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rss.mydrivers.com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驱动之家新闻_最新新闻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196 followers
Last updated about 1 hour ago
about 6 hours ago
快科技4月4日消息,RTX 5090时至今日依然供应紧张,但是在越南,一家名为Nguyencongpc的店铺,却奢华到用七块RTX 5090组成了一台AI服务器,当然主要是炫技的。这里用的是七块技嘉的RTX 5090,通过转接线、支架,连接在一块拥有七条PCIe扩展插槽的主板上,具体型号不明,猜测应该是某工作站型号。RTX 5090单卡功耗可达575W,七卡峰值超过4000W,为此使???了两个2000W的电源,并使用了多达28条8针电源线,转接服务于7个16针供电接口。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挖矿,而是一台AI服务器,总计多达224GB显存,无疑是任何AI大模型都不在话下的。仅仅是这七块卡,价值就超过了2万美元,不得不让人流口水。
about 6 hours ago
快科技4月4日消息,每年清明节,祭品市场都会迎来一些新的纸扎电子产品,比如之前的iPhone、Mac等等,而今年热销的是小米SU7。在电商平台上,多个商家都在销售纸扎版小米SU7,售价10元至14元,尺寸约45厘米,号称“全智能”汽车、无需组装成品发货、最新顶配版等,还有多种颜色可选。部分商家还注明附赠驾驶证、行车证和充电桩,配套一应俱全。其中一家店铺主页显示,该款纸扎祭祀品上线以来共售出600+,三个月来的好评率为100%。对于这个情况,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勐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SU7的车标和名称属于小米公司的注册商标,受商标法保护。“如果扎纸车辆使用小米车标或相似的标识,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小米SU7车标或外观设计具有独特的独创性,受著作权法保护,未经授权复制销售相关形象,可能侵害小米的著作权;如果扎纸的制作者利用小米做些热度,进行商业推广,可能违反不正当竞争法。”此外,之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整车”外观专利获授权显示,该款车型为小米SU7,其拥有十五年专利保护期(自申请日起计算)。公告中显示,在此期间,小米汽车拥有该车型外观的独家权益,可依法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制造、销售???进口相似设计产品。专利权人需每年缴纳年费维持专利效力,若逾期未缴或主动放弃,专利将提前失效。此外,对于上述外观专利的细节,也是明确给出了范围,其覆盖三大维度:首先是整车造型,包括车身轮廓、曲面过渡等整体视觉特征;其次是局部细节,车灯、轮毂、格栅等部件均可单独申请保护;最后是内饰设计,仪表台布局、座椅造型等内部元素同样受法律保护。
about 7 hours ago
快科技4月4日消息,根据最新确切消息,刚发布的Switch 2继续采用NVIDIA GPU芯片,支持光线追踪、DLSS超分技术。目前尚不清楚这颗GPU的详细规格,而在技术层面确实跟上了时代。任天堂确认,开发者既可以使用原生渲染分辨率,也可以通过DLSS超分缩放到更高分辨率。不过注意,任天堂只是说的开发者,并没有说玩家,因此暂不清楚在游戏中,玩家是否可以选择开启不同档次的DLSS。在已公布的《Metroid 4》演示中,可以看到四种性能档次,但未提及DLSS。关于硬件参数,任天堂表示不会分享更多细节,更希望玩家专注于游戏体验价值。有趣的是,任天堂还补了一句,作为合作伙伴的NVIDIA,将会公布更多信息。根据传闻,Switch 2的处理器是Tegra T239,GPU架构来自Ampere RTX 30系列。
about 6 hours ago
据中科院,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部云南鹤庆县龙潭遗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科研团队首次在东亚地区发现特征明确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基纳技术体系,显示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扩散到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30万—4万年,是人类演化史上的关键阶段,不仅见证了早期现代人、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等不同人群的演化及复杂互动历史,还记录了古人类石器技术行为上的重大变化和革新。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发展缓慢,尤其是缺乏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并由此引发了关于东西方古人类技术演化模式的争论。在欧亚大陆西部,基纳技术与尼安德特人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基纳技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类型之一,集中出现在距今约7万—4万年前,是尼安德特人应对干冷环境的一种特殊技术适应策略,在东亚地区并未有明确的发现和报道。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谷而得名,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12万年前开始统治着整个欧洲、亚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2.4万前消失。基因研究发现,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都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成分贡献。欧亚大陆旧石器时代中期不同技术类型遗址分布图:三角形代表勒瓦娄哇技术类型遗址、方形代表盘状技术类型遗址、圆形代表基纳技术类型遗址。龙潭遗址于2010年首次发现,遗址文化层年代距今约6万—5万年,本次研究确认了基纳技术体系的存在。遗址石制品组合表现出典???的基纳技术特点,如有组织性地剥取厚石片作为工具毛坯;有选择性地使用软锤和硬锤进行基纳刮削器刃缘修理,并依次产生凸型修疤和凹型修疤等。微痕分析表明,龙潭遗址基纳刮削器用于骨头、木头、兽皮等多种对象的加工处理,具有多功能性。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的发现,暗示尼安德特人有可能迁徙扩散至中国西南地区。云南龙潭遗址基纳技术石制品
about 6 hours ago
4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为了打击不良内容的扩散和阅读,在英国访问成人网站即将被要求提供自拍照和身份证。英国数字监管机构Ofcom表示,今年早些时候,它联系了数百家提供商,告知他们实施高效年龄保证措施的责任。它目前正在审查已回复的提供商的合规计划。它还开始评估尚未回复的提供商所采取的措施,甚至将一些案例转交给合规团队,合规团队可以采取正式行动。监管机构表示将在其网站上公布所有新的调查案例,这将使平台运营商看到Ofcom正在积极对违法者采取行动,从而有可能鼓励他们确保自己遵守法律。“所有提供在线内容的提供商都必须在2025年7月之前遵守这些措施。这些网站将需要在此日期之前实施高效的年龄检查。这很可能包括自拍,如果年龄估计检查失败,则提供身份证件。”
about 7 hours ago
快科技4月4日消息,据三言Pro报道,有网友在途径安徽高速时,发现道路中间的提示牌上显示:“高速路况复杂,勿用智能辅助驾驶”。而另一博主表示,安徽段的高速30号的时候关于智能辅助驾驶的警示标还是“请勿过于依赖辅助驾驶”,现在都改成“高速路况复杂,慎用辅助驾驶”。据了解,目前各家新势力品牌,都推出了各自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虽然还不能完全脱手脱脚驾驶,但在高速和城区道路下,车辆支持一定程度上的自动驾驶。不过,当前各家品牌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有些不能识别道路锥桶、有些则是无法识别道路施工提示信息,如果车主过于信赖辅助驾驶,危急情况下,存在不能及时接管的安全风险。并且,根据各家车企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使用手册,用户在使用智驾时,需要实时关注路况,并随时接管,不幸发生事故后,第一责任人仍是驾驶员本人。
about 5 hours ago
快科技4月4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称,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航班客舱内起火,该航班已于当天16时45分左右安全降落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据介绍,起火航班为美联航1513次航班,执飞的是一架波音737客机,飞机上有98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该航班从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国际机场起飞,原计划飞往新泽西州纽瓦克国际机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表示,机组人员在空中报告机舱内发生火情,随后飞机备降至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对外表示,起火是由于???房烤箱喷出轻烟引起的,航班平安落地后,所有乘客都在登机口正常下机,航空公司安排了另一架飞机在周四晚上将乘客带到纽瓦克。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今年来已发生多起飞行事故,造成多人伤亡。此前报道显示,1月2日,一架小飞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富勒顿市坠毁,造成至少2人死亡和18人受伤。1月29日,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附近一架载有64人的客机与载有3名美军士兵的“黑鹰”直升机相撞后坠河,事故中无人生还。2月6日,一架美国白令航空公司的飞机在从阿拉斯加州尤纳拉克利特飞往诺姆的途中失联,后被确认坠毁,机上10人全部遇难。2月10日,两架飞机在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机场跑道上相撞,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3月13日,美国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国际机场紧急降落后起火。
about 5 hours ago
快科技4月4日消息,中国快递协会日前发布严正声明:反对美国取消对中国低价值包裹的免税待遇。声明称,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即所谓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中国快递协会代表中国的邮政、快递企业,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近年来,中国的邮政、快递企业通过国际寄递网络将跨境电商包裹送达美国消费者手中,满足他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帮助他们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品质。美方取消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严重损害国际贸易环境,也严重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尤其是依赖跨境电商购物的美国家庭和年轻群体的利益,将导致他们的购物支出增加,收货速度降低。我们希望美方能够纠正错误做法,采取必要措施,为跨境电商和国际寄递发展营造公平、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我们希望通过中美双方邮政、快递企业的良好合作,继续为美国消费者获取心仪的商品提供更稳定、更便利的国际寄递渠道。
about 6 hours ago
快科技4月4日消息,地平线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前华为智驾负责人苏菁近日公开表示,自动驾驶搞不定就没资格做机器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之路远比预期艰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项技术仍未实现真正的突破,自己都快抑郁了。”苏菁直言:“坦率地说,我做到现在已经快抑郁了。自动驾驶真的非常难。我干了十多年,每天看到这么多问题,全世界最聪明的人花了这么多钱干这件事情,还没过这个拐点,我有时候就会很绝望。”目前业内最值得参考的标杆仍是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今天你一定要让我找一个对标对象,坦率地说我还是会选择FSD。我自己去试过以后,能看到他们在技术上面有很多独到之处,甚至在某些地方是有断代式的领先。”苏菁说道。苏菁强调,自动驾驶的真正挑战在于与人类驾驶能力的比较。“自动驾驶的比较对象不是你的竞争对手,不是国内的蔚小理、华为,甚至不是特斯拉。自动驾驶的本质比较对象是人类本身。它比不过人的时候,就是个高科技的玩具。有一天比人好的时候,它的价值就会立刻跳上去。”“中国在目前状态下不可能获得特斯拉这样的算力;中国道路基建的随意性比美国大太多;中国的外卖骑手和电动车工具开车的行为在美国也是没有的,会导致大量需要处理的博弈问题。”苏菁呼吁行业回归理性,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坦率地说,我们用这么多人,辛苦了这么多年,再去做一个跟大家一样的东西,这不是我们这代人该做的事情。我们应该去解决真正的问题,而不是天天活在营销里面。”
about 6 hours ago
醒来后,男孩就像是换了一个“灵魂”。他忘记自己的父母是谁,也无法用母语交流,只能说英语,他还坚信自己身处美国的犹他州。但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去过美国,英语也只是学校里教习的,他的母语是荷兰语。这是荷兰一个医生团队上报的一例奇怪案例,男孩17岁,是一名荷兰学生,他在踢足球的时候受伤,被送往医院进行膝盖手术。手术很成功,但术后病人一口“流利”英语,让周围人非常震惊,关键是后面大脑也检查了,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据医生介绍,这名患者过往的一生都是说荷兰语的,进手术前说的也是荷兰语,英语也就平时在学校里上课会说,校外也没说过,而他的学校也不是双语学校。潜台词就是,他所处的环境不像是能流利说英语的那种。然而,手术后一醒来,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不光能听懂英语,还能流利说英语,完全忘记荷兰语是什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难道真的就像网友说那样,灵魂进错了躯壳?外语综合征:全球仅8例一开始,医生认为,这些怪异现象都是手术带来的短暂副作用,患者可能处于麻醉后谵妄状态,一般半小时后就会自动恢复。但过了几个小时,患者的情况没有任何改变。难道是术后他出现了精神问题?随后紧急召集医生给他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发现,大脑也没有异常,精神状态也是好的。医生问话,他都能用英语正确回答,思路清晰,只是带有荷兰口音,他甚至记得膝盖手术后发生的每一件事的细节。因此,医生怀疑他患有外语综合症(FLS foreign language syndrome),一种和外语口音综合症(FAS)相似的疾病,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仅报告了8例(不包括这一案例),在青少年中这是首例。外语口音综合症,近几年来新闻听得比较多了,例如:“王大爷地地道道北京人,有一天醒来不会说普通话,突然开始说川普了。”△ 醒来后是“中国人”的女人“英国女子因为偏头疼,突然有一天醒来,说话带有中国口音。”通常,这种症状是因为大脑出现损伤(中风居多),导致说出来的话变了“味”,听起来带上了其他地方的口音,但说的语言依然是之前说的那种,没有变。患者大部分人一段时间后会恢复,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永久改变。而开头这个案例特别的地方是,男孩不仅仅改变了口音,还切换了语言系统,因此被称之为外语综合症,也被叫做非母语综合征。这样的案例由于很少见,研究也不多,医生也无法确定具体原因,有人猜测和麻醉有关。最后值得庆幸的,男孩很快就恢复了。术后18小时后,他开始慢慢听得懂荷兰语,第二天(手术后约24小时)能用母语荷兰语交流了。三周后随访,他在理解和说荷兰语方面没有任何困难,完全正常了。这也让医生更为困惑了,男孩大脑没有任何创伤,没有认知障碍,他又是如何突然忘记母语“狂飙”英文的?
about 6 hours ago
快科技4月4日消息,据两个独立信源的消息称,Intel、台积电已经达成了双方合资的初步协议,将共同运营Intel在美国的晶圆厂。对此,Intel、台积电都处于静默期而拒绝回应。据称,根据合资协议,台积电将占比20%,但剩余80%可能并不是全部来自Intel,具体构成仍然不详。报道称,今年早些时候,台积电曾经拜访过多家美国无晶圆芯片厂的总部,讨论联合投资的事情,包括AMD、NVIDIA、博通、高通。目前尚不清楚这几家大厂有谁最终涉及其中。报道还指出,这次合资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政府的推动,尤其是白宫和商务部。首要目的,自然是解决芯片的“美国制造”难题,尤其是帮助陷入困境的Intel,其提出的IDM 2.0非常雄伟,但是无论产品还是制造都不占优。市场上关于Intel拆分制造业务的呼声不断,但谁来接盘是个问题,而美国政府是不可能让国外投资者插足的,哪怕是台积电。此外,尚不清楚台积电如何处理合资与在美自建晶圆厂之间的关系,其计划在美总投资已达1650亿美元,将在亚利桑那州建设三座工厂。消息传出后,Intel股价应声大涨近7%,台积电则跌了约6%。
about 6 hours ago
这两天,全网都在关注发生在安徽高速上的一起交通事故。3月29日晚上,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NOA开启状态下,行驶到了一段施工路段,这段路用路障封闭了本侧车道,改道至对向车道。但是车子没有反应过来,与隔离带水泥桩碰撞,随后起火。从网上流出的视频,以及事故后车辆照片来看,这次碰撞相当严重。保险杠大概是第一下被什么物体带飞,然后车子正面偏右一点撞上水泥桩,整个前部吸能区几乎全部撞毁,副驾前侧的防火墙严重变形。碰撞过后的熊熊大火,把整车里里外外烧得一干二净。前排两人当场身亡,后座一人抢救无效身亡。小米公布了部分信息:车辆在碰撞前开着NOA,车速是116km/h,在22:44:24,NOA发出风险提示,开始减速;随后两秒钟内,NOA被接管,制动踏板被踩下;但因为制动距离不足,在22:44:26-28之间,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关于这场事故的核心信息,目前只有这些。围绕事故网上的讨论点有很多,比如施工方有没有提前设置路标,NOA提示是不是过晚,刹车有没有踩到底,电池怎么烧起来的,车门能不能打开等等。在官方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这些都没法下定论。但在这场事故背后,还是有一些可以展开聊聊的地方。其中争议最大的当属智驾,为什么车子智驾搞不定,还只提前2秒左右才报警?以及为什么AEB不刹停车辆?AEB的问题我们之前也有聊过,最近几年,不少人对于智能车有种过度神化。某些情况下,AEB确实能救人一命。但这玩意儿其实是一个玄学,没有任何车企能保证,AEB会搞定所有紧急情况。因为对于AEB来说,把车刹停不是什么难事,难点在于,怎么避免误触发。比如前面路边突然有个人出来,系统就要想一下他是站着还是要过马路,会不会突然冲上来,我到底该不该刹车?要是在高速,更需要系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大部分的汽车从100km/h刹停需要35米左右,但用100km/h的速度开过35米却只要1.26秒。这么短的时间里需要决定刹不刹、怎么刹,不仅难做,还很容易做错。所以,大部分车企对于AEB的标定策略都是“尽量别犯错”,灵敏度往低了调,只有在绝对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出手,没把握的时候就让驾驶员决定。比如小米的AEB,只对车辆、行人、二轮车三类目标触发,对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不会响应。然而,很多汽车厂商平时宣传的都是AEB的上限,而非下限。你可以在100km/h自动刹停,并不代表你每次都能在这个情况下刹停。时间、天气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也不一样。这也是我觉得车企们应该从这次事故中吸取到的最大教训,你们铺天盖地宣传自己智驾多么多么牛逼,导致很多消费者对系统能力的边界,并没有清晰的认知。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车企发布会上展示的能力,绝大多数都是由高配车型达成,低配车型到底啥水平,人不会告诉你。这次事故车辆是SU7标准版,所谓标准版,就是21.59万的最低配。在智驾硬件上,低配和中高配配置差距明显。低配智驾芯片是一颗英伟达Orin-N,算力84 TOPS,无激光雷达,1颗毫米波雷达;中高配是两颗英伟达Orin-X,算力508 TOPS,1颗激光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理论上,中高配智驾系统的能力下限应该更高,在紧急状态表现会更好。这里插一嘴,这个问题不单单指智驾,像SU7发布会说的电芯倒置、泄压阀倒置技术,来避让火焰侵入乘员舱,其实也只是宁德的电池才有,它比亚迪的电池不是这个方案。当然,这样的操作,并不只是小米搞,几乎所有车企都干过。另一方面,车企们对智驾营销迷之自信。有些明明只有高速NOA,也说自己是高阶智驾,还有动不动就谈多少公里零接管,这些概念太容易误导消费者。这两年,行业整体的智驾水平确实有了很大进步,从高速到城区,覆盖路段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我有个朋友,自己拿本五六年但其实没咋开过车,纯纯新手,去年买车就是冲着智驾去的,最后也是选了一辆新势力的车。这样的车主想必不少,毕竟有些好用的智驾,是要比大部分新手开得都好的。但,无论是哪种方案的智驾,都只是你开车的辅助。零接管,不是不用管,就算出事的概率非常小,只要发生了那就是100%。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驾驶经验不足的司机,更有可能在慌乱中出错。这次事故,小米的NOA是提前2秒左右报警。我体验过的智驾,还有在撞上前1秒,甚至半秒突然退出,告诉你立马接管的。好在我碰到的基本都是低速场景,并且已经做好了随时刹车的准备。如果是事故这种,只能说我这个十年老司机,也不一定能保证100%把车救回。之前,在不断发生的智驾事故后,车企们已经给智驾设置了一定的门槛。APP上要学习要考试,然后要开了一定公里数才能解锁完整的智驾能力。比如在乐道的车上,你得在使用100公里高速智驾后,才能解锁城区智驾。小米要求更高,需要高速NOA里程达到1000公里才行。但是,这些力度还是不够。这样智驾的使用,还是只要答个题就行,也没啥门槛。再说了,城区里普遍速度跑不快,撞了也是小事故较多,而高速上如果碰一下就严重大了,之前特斯拉、蔚来、问界在智驾状态下发生人命的严重车祸,都在高速上。我个人建议是,只要是打开智驾,就必须设置一定的里程门槛,而且这个策略要跟人不跟车,如果摄像头检测到主驾不是车主,就得验证这个人有没有通过考试。然后加大智驾的惩罚力度。虽然现在很多车对智驾状态下分心驾驶也有惩罚,但基本就是30秒禁用,或者本次驾驶禁用这些。这方面,我觉得可以向特斯拉学习一下。正好这两天开了特斯拉FSD,它的惩罚机制就给我印象很深。调用车内鱼眼镜头监测驾驶员眼睛有没有在看前方,视线脱离 3-5 秒就会提示,这时视线不回来就是一次警告,5 次警告 FSD 禁用一周。狠,是真的狠。今年前几个月,可以说是智驾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行业突发猛进,很多车企打出了“全民智驾”的口号,搭载智驾的???门车型也是越卖越便宜。比亚迪、吉利、奇瑞等,纷纷把智驾搬到10万甚至是不到10万的车上,这对于普及智驾当然是好事,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会有大量消费者第一次接触智驾。比起教他们如何使用智驾,我想车企们更需要做的是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智驾只是一个辅助,无论它多么厉害,开车都必须目视前方,驾驶者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而这次的事故,无疑对行业内外这些大声喊口号的人提了个醒,智驾的过度宣传,得收一收了。在真正的L5级全自动驾驶到来之前,智驾代替不了人驾,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