【维基百科成立20周年】的纪念日。“维基百科”是俺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给俺带来了很大帮助。也祝贺它20周年大庆。★对【新读者】的几项说明  在切入正题之前,先插播几条说明——主要是说给【新读者】听。◇俺【无法】处理每一个“读者评论”  在2013年或更早,俺基本上可以做到——回复每条读者评论;但如今,评论实在【太多】,无法逐一回复。  在这里给大伙儿道个歉——俺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列位看官请多包涵。◇尽量【别】给俺写邮件  最近几年,俺很少处理邮件(理由同上)。  由于评论是【公开】滴,能被大伙儿看到,所以俺优先回复评论。  如果你有【重要且紧急】的邮件发给俺,建议你在发邮件之后,再到俺博客最新的一篇博文中,用【留言的方式】提醒一下。◇对读者评论,俺回复的频度会比较【随机】  首先,俺如果比较忙,回复读者评论的频度自然会降低。  其次,为了降低安全风险,俺采用尽可能【随机】的方式回复评论。以免朝廷的走狗摸清俺在线活动的规律。比如说:俺有时候会连续几天不出现;有时候会一天出现几次。  (注:“网络活动随机化”的好处,参见“这篇博文”)◇本博客的界面分【桌面版】和【移动版】...

近期安全动态和点评(2020年4季度)

almost 4 years ago

自从2019年初开始每季度发《近期安全动态和点评》,今天这篇的长度创记录了(确实有很多内容要聊)。  准备这篇汇总花了俺好几个晚上,再加上元旦假期要陪家人,最近10天都没有上线回复评论,很抱歉 :(★隐私保护◇人脸识别《房地产公司利用人脸识别,判断客户身份 @ Solidot》南方都市报报道,多家房地产公司的售楼处利用人脸识别识别客户身份,并据此给出不同的报价。一位中介称,每当新楼盘上市时,房企一方面会花大量费用做营销宣传,吸引潜在购房者,另一方面也会找各种卖房平台作为“分销渠道”,让渠道帮忙招徕客户。如果购房者是看了房企宣传前来买房,叫做“自然到访客户”,说明房企的营销费没白花;如果购房者被渠道中介带上门,就属于“渠道客户”,房企要给予中介一定的“好处费”,即提成佣金。过去,房企销售与渠道中介抢客户的“混战”经常发生。而人脸识别,就是为了帮助房企判断某个购房者是什么类型、是谁的客户,佣金应该发给谁。报道称,没有被系统记录下来的首次到访客户其下单的房屋售价最低可以便宜【数十万元】。  编程随想注:  很多天朝网民觉得“隐私泄漏无所谓”,他们真应该看看这篇报道。  “隐私保护”直接关系到【数十万】的购房差价——这就是【隐私的代价】!◇苹果 OCSP 事故——曝光重大的隐私丑闻《苹果服务器宕机,导致无数应用停止响应 @ Solidot》大批苹果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报告,他们的应用程序失去响应或需要数分钟时间才能启动运行。受影响的服务还包括...

分享各类电子书(科普、政治、IT、历史、等,180本)——增加【科普】大类

almost 4 years ago

前一篇博文在12月4日发布,俺直到12月18日(上周五)才开始回复评论。很抱歉 :(  主要是因为:最近2周新增了69本科普类书籍。由于这些书都是【首次】分享,俺要为每一本书写“简介页面”(这个工作量蛮大的)  在本文发布前,俺已经去前一篇博文回复了4轮评论。今明两天如果有空,俺也会去前一篇博文把某些遗漏的读者留言再回复一下。★关于“科普大类”  最近几年,经常有热心读者建议增加“科普大类”。因为俺比较懒,一直拖到今年,惭愧。本来想在3季度动手,结果那段时间比较忙。还好,总算在2020年结束之前,把这事儿给办了。  “科普类”包含的领域(学科)很多,相关的电子书也很多,不可能一次全搞定。俺这次的策略是:每个学科的多个分支,都稍微上传一两本。这样一来,大伙儿可以看出俺归类的【层次结构】。假如哪位同学认为俺的“分类结构”有不合理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另外说一下科普类书籍的【格式】:  俺要尽量避免“在短时间内的【上行流量】过大”(这种网络流量特征会增加俺身份暴露的风险)。所以,如果某本书俺手头有不同语种不同格式的多个文件,这次先上传文件尺寸【最小】的那个。等到明年1季度,俺再陆续补充同一本书的其它格式。  截止俺发这篇博文时,180本书都已经上传到微软网盘,但 BT sync(Resilio Sync)的同步会有滞后。有些比较大的扫描版...

学习与人生——700篇博文之感悟

almost 4 years ago

上一篇博文发出后,俺连续很多天没有回复评论区——在忙着整理“科普类电子书”(“科普类电子书”的同步密钥,在本文末尾公布)。  然后准备这篇博文,又花掉好几天???为了避免“线上静默时间”超出14天,在本周一,俺已经回复了一轮评论。★引子  今天这篇是呼应去年的最后一篇博文《时间与人生——跨入本世纪20年代的随想》。  2020年只剩下一个月了,大伙儿不妨回顾自己在这一年里的经历,同时对照一下上述这篇博文。应该会有一些感触吧。  另外,比较凑巧的是:到目前为止,俺累计已经写了【700篇博文】——今天这篇的副标题就源于此。  今天这篇博文的内容比较多,而且会大量引用旧的博文。如果你是老读者,并且对旧博文都已经非常熟悉。阅读这篇应该不会花太多时间。  反之,如果你是新读者,或者是对旧博文【不】熟悉的老读者,阅读这篇会花比较多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你只用很短的时间(小于半小时)就看完,那这篇对你就没啥效果。★回顾  为了纪念本博客已经写完700篇博文,请允许俺先回顾一下本博的历史——这是为了增加后续章节的说服力。◇博文数量的变化  再有一个半月,就是本博客的【12周年庆】。如果你计算 700÷12,俺平均每年应该写将近60篇。但实际情况是:最近几年,每年只有30多篇,而且呈现【递减】的趋势。所以,经常有老读者抱怨说:发博频度太低啦。  光从“篇数”来看,多半会觉得俺越来越懒。但“篇数”只是【表象】,更有意义的指标是【信息量】或【知识量】。虽然发博的数量呈现递减趋势,但博文的【平均长度】(剔除“转载”)呈现递增的趋势。假如做一个积分的话,每年的【原创】博文的信息量应该还是递增滴!  作个简单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