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feedburner.com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電腦玩物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245 followers
Last updated 1 day ago
1 day ago
如果生成式 AI 不只會針對問題直接文字接龍出答案,而是會:「先寫好一份研究計畫,接著自動根據計畫去蒐集資料,針對資料進行推理分析,最後把整理出的結果撰寫成研究報告。」甚至能夠「同時摘要數十篇參考資料,並一口氣自動完成3000字以上的文章」,那這樣是不是在人與 AI 協同合作的過程中, AI 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品質更好、更有效的內容草稿呢?這就是這篇文章想要測試的 Google Gemini Deep Research 目前可以做到的事情。我最近寫了一篇文章:「如何用...
3 days ago
ChatGPT 前幾天推出了「專案(Project)」功能,雖然這個功能目前只開放給 ChatGPT Plus、Pro 和 Teams 用戶使用,但根據 ChatGPT 功能的開放方式,未來應該有機會免費用戶也會獲得此功能。(就像昨天免費用戶也可以開始使用 ChatGPT Search 功能一樣)那麼,我們是否需要...
11 days ago
筆記越記越多,卻越來越難找到實用的內容?你是否浪費了大把時間整理從未使用過的資料?其實很多時候:「放下資料,不整理」,就是最有效的整理方法。就像「精實管理」中強調的:「需要的東西,在需要的時候,只提供需要的量。」減少庫存、人工的額外浪費。當我們在打造個人第二大腦時,也可以把握這個整理原則。如果,看到什麼好像不錯的資訊都要整理,整理時還設計各種漂亮格式,一則資訊要分類還要連結,就算我們會有工整豐富的系統,但是當裡面大多數內容不會真的拿出來使用時,那些整理的時間,那些為了完美維護的空間都成為浪費。而最終我們反而沒有時間完成真正工作。雖然放下資料不整理,難免損失一些資訊,但比起時間的損失,其實不值一提。而把這些時間拿來完成真正的任務,反而可以換取最大的產出價值。下面是我寫筆記、建立第二大腦系統多年後,自己目前把握的 6 種「少記筆記、停止整理」相關原則,提供大家參考。(延伸閱讀:筆記,累積的效應,2024 開始撰寫我們的第一則 10 年筆記)1. 不要為了調整系統回頭去重新整理舊的資料,在新專案上建立新系統即可首先,不要為了調整我們的第二大腦系統回頭去重新整理舊的資料。當我們學到一個新方法,用到一個新工具,覺得有一個新的技巧很厲害,我們就在新的專案任務上來開始嘗試這個新系統就好了。新工具、新方法,用在新任務上即可。舊資料的價值在於已經完成的任務,與未來需求相關性低。重整舊資料會消耗大量時間,對新專案幫助有限。當然,我們總希望自己的第二大腦一直保持著非常完美的狀態,但是這需要花上非常非常大量的時間,而這個時間跟它獲得的成效相比,通常並沒有那麼值得。我們過去的系統可能有某些讓自己覺得困擾、不適合的地方,任何系統都會,但是它也幫助自己解決許多任務,一直走到今天。這時候,如果我們看到一個很棒的新方法、新工具,我們要面對是接下來新的專案跟任務,讓它在新目標上去獲得最好效果即可。我們回頭去整理舊的系統,通常不會為我們帶來新的價值成果,所以這樣的整理其實並不必要。例如我之前在嘗試 Heptabase 的時候,我利用它去處理那時候正在撰寫的一本書籍,我覺得滿好用的。但是我不會把之前其他不同專案的資料也全部搬移到 Heptabase 上面去做重新整理,我就讓這個新工具來處理新的專案,然後去測試看看對自己是否適合它,利用它的便捷功能來為新專案創造成果,節省時間,這才是最有效的做法。2. 不要為了年度回顧去重看舊資料,為接下來的新目標連結舊資料即可第二個,不要為了做年度回顧去反覆重看舊資料,為接下來的新目標去連結舊資料即可。這是我自己做年度回顧時的關鍵技巧。我們總想要花上很多時間,把過去一年來的每則筆記、每個日記、每份資料看過一遍。但老實說,在這中間一百份資料裡有沒有十份資料會對接下來要產生的新成果有幫助呢?如果連十份都沒有,那我花掉的百分之八、九十時間會不會是無效的?年度回顧從新目標出發,連結舊資料。使用關鍵字搜尋舊資料,篩選出可支持新目標的內容。將篩選出的資料整合到新專案筆記中。也不是說不要做年度回顧,而是我們可以試試看從「新目標、新專案」出發。例如,我明年想要推展一個新產品題目,我針對這個新題目回頭找出過去一年(甚至過去幾年來)我跟這個題目有關的資料。這時候只要「搜尋」關鍵字,再透過之前建立的連結去把相關資料撈出來就可以了。我在閱讀這些跟新題目相關的舊資料時,把其中新專案還可以用的舊資料,重新連結整理到新專案系統中。這時候,即使我沒有回看每一筆舊資料,甚至沒又回顧過去一年大多數資料,我也覺得自己已經做好了一???最有效的年度回顧,因為年度回顧的目標永遠是面對著接下來我們要完成的新專案。例如,我在生活中設定的一個新目標是明年讓小孩在週間跟週末有更多運動。於是我在自己的第二大腦搜尋類似的關鍵字,快速找出過去幾年來我們可能嘗試過的一些戶外活動的方法或場所,我查看這些筆記,看看小孩對哪些特別有興趣,把這些過去的經驗重新撈出來,排出一個優先順序,變成明年或者即將要開始的新的運動方案的一個計畫。我覺得這樣就做好了一個有效的年度回顧,不需要去看每一則我跟小孩之間的日記,或者每一個跟運動項目無關的資料。永遠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再去處理連結這些舊資料就好。這其實也呼應第一個關鍵技巧,不是不要看舊資料,舊資料不是不重要,而是只有當它跟新專案、新目標發生關係的時候,它才重要。我們在這時候去整理舊的系統就可以了。(延伸閱讀:執行優先於整理,不要憑空設計系統:以我的防彈筆記法實踐為例)3...
18 days ago
過去一年多,我在許多企業裡講授了與 AI 提升工作效率相關的課程,同時也將多種 AI 工具整合進自己的工作流程。在這樣的經驗累積下,我發現若要讓 AI 生成的結果真正對工作產生效益(不僅需具備足夠的品質,也要在效率上有所提升),AI 的工作流程需要掌握三個關鍵階段。起碼對我常常應用的 AI 工作流程來看,包含簡報、報告、文案、專案企劃、資料分析、客服回應、行政瑣事、閱讀學習等等應用來說,把下面三個階段融入 AI 工作流程,往往會獲得更好的結果:階段一、AI...
25 days ago
感覺台灣只剩下我會介紹 Evernote 了:)所以如果真的推出什麼我覺得很好用的功能,還是值得寫一篇文章跟同好分享。今天這篇文章要介紹的就是最近推出的「免帳號登入,他人就可一起同步編輯 Evernote 筆記」的新功能。為什麼需要免帳號登入的多人協作編輯?如果只有自己使用 Evernote ,但想要跟團隊的其他人一起合作時,其他人不需要擁有 Evernote 帳號。共同處理某一個任務的待辦清單。共享某一個任務的資料。共同編輯一次的會議記錄。分享自己的某一個心得筆記並尋求意見。Evernote 免帳號多人編輯記事功能的範圍與限制:針對單則記事,可共享給沒有帳號的夥伴一起編輯。(如果共用記事本,則需要對方有帳號)可以多人同步一起編輯,不會有衝突,而且速度流暢。無帳號夥伴「可以」確認待辦清單、輸入文字內容、插入表格、設定基本格式。無帳號夥伴「不能」附加檔案、圖片、錄音、行事曆與工作事項提醒(避免混亂與占用空間)。我以前會把 Evernote 的專案???任務筆記,重新整理成...
29 days ago
要持之以恆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先不說長時間的堅持往往強人所難,光是要每天重複一樣的行動、相同的規律,難道不會覺得膩?這時候一旦新鮮感淡去,剛好遇到其他事物的干擾,或者自己偶爾處在懶洋洋不想動的低潮中,那麼這件事情就很容易開始拖延下去,而想要養成的習慣也往往中斷了。曾經有「時間管理課程」的學員問我說:「如果養成習慣的過程中覺得無聊枯燥,只是一直做著同樣的動作,這時候要怎麼辦?是不是一定要非常有毅力才能做得到?」但是,養成習慣的過程,為什麼會被認為是要一直重複著一模一樣的事情呢?(延伸閱讀:養成好習慣不是堅持重複做,放下恆毅力,打破習慣鎖鏈)後來我發現,大多數人對養成習慣的想像是:我排出一個每天晚上的運動時間表,規定自己時間到了要去跑步30分鐘,雖然想的時候很美好,但是等到真的要做的時候,可能因為臨時有事、天氣不好、回家太累、心情不佳,或者就是想要偷懶一下,所以這個跑步計畫就被放棄了,???後等待第二天,覺得自己一定可以去完成時間表上排好的那個計畫,結果真相是等待自己的永遠是另外一個可以讓自己輕鬆放棄的理由。其實,養成習慣並不一定只能是排好計畫、重複執行、堅持到底,然後習慣成自然。我自己的真實經驗反而是,無論是養成一種生活習慣,還是養成一個提升生產力的習慣,往往不是套上一個規則然後照著走,而是在「面對做不到,解決問題,變成可以做到」的過程中,來來回回,但只要我們願意「持續解決問題」,那麼習慣就已經在養成的路上。(延伸閱讀:如何開始一個跑步習慣?我的經驗談)我和孩子一起養成寫日記習慣的例子之前暑假的時候,我和孩子做了一個約定,希望在暑假的每一天都寫一篇日記,目的是可以練習觀察、分享的能力,觀察生活中有趣的細節,懂得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出來(孩子目前小學二年級)。後來的結果,我們寫了 60 幾篇的日記,達成了這個目標,看到累積出來的結果也覺得很有成就感。但我們是怎麼做的呢?排定一個時間表?沒有,因為我知道如果規定每天幾點要寫日記,只會造成更多反抗,到了時間點更不想寫,不到時間點也不想寫,過了時間點就更加不會寫!給出各種獎勵或懲罰?也沒有,如果只是一次性的任務或許可以試試看,但要連續那麼多天,我知道獎勵(又能夠獎到什麼程度?)、懲罰(又能夠罰到什麼程度?)通常效果不彰,反而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只有開頭熱衷,後來對獎懲無感就會很快放棄。鍛鍊意志力逼迫自己(或他人)?更不會,如果因為權力的逼迫,反而喪失了對這件事情樂趣的體會,那不就跟目標背道而馳。所以,最後我們之所以能連續一整個暑假每天寫日記,其實是在每天找方法去解決不想寫、沒東西寫、沒時間寫的問題,在不斷解決問題過程中,變換各種不同行動,當這些解決問題過程連續在一起,就成為了連續 60 幾天寫成的日記了。在這段時間內,有很多次孩子可能覺得今天很累,不想寫今天的日記。這時候,我們會提供不同的行動方案,協助他繼續推進這個習慣。比如,今天的日記可以用畫圖取代,或者今天的日記可以寫得簡單但有趣一點,或者我們可以畫一個表格,比如今天去夜市吃到的食物排行榜。甚至,我們也可以將日記的撰寫時間改到明天早上。拒絕機械式時間表:彈性找空檔,隨時但隨性完成日記首先,我沒有設定嚴格的時間表,也不要求每天必須在某個特定時間完成日記。相反,我告訴孩子:我們每天一定要找到一個空檔來完成日記,但可以自由選擇任何讓自己覺得舒服的時間。這其實就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如果一定要晚上寫,很累時怎麼辦?如果一定要早上寫,很想玩怎麼辦?如果一定要某個時間寫,還沒有很棒的想法怎麼辦?而解決問題,就是找到自己最舒服又能最快完成的時間來寫就好了。(延伸閱讀:更容易養成新習慣的規則設計表,我的特製範本下載)舉例來說,以下幾種情境都可以是寫日記的好時機:午間休息:中午吃完飯,正在休息的時候,如果精神狀態很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寫一篇日記。(畢竟,為什麼要等一天結束才寫?)晚間放鬆:晚餐後、洗澡後,甚至在睡前,當覺得有點動力時,也可以趁機完成當天的日記。早晨空檔:早上起床後,如果有個 20 分鐘的空檔,正好還沒開始一天的活動,那麼可以用這段時間回顧昨天的趣事並寫下來。隔天補充:如果今天實在沒時間,也沒關係,可以在隔天早上或中午找到空檔補上。回歸我們的目標,並不是每天一定要完成日記,而是讓孩子懂得觀察生活中的小樂趣,將這些發現轉化為有意義的記錄。同時,選擇在自己舒服的時間完成,讓整個過程更加愉快,而不是帶著壓力或反感去執行。這樣的練習反而有一些意外的收穫,暑假中我們到沖繩旅行時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天早上,我們參觀了當地的水族館,孩子看到海龜後覺得很驚奇,突然問我:「爸爸,我們有沒有帶筆記本出來?」我好奇地問他:「你想做什麼?」他回答說:「我剛剛看到的這些海龜真的很有趣,我想利用現在這 10 分鐘的空檔,把它記錄下來。這樣,今晚回到旅館後我就不用再找時間寫日記了!」於是,他拿出筆記本,直接在現場用畫圖的方式把剛剛看到的景象記錄了下來。這不僅完成了當天的日記,還感受到了主動記錄的樂趣。日記寫膩了?試試用不同方式讓習慣變得有趣在暑假和孩子每天寫日記的練習中,有一天孩子突然跟我說:「爸爸,每天都只是寫字,好無聊喔!」這樣的情況,相信不只是孩子會遇到,大人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也會感到類似的疲倦和枯燥。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我的做法並不是強迫孩子繼續寫,更不會用一些「練字很重要」「寫作多有意義」的大道理來勸導他。相反,我會把這當作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和孩子一起討論怎麼讓寫日記變得更有趣、更能持續下去。(延伸閱讀:練習養成各種習慣一年後,我養成了 4 種成長心態)1. 用AI工具讓寫日記更輕鬆當孩子提到寫字很無聊時,我嘗試用科技幫助他突破這種單調感。我對他說:「如果你覺得每天都重複寫字太無聊,那爸爸用AI設計一個小工具。你只需要輸入今天觀察到的事情和感想,這個工具就會幫你自動拼湊成一篇完整的日記,有起承轉合、有頭有尾。要不要試試看呢?」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有時候可以節省撰寫完整文章的重複感,還讓他感受到使用工具的樂趣,重點是仍然在練習觀察和表達自己的心得。2...
about 1 month ago
在第二大腦中,知識和資料管理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有效捕捉、整理自己的經驗,因為「經驗」才能被反覆利用。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捕捉經驗,建立一個真正能夠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的經驗筆記系統。第二大腦(筆記系統)需要收集「資料」與「經驗」。「資料」的收集相對簡單,主要原因是「資料」通常是他人已經整理過、架構好的內容,收集非常方便直接。但也正因如此,資料常常是他人的內容,不一定能真正為未來的自己所用,不一定值得花那麼多時間整理。相對的,「經驗」指得是我個人產生的想法、思考、疑惑、解答與行動,「經驗」雖然很明顯的更有助於自己未來的應用,但「經驗」發生的當下往往是混亂的、片段的,不一定有邏輯,當然也不會有人幫我們整理好架構,而且本身也「沒有人為我們寫好內容」(因為發生在我們的腦袋、感覺與行為中)。所以,「經驗」難以用什麼自動化工具收集,但如果不捕捉,第二大腦筆記系統就缺少了重要的一塊。「行動」優先於「經驗」,「經驗」優先於「資料」:當我在使用筆記工具的時候,我其實花更多時間在打造的是一套個人的「經驗」系統。例如,我有許多的單則筆記會持續修正、更新、補充長達數年(甚至有超過 10 年),為什麼?因為他人的資料、知識就是那樣,但自己真實的體會、適合的應用、轉換的歷程卻是千變萬化,只要這是我一直需要解決的問題、會重複發生的任務,他就會成長,也會被反覆拿出來使用。(延伸閱讀:筆記,累積的效應,2024 開始撰寫我們的第一則 10 年筆記)下圖的筆記,雖然也有許多來自他人的參考資料,例如各種健康資訊,但累積了快 10 年後,這則筆記更重要的卻會變成那些我真正養成運動習慣的過程、真正改善飲食習慣的「經驗」,這些經驗會變成我以後目標規劃的指引,也會變成當我再次遇到問題時解決的參考。(延伸閱讀:有效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一則 Evernote Notion 覆盤筆記範本下載)我覺得這些「個人經驗」的累積,跟在這些經驗中建構出一個體系,才是第二大腦最有價值的地方。例如,很多朋友會問我, Esor...
about 2 months ago
Google 搜尋幫助我們快速找到來自不同網站的文章、報導,方便我們從不同角度的資料中深入研究各種見解,最後萃取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洞見。然而,有時候面對大量資料,我們需要的是即時整理或快速摘要,即使要深入研究之前也可以先有一個基本知識架構,這時候 AI 搜尋工具的價值就能突顯。傳統搜尋 vs. AI 搜尋:各自的應用場景傳統的 Google 搜尋最適合需要大量資訊來支持深入研究的情境,當我們需要針對某一主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從不同來源獲取各種詮釋、數據和觀點,再透過整理、分析形成系統化的知識,Google 搜尋無疑是首選。然而,當我們只是想快速了解某個概念,或是獲取結構化的即時資訊,AI 搜尋工具如 ChatGPT...
about 2 months ago
Notion 前幾天的發布會推出了不少新功能,而其中一個無論免費、付費用戶都立即可用的更新,就是「表單( Forms)」。相信習慣線上文書作業的朋友都會「表單」不陌生,像是「 Google 表單」可以用來設計簡易的報名網頁、收集客服回饋,甚至用來處理團隊的工作狀態回報,乃至於記帳。(延伸教學:Google 表單不是只能做問卷, 你沒想到的10個活用案例教學)我之前分享過利用 Google 表單來設計記帳工具,或是工作狀態回報的系統,好處就是「表單」方便填寫,填寫時不容易出錯,但可以設計出固定的資料格式,於是最後表單收集的回饋結果,就可以統整成有利於統計結算的試算表、資料庫。Notion 最近推出的表單工具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旨在解決在資料管理和文件協作過程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如何讓團隊成員、服務對象能夠更準確、更快速地輸入內容?「表單」這項新功能可以用來建立更有效的工作流程,並且和 Notion 的資料庫無縫整合。或許你曾經嘗試在...
about 2 months ago
AI 工具對於教學、學習來說是很好的幫手,他當然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學習,但如果需要製作、整理學習過程的教材、筆記,乃至於需要一個練習的對象,這時候 AI 工具確實是快速而有效的選擇。例如我在電腦玩物就介紹過一系列 AI 學習的相關應用:實測 Claude AI 將一篇枯燥論文,生成老師給孩子的網頁互動遊戲畫張圖說得更清楚! Napkin 用 AI...
2 months ago
這一年來,Evernote 換了新團隊、新公司後,整個系統、功能、甚至介面的使用流程,以及筆記同步編輯的速度,都有了許多的改進與提升。我也看到新的團隊在 Twitter 上非常認真地分享他們的改進策略與進度,讓我這位多年使用者仍然繼續使用下去。在這一年裡,Evernote 加入了許多與 AI 相關的功能,除了我之前介紹過的 AI 搜尋(Evernote 新一代 AI 搜尋實測,解析從...
2 months ago
當你在使用 Google 文件處理報告和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是否曾經遇到下面這些困擾呢?在協作中容易因不同文件分散導致找不到最新版本或相關資料?長文檔中難以快速找到不同章節或重點內容,影響效率?花費時間整理資料夾,卻還是沒辦法更高效地整理專案、報告、書稿等文件資料?當我們在 Google 雲端硬碟多人協作專案時,專案一複雜,文件就變多,常常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去整理資料夾,但最後大家也容易搞不清楚最新版本的文件到底在哪裡,搞不清楚到底應該處理哪一份文件才好。或者,在我和作者一起撰寫書籍的過程中,一本書可能有十萬字以上的內容,我們希望能夠在同一份 Google 文件中共同編輯與協作,然而,文件過於冗長的時候,即使有大綱目錄功能,還是會載入速度變慢,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不管是你正在進行一項專案、處理論文研究報告,還是撰寫書稿,如果能夠集中管理所有文件內容,又能清楚分類、排序,那麼整個管理過程就會變得輕鬆很多。Google 文件最新推出的「分頁功能」就可以更有效解決上述的問題,讓我們在處理大量專案文件、整理研究資料庫時,不再需要多次切換文件,透過集中管理與協作,並做出簡單直接的分層排序,從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Google 文件的「分頁功能」目前開始逐步對所有用戶開放,你可以看看自己的文件是否獲得相關新功能。「分頁」有這些功能特性:一份文件中可以建立分頁(類似子文件頁面,當資料都在一份文件中,但可以分層管理)分頁清單本身還可以分層、排序(於是可以設計專案的輕重緩急邏輯)每個分頁有專屬連結(所以可以分享單獨分頁,連結到其他文件、檔案中使用)可以收合分頁與分頁大綱(讓整理清單可長、可短,方便瀏覽與使用)分頁標題可以命名、加上表情符號(讓每個分頁的用途、重點更明顯)我目前開始把 Google 文件的「分頁」用在下面用途,你也可以試試看:把一個專案的所有文件統一管理(例如:目標文件、規格文件、進度文件、銷售文件等等,全部在一份協作文件中用分業管理)(例如:一個課程的所有教學相關文件統一在一份文件管理)讓超長文件有更好的分層管理(例如:一本書、一篇論文的不同章節)例行文件的統一管理(例如:一個專案的多次會議記錄,可以在一份文件中排序)(例如:用一個文件建立內部資料手冊與知識庫管理)專案、報告任務的分配(例如:用一份文件建立每個協作者的任務文件並統一管理)如果再把這樣的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