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care about in one place

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

yinwang.org

http://www.yinwang.org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http://www.yinwang.org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91 followers

Latest posts

Last updated over 10 years ago

黑客文化的要素

over 10 years ago

听说“黑客文化”这个词,就像在昨天。想起它,眼前就出现一些披着蓬乱的长发,穿着黑色的道袍的人。最早的时候,他们努力地向人们澄清:“黑客”不是贬义词,不是指那些入侵电脑网络的罪犯。当人们明白过来之后,他们开始告诉人们如何成为一个黑客,并且把黑客与画家相提并论。当人们受到鼓舞,成了黑客之后,他们开始向这些人灌输黑客的“行为守则”,“提问的艺术”等等。 于是忽然间,我来到了这个黑客遍地的世界,体验着,忍受着自己向往已久的“黑客文化”。 某大牛说…… 一个中等水平的黑客要说服一个菜鸟水平的黑客,方法很简单:引用一个超级黑客的话。比如,Dennis Ritchie 说,Linus Torvalds 说,Rob Pike 说,…… 至于为什么嘛,我也不知道。 笨蛋才不会用这个工具...

韩剧的问题

over 10 years ago

听一朋友说“远离韩剧,保护智商”,誓死不看脑残剧《来自星星的你》。觉得好奇,于是乎想看看它为何脑残。开头还觉得挺有创意,风趣幽默,逻辑严密,于是继续看下去。直到第11集的时候开始发现上当,于是乎悬崖勒马。 是什么问题呢?问题在于,当坏人可以轻易被弄死或者被绳之以法的时候,却让他跑掉了。这对于一个拥有超能力的外星人来说是不可原谅的错误,于是我能预测到都教授以后还会继续做类似的事情,继续让我着急。 比起美剧 LOST 在第一季25集完结之后才让我悟出一定的道理,《来自星星的你》功力还是不大足啊。比起像《Dark Angel》(第一季)之类的超级顺畅的美剧就差得太远了。 编剧们,你们就不能把故事编得顺畅一点吗,短一点也行啊!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们得骗收视率。哈哈哈!

推荐几款专业级耳机

over 10 years ago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心境和人格,然而我们并不是每天都有机会现场听到最好的音乐家的演奏,所以大部分人都只有听录音。有时候好的录音所产生的效果其实比一场真正的演出还要好,因为被录音的演奏者可能比你所能直接接触到的音乐家要厉害很多。 然而如果想要录音对情绪产生更好的效果,听音乐的时候就需要“高保真”的设备。所谓高保真就是能够把音乐数据文件(比如 mp3)里面所带信息原封不动的还原出来。如果你的设备不能准确的还原音乐,那么你听到的就是跟演奏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很不一样的东西。这种扭曲之后的音乐虽然还是可以听,然而它们会让你失去很多其本来具有的价值,甚至让你完全无法理解它的内涵,产生相反的效果。 最实惠又方便的音乐播放设备就是耳机,然而就像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真正好的程序语言一样,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好的耳机。很多人用一些便宜的小耳塞或者 iPhone 自带的耳机听 YouTube 上的免费音乐。稍微在乎效果或者喜欢显示“时尚”的人,却老喜欢戴着 Beats,Sony 等看上去很酷的耳机走在大街上。 其实 Beats...

我最喜欢的一个程序

over 10 years ago

很多人都以为我最喜欢的程序是那“传说中的王垠40行代码”,而其实我最满意的程序是下面这段Racket代码。它是数学,艺术与萌物的完美结合。

婚姻不只是爱情的坟墓

over 10 years ago

本来这么尖锐的“社会改造”话题打算留到以后再说的,可是最近美国社会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所以我决定把这话题提前说一下。这件引起我思索的事情就是 Mozilla 最近新上任的 CEO Brendan Eich(也就是 JavaScript 语言的发明者) 由于在 2008 年捐款 1000...

学术腐败是历史的必然

over 10 years ago

想了一下,还是不要连续两天批评同一个东西为好,所以今天先来分析一下学术腐败。作为一个学术腐败的受害者,我曾经希望有机会在学术界发挥自己的才华。直到最后一个希望破灭之后,我开始分析其中的原因。其结果是非常有趣的,因为我得出的结论是:学术腐败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想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靠什么过活?钱 一般人怎么得到钱?工作 谁是所有人最大的工作竞争对手?机器,电脑,Internet,机器人…… 自己的工作被机器取代了怎么办?寻找机器干不了的工作! 什么是机器仍然干不了的工作?搞研究! 搞研究是为了什么?制造更多的机器! 然后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人涌向大学,涌向研究生院,涌向教职岗位。他们试图依靠更高的文凭来提高自己在工作上的竞争力,让自己摆脱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失业和无家可归的命运。本来貌似情有可原,然而久而久之就导致了世界性的学术腐败现象。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好的态度和足够的聪明才智来完成高精尖的研究的。这些本来只适合做一些简单劳动的人,只好硬着头皮进了大学,甚至进了研究生院攻读 PhD。他们其实对研究根本不感兴趣,他们在那里完全是为了混口饭吃。硬碰硬的智力较量他们是敌不过真正爱好研究的人的,所以他们就开始耍一些把戏。 有志者事竟成。制度有漏洞,人性有弱点,那么多的人需要高学位,这道防线岂有不破之理?所以呢,你就看到各种勾兑论文,新瓶装老酒,反正以把你搞糊涂混毕业为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研究课题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有些人却花了几十年来写各种论文。...

继续我的扯淡

over 10 years ago

(本文属于王垠 yinwang.org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上次写了一个版权声明,撤回了以前的所有内容,很多人都以为再也看不到我的文章了。有些人遗憾,有些人松了一口气。可是我有说过从此再也不写博客了吗?我没有 :) 撤回那些文章确实是出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因为我发现有人免费得到了我的知识和见解,然后拿去糊弄其他人。我不想提这些人的名字,因为其中有些是普通程序员心目中的大人物。核心的技术内容,刚入门的看不懂,已经是高手的,却又一边悄悄地偷去一边说我水平臭,所以呢以后深入一点的技术内容就不会再写了,而这个博客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纯扯淡”和“纯吐槽”的地方。 有些人专门喜欢转帖这种文章,但是我(以及版权法)请你们不要转帖。你们可以提供链接,但是不应该拷贝全文。首先因为我的文章经常需要修改,你拷贝去了的文章也许很快就过时了。其次我需要访问量。看到 Google Analytics 的数字飙升,就像打怪攒经验值升级一样,总是一件欣慰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看吐槽的文章,现在最好就离开吧,如果留在这里就是自找没趣了,怪不得我。我数到三…… 1,2,2.5,3,…… 好了,留下来的人,就等于同意了本网站的《版权条款》以及《免责声明》。...

一个对 Dijkstra 的采访视频

almost 11 years ago

(不能访问 YouTube 的人可以从这里下载 MPEG1,300M) 之前在微博上推荐了一个对 Dijkstra 的采访视频,看了两遍之后觉得实在很好,所以再正式推荐一下。如果你不清楚 Dijkstra 的贡献,那么就想一想自己用的程序语言里面司通见惯的“递归函数”是哪里来的。其实当年递归函数是 Dijsktra 一个人不顾委员会里众人的反对和怀疑,坚持要放进 Algol...

我为什么不喜欢过节

almost 11 years ago

逢年过节人们总是说“新年快乐!”“节日快乐!”可是有多少人真的因为新年和其它节日而快乐呢?从科学上讲,节日并不是什么特殊神奇的日子,它们甚至也许是你并不喜欢的某个古人的生日。如果你有烦恼,你照样会继续烦恼,甚至会感觉更糟。因为其他人都跟你说“节日快乐”,所以你好像“应该”快乐,但却快乐不起来。反之如果你本来就快乐,你并不会因为节日的到来而更加快乐,你有可能反而会少一些快乐。所以我觉得对于很多人来说,节日带来的更多是麻烦,是旅途颠簸,是累,是无聊,是虚度光阴,是低级趣味,是花一些不该花的钱,而不是快乐。 可是一旦有了这些节日,有人就开始被惯坏了,就像小时候看到别人有自行车,就哭着闹着也要父母买,不买就赖在商店门口不走。所以节日就成为了如此一个具有“强制性”的人类活动,商家的促销活动也在那个时候有了绝对的威力,有时候会让你不得不服从。现在的很多节日(比如情人节,万圣节),其实几乎已经完全成为了商家促销的幌子。当你有了节日而不能按照他们“规定”的方式度过,就会觉得自己错了似的。 所以呢,很多人其实是被迫在过节,而不是真的喜欢它们。节日的作用,其实只是把你“喜欢”做的事变成你“必须”做的事。节日成为了一种负担,而人们的关系也变得肤浅。 春节 我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这么重视春节。对于我来说,春节只不过是我会被迫看一些我不喜欢的电视(春晚)的时候,它也是一年中最不方便出远门或者旅游的时候—因为“春运”。所以我觉得喜欢春节的其实不是中国人民,而是 CCTV 和铁道部,民航局吧。是他们在给我们洗脑,让我们觉得自己必须喜欢春节,必须要过春节。 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全国那么多人,非得要在那同一个时间进行家庭聚会。如果真的关系好要聚会,随便商量个时间不就行了。人多了不好约时间,然而真的有人喜欢一大家子人“团圆”吗?我感觉那只不过是姑父姨妈之类的能够聚在一起道东家长西家短的时候。如果你运气不好生在一个封建保守的家庭,也许还会被弄去相亲,让你屈服于中国那自古吃人的传统。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见到的朋友,可是亲戚,特别是稍远一点的亲戚,关系却不一定好(当然也有的是好朋友)。不是朋友没有关系,但为什么一定要在那一天,付出高昂的代价,坐着拥挤的交通工具,千里迢迢来相会呢? 春晚,啊,春晚,貌似就成了春节的一切。CCTV 要在那个时间占据你的头脑,进行一些煽情的宣传。网络上好看的节目多的去了,所以春晚成为了我认为最没品位的东西,传播肤浅思想的主力军。开头只有相声还比较有意思,可是后来相声都不行了。 中国人还很喜欢在这种节日的时候办同学会,因为过年总是在老家,大部分都是高中同学聚会吧。这么多年没见到的人,经过不同的教育和经历,就因为以前是同学而再次聚在一起,真的是好主意吗?真的朋友会跟你保持联系,而很久没有联系的人就像少年闰土一样,天知道会变成什么样。我怎么觉得同学会只是互相攀比,八卦别人隐私,看到旧情人已经跟别人结婚或者变成肥婆的时候呢。同学会引起的绝大部分不是友谊,而是沾沾自喜,嫉妒,失落,以及对自尊心的伤害。 但是人的心理真是难以琢磨,有人过年不能回家团圆就感觉很失落,感觉自己是个罪人,可一旦回到老家,恐怕大部分时候是觉得亲戚们的话题太无聊,在他们面前玩手机吧。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它逼迫你假装喜欢其实并不一定喜欢的人,做你不想做的事情,然后把这些延续到下一代。...

我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 Hackathon 经历

almost 11 years ago

在旧金山地区经常有一些叫做“Hackathon”的活动,吸引挺多人参加。我从来对这类竞赛式的活动不感兴趣,从来不参加 ACM,IOI,TopCoder 之类的竞赛。可是在 Voxer 工作的时候,有一天我看到有一个叫做“data science”什么的活动,以为是个讲座或者交流会,又因为我将要做 data science 相关的工作,就想去了解一下。 结果一进门就发现这跟一般的 meetup 非常不一样。那里面的人说话都很奇怪,不正眼看人,有些好像怒目相向的样子,说出话来就像在查你的家谱。有几次有人问我是干什么的,我刚一开口,他们扭头就跟其他人说话去了。只有一个趋势科技的工程师对我挺友好的,于是我们就聊起来。旁边有个华人工程师盯着一个15寸的...

十年前的我的来信

almost 11 years ago

今天收到一封 email,反对我在《一种新的操作系统设计》一文中提到的所有想法。很感谢这位读者。他让我想起十年前的那个我。如果他来到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恐怕也会发这样的信给我吧。见到年轻的我真好,所以把这篇文章记录在这里。 简单的概述 首先 看了一篇你的<一种新的操作系统设计>的文章!有一些简单的想法!希望可以与你交流一下! 只限于技术性探讨,没有其他意思和目的!言辞不当之处请谅解!同时水平有限有不当之处可以批评!(另外我看了你的Ydiff,如果以后有机会也可以聊聊) 文章是Markdown的,复制到邮件中或许会变形,如果看着不方便可以把原文档发给你! 我不理解你是如何理解"操作系统"这个概念的,也不明白你所谓的超越“Unix 哲学”是什么含义(但是你既然提到了Unix我就暂且认为你想要要的是运行于硬件的操作系统)。 但是我觉得你关于操作系统的理解完全是基于用户层面的.可以看出你是个理想主义者,希望系统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做事情! 你所说的11条操作系统的设想,是完全不靠谱的.有的甚至背离的"经典操作系统"的概念的,或者你设想的根本不能算一个操作系统而是架设在操作系统上的一层壳!(就像Hadoop一样是一个分布式'组织系统'),只不过Hadoop只解决了分布式计算(MapReduce)和分布式存储(HDFS),而你想要的更多,但也只是停留在操控层面的,你只是希望屏蔽一些底层的东西,让业务层面的变得更简单,或者看起来更简单(事实上不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和你一样的,有些人认为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更自然,而有的人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者理想主义者总是试图找到一条普世的理论去阐释这个世界,于是有了"弦论",在科学界一是一,二是二的二元论断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但是面对人性,面对需求你或许应该思考更多,爱因斯坦说上帝不玩骰子,然而他最终还是接受(至少是默许)了量子论,bash已经很好用了,却还有人鼓捣出各种各样的shell.)! 关于你文章对操作系统理解的总结:...

程序员的心理疾病

almost 11 years ago

说实话,虽然似乎为之奋斗了十多年,在真正进入软件行业的短短一年之后,我已经对它感到相当的厌倦了。这并不是说这个行业没有前景,而是在这个行业工作,其实很难得到心理上的快乐。 人们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我并不认为自己入错了行,我仍然很喜欢设计程序和语言,而且我显然是这个领域的王牌之一。然而我却看到了这个行业里的无限混沌,它让我觉得踹不过气来。几十年的垃圾设计堆积在那里,却没有人试图把它们清理掉,权威主义盛行。无论你在哪个公司,哪个地方,只要跟程序员说话,十有八九会谈不来。非常扫兴不说,甚至感觉很伤自尊。 久而久之我发现了,由于程序员工作的性质,他们受到的“熏陶”,形成了一种行业性的心理疾病。这里我就简单的把我所观察到的一些症状总结一下。 无自知之明 由于程序员的工作最近几年比较容易找,工资还不错,所以很多程序员往往只看到自己的肚脐眼,看不到自己在整个社会里的位置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关键和重要。很多程序员除了自己会的那点东西,几乎对其它领域和事情完全不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我的前同事 TJ 作为一个资深的天体物理学家,在一个软件公司里面那么卑微。貌似会写点 node.js,iPhone 软件的人都可以对他趾高气昂的样子,而其实这些东西的价值哪里可能跟 TJ 知道的物理知识相提并论。让人感觉是在阴沟里翻了船被老鼠欺负。 如果力学工程师犯了错误,飞机会坠毁;如果结构工程师犯了错误,大桥会垮塌;可是如果软件工程师犯了错误,大不了网站挂掉一小时,重启一下貌似又好了。所以所谓“软件工程师”的工作严谨程度,其实是根本没法和力学工程,结构工程等真正的工程师相提并论的。实际上“软件工程”这个名词根本就完全是扯淡的。跟其他的工程不一样,它并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