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feeds: blogs, news, RSS and more. An effortless way to read and digest content of your choice.
Get Feederblog.othing.xyz
Get the latest updates from yzqzss | 一座桥在水上's Blog directly as they happen.
Follow now 31 followers
Last updated 4 months ago
4 months ago
Inspired by Anubis last week, I came up with an idea to...
over 1 year ago
运行多用户 FreshRSS 实例的一些经验一般项常规的优化做做就可以了,另外 PHP 越新越好。另外由于 FreshRSS 为每个用户创了两张数据库表(一张 article 一张 feed),所以数据库的 ppened tables...
almost 3 years ago
又坏了一块硬盘,是我的存档盘,平时是放在柜子里吃灰,用的时候才拿出来。今天接上这块盘,SMART提示有两个不稳定扇区,于是我进PE扫盘,第596扇区报未知错误,然后点了下重新分配扇区,然后硬盘开始不停重读,然后硬盘自行重启,重启后又卡磁头。现在的情况是一上电就卡磁头转不起来,偶尔能起转但又会马上急停又起转又急停。故丢失 2021年 7月到12月 的全部录音数据,以及其它月份可能没有备份的录音数据。(因为这块硬盘的健康度良好,而且是长期放在柜子里不上电,需要存东西的时候我才把它接上,按理说不太会炸,所以就没怎么考虑备份😂😂)我怎么这么倒霉啊,这已经是第二次因为坏硬盘而丢录音数据了……本来这次插这块硬盘就是为了把 2021年 7月到12月 这部分没有备份的录音数据复制到另外一块盘上做个备份。没想到啊没想到,要是先备份然后再修它的破扇区就好了,至少不会丢数据。😭😭另外,前几天录音笔落出租车上了,现在暂时使用手机来录音。
almost 3 years ago
用 Google Calendar 做小型的时间记录,并使用 Sleep as Android 将睡眠记录同步到 Google Calendar(对,我就是夜猫子!) 。效果如下:https://othing.xyz/calendar没有选择用专门的时间管理软件,因为这些软件是否能长久使用很成问题,而日历和电邮一样,又古老又通用,日历数据容易备份和同步,切换日历服务商也简单。下一步我准备用 Google...
about 3 years ago
198X年萌芽,1996年左右开始爆雷发生挤兑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政府下定决心取缔,2000年左右几乎完全被取缔。那时候基金会以镇乡政府主导,以入股的名义吸储,以支付股息的名义分红,给的利率比还银行高(高息揽储)。199X年的时候通货膨胀且市场资金短缺,银行的年化利率常常在10%浮动,你要是有点小钱,靠吃利息就能活得滋润,而基金会给的比银行还高几个点,所以那时候人们把大笔大笔的钱存基金会,而不是存正经银行。其发展、爆雷、被取缔的系统原因就不展开了,本文附件里的论文(见文末)说得很清楚。不过我简单在网上查到的资料和论文里并没有明写当年蔓延全国各地的爆雷事件的具体处置方案。当年(1996年)部分基金会资金见底,很多基金会的备付金降至15%以下,有的甚至降至1%以下。爆发挤兑潮,主管基金会的县乡机关向上级政府求紧急拨款,但奈何当时各地的基金会总集资规模都超过 700 亿(那时候的 700 亿啊),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乱贷出去几乎收不回来的呆账坏账,这么大金额,怎么办?其他地方我不知道,当时我们重庆好像是这么处理的——凡是账上存款超过 10万 的(具体数额无从考证,信息来源于我爸),需写资金报告,说明你这大额存款的合理合法来源,否则收公。我猜测:考虑到198X年干部贪污严重、集体资产流失/挪用严重(一些地方的集体资产缩水80%)的现象,这些人的「非法所得」或许不太敢存银行,更偏向投入基金会里(毕竟基金会不受中央和上级政府控制,里面的老哥还各个都是熟人,说话又方便,利息又高)。所以资金报告是万万写不出的,自然,这些人存的钱就没了。重庆/四川当年的情况应该还比较可控,明明白白挣钱的老百姓没有怎么“受伤”(此处暂无资料证明)。但是其他地区是否有更无奈和极端的处理方法我就不清楚了。偏好更高的利息没有错,但当你选择比基准利率(目前是1.5%)还要高的金融产品时(比如河南的「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提供活期1.85%的高额利率,存款时间超过50天即可提供6%的超超超超高额利率),你自己可能也得承担些风险了。基于此,你的诉求合法吗?好像有点不合法。政府兜底吗?可以不兜底。此情此景似乎与1996年有些相似?除了那时候没有高管卷款跑路。写到这里时,我去 Wikipedia 上找了下「农村合作基金会」条目,却惊讶地发现此条目在12小时前才被创建。附件—参考资料(如坏链,可前往 Telegram 频道的评论区下载)《温铁军: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史(1984~1999)》;《农村合作基金会兴亡的再探讨》——赵学军;《低层政府干预下的软风险约束与“农村合作基金会”》——刘世定;以及维基条目中的脚注。附言以上内容没有完全站在储户作为受害者的角度说话,看完之后还请注意不要陷入「指责受害人」(又称:完美受害者)误区。写于 2022/07/12
about 3 years ago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一个想法:要是把一个个强力磁铁像风扇状排成一圈,固定在一个转轴上,再拿一个磁铁以同极方向和一定角度靠近这些磁铁,这些磁铁不就会受磁力驱动,一直转下去吗?永动机不就来了吗?(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永动机这个概念)这样我们就会有无限的电力了!我还可以把这东西申请专利!我这个想法酝酿了很久,然后告诉了我爸。我爸那时候是个车工,他没有跟我解释能量守恒之类的东西,他听了我这个想法一段时间后,就用车床车了一个跟我预想的模型差不多的可以绑强力磁铁的转轴。然后在某个似乎是烈日炎炎的周末,我们去了重庆渝州交易城(专门卖机电相关东西等的市场)买了一把强磁铁。回家后,我兴冲冲地把磁铁一一绑好,然后拿另一块磁铁靠近它们……奇迹没有发生,一开始确实转了一下,但很快就停在了两块磁铁直接的位置。按照我现在的知识,就是停留在了总势能最小的位置。那是我第一次最震撼地感受到自然的“自然”,它是如此的严密和浑然一体,每一丝电场或磁场的强度、方向,磁感线或电场线的曲线,是多么完美啊,你是无法从中偷出一丝一毫的能量的。怎样的机制能创造出这么严丝合缝的系统呢?或者反着问,这个系统又是谁能创造出来的呢?小小的我没有答案,还感觉这个问题有点可怕。我们造不出永动机,也造不出真正的焦耳小偷。也许现在的人看来,历史上那些永动机的痴迷者似乎愚蠢可笑,但是。如果没有他们“与科学背道而驰”的执拗。物理学的发展可能会比实际慢两拍。至少,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论功行赏,除了要为那些人所共知的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树碑立传,还要建立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其上最合适的铭文是:纪念为实现永动机奋斗而失败的人们。——引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和互联网(无法溯源)。所以,我很自豪我也是一名光荣的无名英雄呢。 咱可是造过永动机的人,多厉害! 另外,永动机的英文“free energy”有个好玩的译法:“自由能量/能源”,这是机翻造出来的词,不过大家觉得好玩也就顺着机翻用了:Bilibili UP 主“罗兹”就喜欢这样翻。
about 3 years ago
有人把城市里的秩序井然和没有行道树的街道视为城市文明的先进——太朋克不自然,我无法想象这样的城市能成为生态城市,特别在气候问题愈发严重的当下;又有人把回归自然视为生活的真谛与终极——太自然不现实,好多生存主义者都想搞自给自足的永久农业,可实现者寥寥无几。他们或许错了……人不能脱离社会和自然过活,现在更不可能舍弃科技搞农业来过活了,毕竟就连住在瓦尔登湖湖畔的那位,也是得依靠他人和工业产品的,他那不叫隐居生活。人类若是没有工业革命,也是不能在“自然状态”下永久繁衍下去的,要是我们一直处于农耕文明,持续地开荒种植,土壤在人类的影响下,几十年内土壤流失可能相当于自然状态下上千年的流失量,迟早地表这层薄薄的可耕作土地会全部流失殆尽,更不用说毁林开荒造成的其它生态破坏了。黄土高坡已经经历过了上述过程,我们不能再让其在未来重现。况且,为什么要把人造之物和自然尖锐地对立起来呢?我们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呢,自然系统能用它千万年的鬼斧神工和机缘巧合演化出各种复杂的调控机制,我们人类可不一样可以做到吗?虽说人定胜天的想法已经过时,可我们仍然有改造我们自己和自然的能力,这份能力用在控制自然上面会遭到反噬,但用在保护和调控自然上又会怎样呢?我们是可以用科技的力量推进更好的可持续的自然的。将自然神圣化也不算是个好现象,就像上面写的,将自然神圣化,认为“天然的才是最好的”,实际是是把自然和人给对立起来了,并且隐隐传递出这样一种想法:“人造之物是无法超越自然所固有的东西”——看看那些吹嘘“本产品为天然植物萃取”的广告吧。毒蛇不会因为回到自然中,就不喷毒液了;苹果更不会因为生长在野外,种子里就没氰化物了。万物的组成是原子,是千奇百怪的化合物,本质是不会变的,凭什么人类就不能搞出“好东西”了?就连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地球上都不是全都有,还得人工合成呢!我们应该为那些真正的环境友好型的全产业链付出真金白银,而不能给那些仅仅是从自然中提取物质然后稍加处理卖给消费者的产品付费。——做大自然的搬运工不一定会让大自然和我们都变好,而且你还产生了更多的白色污染(塑料污染)呢,从自然中搬运水,又还自然以塑料。这样来看,生产者索取资源,消费???遗弃无法分解的瓶瓶罐罐,两者都是物质的搬运工,都没有为环境创造价值。而你为“自然水”交的智商税,似乎没有多少流向治理环境本身,倒是为社会创造了一个低调的首富。况且,要是极端地捕捉自然的另一方面——野性,或许会落到过度追求“野味”的境地。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好的。用穿山甲泡白酒跟用你手上的手指甲泡白酒比起来,没多大差别;蝙蝠肉、老鼠肉,我很佩服这些人能吃得下去。哦,对了,野猪泛滥成灾,国家现在允许猎杀野猪了,或许搞点野猪肉来吃没多大问题?也算帮大自然调控调控野猪的种群密度,不是吗?——你看,这个大概率不会遭受大自然的反噬吧。十年后,长江禁渔期结束,长江里的鱼又会肥美到什么程度呢?
over 3 years ago
统计了1000个中文独立博客,我算出了他们的“腐烂率”数据来源:https://github.com/saveweb/rss-list 总计:965个博客 托管于 Github Page 的博客:182个(不包含使用了 CDN 代理 Github Page 的博客) 腐烂的博客数:113个(不管网站是否删过内容,换过域名,只要博客主体存在,就不算腐烂)...
over 3 years ago
我们班只有28个人。“说个事情,这个学期的贫困资助下来了,我们班有10个名额,每个有1250块钱。要申请的就来写申请书哈......”关于这个资助,班主任在班上反复讲了好几次。“要申请的准备好农行的银行卡,卡必须是以你自己名字办的才行,到时候是打到银行卡里。”哦,大家来了兴趣,陆陆续续有十多个同学开始写申请书了。第二天,班主任给这些同学每人发了张单子。不一会就看见三四个同学扎堆,时不时指着他们放在课桌上的单子说笑:“这个,你打勾,14分!”、“政儿,又名片儿帅,家贫,脱贫失败,无车无房,无妈老汉。你全打勾,绝对满分嘛!”……我凑过去一看,那张单子是张表格,标题好像是《xx困难程度评估表》。上面写有:安置房—15分√ 经济适用房—12分√ 一套商品房—8分家中有一位老人需要照料—10分√ 母亲失去劳动能力—12分√等之类似的选项……我不认为我们班中的大部分人真的需要贫困补助,无非是……26天后:“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好奇,班主任有没有给申请贫困补助的同学的家长打过电话问具体情况?”我问我后桌的同学——他申请了。“没有”他答到。最终,我们班28个人,11人申请,比例有点超乎我想象。如果名额不止10个,申请的人会不会还要多?申请的那部分同学中的小部分人,平时花钱可比我大手大脚太多了。记于: 2021-09-15结于: 2021-10-11
almost 4 years ago
十二年前左右,我妈的家乡被画入了两江新区的范围,整个地区都将进行大规模开发。直到现在,开发还在继续。应该是为了能在开发后分得更大的房子,那时候我爸将自己的户口转到了我妈那儿。理所应当的,我们一家升级成了新区的户口。从此,我爸在他自己的家乡没了田没了地,不过他还有一个宅基地——一个破破烂烂的老宅子:土墙、木梁、黑瓦、单层、几十平米。老宅子房后有几窝老竹子,弯着身子罩着老宅子。四周是自家兄弟的7、8棵枇杷树,虽然早年自从我哥一家因为我哥要来城里读职高的原因来到了渝北两路生活,因此他们很少有时间回一趟老家去照顾枇杷树了。——比如说简单修修枝什么的。所以每年5月摘的枇杷的产量和质量一年比一年差,不过反正都是自己吃,不卖钱,无所谓了。两年前,我爸得知老家这个本就属于危房的土宅子极有可能会坍塌,而只要一塌,我爸在老家就一无所有了。户口迁走了,就没有宅基地使用权,就不允许重建房屋,只允许“加固”:比如给外墙加一层钢板,可以。但把房子从土结构改成混泥土结构或者扩建,不行。加固要花几万块钱,而且因为不能动结构,房子迟早还是会倒的。最后,我爸还是选择了加固,保房子。过了几个月,好消息传来,由于村里正在搞村容村貌整治,所以...对于这些危房的重建不再是禁止,而是默许。亲朋好友纷纷表示我爸这房子保得好,正好可以趁着机会重建。我爸也开始查资料、联系这个联系那个,着手重建了。死人先要把土房子拆掉,我爸就从村里找了一个人,商量好价格,请他把房子拆掉。有一天他身体不适,去了医院,查出来是急性XXX(具体是什么病我也忘了)发作,病得有点恼火(棘手)。我爸去医院看望他,他说:“是不是你房子没做风水哦,还是要请个风水,除晦气。”第二天,他死了。对,就是这么突然,按照他老婆孩子的说法,他以前也没有什么生病的预兆。而且我爸前一天去看望的时候他虽然病得严重,但没有严重到要进重症监护室的那种级别,说话也很正常。不太道德得讲,他不是在工作的时候发的病,所以我们对他的死没有法律责任。而且这急性病肯定不是这几天工作所造成的,只是一直潜伏着,这才爆发而已。但他是他们家的顶梁柱,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情理上肯定不能什么也不表示,过意???去。具体我爸妈赔了多少,我也不知道。但农村人嘴杂,消息已经在村里传遍了,继续修建只会被别人指指点点,于是停工了一两个月,再才重新招人,继续动工。房产2020年10月,自然资源部等7部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作出答复,表示如果农民的子女为城镇户籍,子女依旧可以继承建立在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并办理不动产登记。修着修着,又出了这个利好。现在再看,商品房已经垮了,宅基地的这个制度迟早会垮掉,也许会转变成一种特殊的商品房。谁知道呢?未来郊区农村的房子也许会有新的发展?谁知道呢?豆腐渣工程由于请的村里人做工,所以...标准化流程是不存在的!就连施工前的设计图他们也是不看不量的!水平仪也是不用的!施工质量简直...我爸跟他们说,让他们搞规范点,他们都说:“嘞个算哈子嘛?我们农村都是愣个搞的。”“哎,我们都是愣个弄的,没得哈子得”最终,房子修出来巨丑,墙面不平,房间之间通道连接不合理。就连门口两个阳台的支柱都是歪的!(看图)
almost 4 years ago
因为 @saveweb 项目,三天前竟然收到了一位博主的红包。起因这位博主的博客原来的域名是 https://blog.gaobinzhan.com/ ,不过博客因被CC攻击,博主进不去网站后台,于是就把数据库删了......😅然后博客数据也就丢了。经过联系上博主之后,发给了他 box.othing.xyz 和 archive.org 抓到的博文备份。博主随后注册并备案了个新域名 http://stitch.cn (静态博客,托管于 Github),但一直没有把博文转过去,网站一直是空壳。三个月后(几天之前),我实在忍不住要清理一些saveweb/doing中陈年积压的issue,于是帮博主把文章转换好、去重后,给他博客的仓库发了两个pr了过去pr-1、pr-2。然后...他大受震惊(~~这么说有点过分)。不一会就发了一个红包给我,我考虑了一会儿,没点。问了...